□李 娟
(莊浪縣水洛鎮人民政府 甘肅 平涼 744699)
建設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是鄉鎮文化建設的關鍵。鄉鎮文化建設不僅滿足了鄉鎮人民對文化生活的美好需求,豐富了鄉鎮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時促進了農村經濟建設。文化和經濟是社會系統的兩個重要子系統,兩者具有密切的聯系。鄉鎮文化與鄉鎮經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鄉鎮文化的繁榮是鄉鎮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源泉,鄉鎮經濟發展反哺鄉鎮經濟建設,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1]。新時期,為了發揮鄉鎮文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需要做好鄉鎮文化中心建設工作。必須堅持國家有關政策的引導,從鄉鎮實際情況出發,做好鄉鎮文化服務工作,探索鄉鎮文化促進鄉鎮經濟發展的策略。
鄉鎮文化與鄉鎮經濟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鄉村振興戰略明確指出要繁榮鄉村文化。沒有鄉鎮文化的繁榮,就不能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不能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在鄉鎮文化建設工作中,鄉鎮的優秀文化資源得到挖掘和利用,在繁榮文化建設的同時,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新時代,必須重視鄉鎮文化對于農村經濟建設的價值,不能再繼續持有重視農村經濟建設、忽視農村文化建設的觀念。鄉鎮文化的繁榮可以通過文化旅游業為農村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鄉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放農村人民的思想水平,開闊農村居民的眼界,為農村經濟招商引資減少阻力。要認識到鄉鎮文化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潛在經濟效益。如果鄉鎮優秀文化得不到傳承,鄉村經濟也會減緩發展步伐[2]。
鄉鎮文化建設對農村經濟建設具有積極作用,而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在鄉鎮文化建設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推進農村經濟建設的作用,要對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現狀有所了解。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缺陷將阻礙鄉鎮文化建設前進的步伐,從而阻礙農村經濟建設。
首先,一些相關部門領導對鄉鎮文化服務中心不夠重視。雖然我國政府非常重視鄉鎮文化振興和文化建設工作,在這方面給予了相關引導、支持和幫助,但大部分基層領導干部把大量的時間、精力及經費用于鄉鎮經濟建設,只注重短期經濟效益,忽視了鄉鎮文化建設工作。
其次,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分配不合理。鄉鎮文化建設服務工作離不開人力資源的支撐。只有充足的工作人員還不夠,還需要提升文化建設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并對工作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崗位分配。目前,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很多服務人員由于工資收入低、沒有體會到文化建設的成效和缺乏職業認同感,導致流動率很高。
再次,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管理系統不完善。在開展工作之前,應有完善、嚴謹的管理系統進行引導和約束。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缺少相應的管理制度,導致各項文化活動開展舉步維艱。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很多鄉鎮文化建設機制不完善,文化設施不齊全,各部門責任分工不明確。一些鄉鎮雖然設置了文化服務部門,但只是名義上存在。
應通過調查,了解鄉鎮文化建設中存在的管理問題,做好文化建設頂層設計。如果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問題重重,將無法發揮其對農村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面對鄉鎮文化建設中的人員流動問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人員定崗制度,實行定編等管理方式。為保證鄉鎮文化建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可以在聘用環節加強對文化工作人員的審核,要求應聘人員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
在錄用之后,鄉鎮要為文化服務人員提供崗位培訓機會,定期組織開展鄉鎮文化研討活動,提高鄉鎮文化建設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認同感。在鄉鎮文化工作人員管理工作中,可以引入競爭和淘汰機制,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3]。
為有效利用鄉鎮文化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工作,鄉鎮要充分挖掘當地優質文化資源,鼓勵每個村、每個鎮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組織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做好對各鄉鎮特色文化資源的考察、記錄、整理等工作,充分挖掘各鄉鎮特有的文化資源。例如利用當地特有的風俗習慣、美食文化或服飾文化,定期舉辦一些鄉鎮特色文化活動。
要善于將文化資源轉換為經濟資源,利用文化資源為農村經濟建設帶來直接效益。各鄉鎮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地文化,把特色文化推廣出去,發展特色文化旅游。鄉鎮文化旅游業發展,在通過售賣門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會帶動當地餐飲、民宿等行業發展,為當地農村經濟建設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鄉鎮文化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的融合互通[4]。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促進新型鄉鎮建設,要求實現鄉鎮經濟、文化等革新。加強鄉鎮文化建設,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因此,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微觀的角度出發,鄉鎮領導干部必須把鄉鎮文化建設和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作為重要工作。
在進行鄉鎮經濟建設時,要將鄉鎮文化建設納入到鄉鎮整體工作規劃中去,為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增加經費、人力等投入。實踐證明,鄉鎮文化建設不僅保障了鄉鎮人民基本的文化權益,也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支撐,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動力。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電視和廣播已不再是傳播文化的主要媒介,網絡成為傳播文化的主要手段。目前,鄉鎮和農村中仍然有一些掌握傳統文化工藝的民間藝人,他們流動在鄉鎮和農村,常被邀請在一些重要場合進行表演。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應該重視民間藝人的存在,可以為這些民間藝人提供培訓機會,促進民間藝人把他們掌握的傳統文化技藝與時代特征結合,使他們的表演不僅可以吸引到老一輩的觀眾或聽眾,同時可以受到新一代青年的喜愛。
鄉鎮文化服務中心要為表演隊伍爭取更多的演出機會,促進文化演繹隊伍不斷壯大,讓他們的技藝不局限于鄉鎮民間,而是走向更廣闊的平臺。通過壯大民間藝人隊伍,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為鄉鎮文化建設作出貢獻。
例如某村有幾位老者吹嗩吶的技藝精湛,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應與民間藝人主動溝通、取得聯系??紤]到這些藝人年齡較大,這些文化技藝很有可能出現失傳的現象,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可以通過宣傳,吸引對嗩吶感興趣的年輕一代前來報名學藝。隨著隊伍壯大和技藝成熟,鄉鎮文化中心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組織開展一些巡回演出。通過這種途徑不僅延續了鄉鎮文化特色,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鄉鎮文化體制改革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鄉鎮文化發展的活力。鄉鎮文化體制改革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對鄉鎮文化部門各項機制進行改革。要結合國家政策,結合鄉鎮實際情況,全面推進資金使用、社會保障、部門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工作,提高鄉鎮文化服務水平和建設能力。
在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工作中,各級政府要確保鄉鎮文化機構和文化服務設施正常運行,提供相應的維護和建設經費。鄉鎮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引導社會企業參與實體文化產業發展,為民辦文化經濟產業發展提供空間,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鄉鎮文化建設的工作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鄉鎮文化建設工作引入市場機制的同時,要防止鄉鎮文化生態受到資本的破壞。目前,很多鄉鎮在文化發展中過度利用文化為農村經濟發展創收,濫用鄉鎮文化資源發展農村經濟,導致鄉鎮文化受到市場因素的干擾,使鄉鎮文化的物質載體受到破壞,使鄉鎮獨有的特色文化品質受到不良思想的入侵。
鄉鎮文化服務建設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鄉鎮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鄉鎮文化為農村經濟帶來的效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為了有效利用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各鄉鎮要改變重視經濟、輕視文化的落后觀念,認識到鄉鎮文化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
應加強鄉鎮文化建設工作,通過各種途徑促進鄉鎮文化特色化發展,挖掘鄉鎮獨有的文化資源,打造鄉鎮特色文化品牌,合理利用鄉鎮文化資源,為農村經濟建設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