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淑玲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麗江 674100)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麗江農業有了快速的發展。但是,麗江農業經濟發展還存在著以家庭為主要經營單位,規模化農業經濟發展不足,農村地區農業經濟的科技水平不高,農村地區勞動力資源不足,農村地區農產品加工水平較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投入不足,基礎設施發展不足等問題。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黨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自2017年開始,逐步落實相關政策,不斷促進鄉村地區經濟的發展,麗江農村經濟也抓住了時代的機遇,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2019年,麗江農業生產總值達到了527664萬元,增長6.3%,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2%,三產比重比上年提高0.39%。高原特色產業建設成效明顯,烤煙、螺旋藻、中藥材、花卉、以雪桃、芒果、花椒為主的經濟林果等特色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農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8.0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8%。糧食播種面積12.6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35%。糧食總產量49.16萬噸,比上年增加1.03萬噸,增長2.2%。全年肉類總產量10.09萬噸,比上年增長5.2%,其中:豬肉產量7.80萬噸,增長3.5%。禽蛋產量2687噸,比上年增長12%。牛奶產量4100噸,比上年下降63.4%。年末大牲畜存欄40.02萬頭,比上年增長8.4%;生豬存欄97.4萬頭,比上年增長3.7%。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麗江農業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也有了比較好的發展,但是由于麗江農業基礎比較薄弱,發展規模化和現代化與經濟發達地區還有比較大的差距,麗江農業經濟的還有待加大力度,繼續快速發展。
麗江的農業經濟,還是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農業經營規模較小,難以推進大規模機械化發展。我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早期的歷史發展中,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為我國今天農業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直到今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仍然有著必要性和一定程度制度優越性。但是,由于我國農業已經到了需要進一步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的階段,這就帶來了制度上的難題。要進一步規模化、現代化發展,需要連片土地規模化種植,這又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沖突。麗江要發展農村經濟,首先要根據麗江的具體實際情況,借鑒發達地區農業發展經驗,來探索符合麗江特色的農業土地制度,為未來麗江農村地區規模化、現代化土地集約經營奠定制度基礎。
麗江由于地處我國偏遠山區,在農業科技的應用上和東部發達地區有較大差距,麗江農村地區的總體農業經濟的科技水平不高,更多只是簡單小型機械的小規模使用,整體耕作方式還比較粗放,產能還不夠高,麗江土地的經濟效益還比較低,還有非常大的潛力可以挖掘。高科技在農業上的應用,提升麗江農業整體科技水平,這是麗江未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最具有潛力的發展空間。
在當下,由于城市里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工作機會,收入水平也高于農村地區,導致全國都有比較嚴重的農村地區年輕人口外流,外出打工就業發展。一方面,這種發展模式為農村地區的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麗江農村地區農民收入的增加。但是,這又帶來新的社會和經濟問題——農村地區發展空心化,年輕人都外出工作后,農村地區的勞動力開始缺乏,導致農村地區土地資源不能發揮出最大效用,浪費了大量的土地優勢資源。與先發地區相比,麗江缺乏生產經營型人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匱乏,對新品種、新技術和先進管理模式接受能力差,亟需有知識、懂經營、會管理、年紀輕的專業人員。要解決農村地區外出打工農民收入增加和農業發展空心化、缺乏勞動力的矛盾,同時解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關鍵是發展麗江農村經濟,讓農村地區的年輕人能在家門口找到較高收入的工作。
麗江地區的農產品,主要是直接銷售或者簡單加工為主,整體的農產品加工水平較低。這導致麗江農村地區經濟效益較低,只獲得了最基本的種植收益,而加工過程能獲得的豐厚收益讓給了外面的工業企業。麗江還比較缺乏現代農業園區,缺乏加大規模的加工產業,也缺乏優秀的龍頭企業來帶動整個產業的升級和發展。麗江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但是由于加工產業的缺乏,沒有發揮出這些資源的真正優勢,導致麗江的農業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未來麗江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動力就是加工產業的發展,政府可以考慮全面發展麗江農業工業園區,把麗江的農業資源轉化為麗江農業經濟效益,全面促進農業地區經濟的發展。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麗江市政府對麗江農村地區加大了投資力度,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由于麗江地區農村地區經濟基礎薄弱,整體投入水平還是不足,基礎設施發展不足,這對于麗江農村經濟,特別是偏遠和較為貧困的農村地區經濟形成了嚴重的制約。未來麗江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走向高科技,信息化,大數據,這都需要大規模的對農村地區的投資。麗江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投入不足,基礎設施發展不足,這是未來農村經濟發展需要改進的基礎條件。
目前,麗江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分散化、小規模化,沒有形成主導產業,也缺乏高精加工制造業。未來麗江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應該構建主導產業,加快發展加工制造業,創建麗江農業產業園區。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利用麗江特色的農業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的農業產業,構建成為麗江地區農業的主導產業。并且,把高精加工企業引入麗江,在麗江本地構建高精加工產業,形成農業產業園區,把麗江農業資源優勢完全發揮出來,促進整個麗江農業的高效益發展。
麗江的農業發展過于分散化,非常不利于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的經營。要構建麗江規模化的農業產業,首先需要從麗江農村和土地的產業政策來調整。在符合國家政策,保障農民權益的基礎上,要研究麗江特色的土地流轉和承包經營的辦法,可以參考省內外已經取得成功的城市的經驗,來構建麗江本土特色的農村地區的土地和產業政策,從政策上為麗江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保障,要鼓勵農業地區經濟規模化、現代化、科技化的發展模式,提升整個麗江農村地區的產業發展水平,促進整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
未來麗江農村地區經濟要提升,離不開龍頭產業的發展。要鼓勵和促進現有的麗江的優質企業快速發展,可以引進省內外優秀的企業來麗江帶動本地農業產業發展。要發揮麗江農業資源優勢,把麗江農業資源發展成品牌農業產品和企業,促進農業經濟品牌化發展,提升整個產業的質量和經濟效益。讓麗江的優秀龍頭企業,品牌化的產品和產業,為麗江農村經濟發展形成示范效應,構建龍頭帶龍頭,龍頭帶農戶,龍頭帶產業,促進農村產業化的發展。形成農產品品牌化,農業企業品牌化,農業經濟品牌化的高質量、高效益發展模式。
麗江的農業經濟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在投資個過程中,不能采用撒胡椒面式的低效率投資,要把控投資發展方向,精心策劃優質的農業項目,構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產業項目,帶動整個麗江農村經濟的水平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形成有限的資金高收益投資,促進麗江農村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麗江農業經濟發展還存在著以家庭為主要經營單位,規模化農業經濟發展不足,農村地區農業經濟的科技水平不高,農村地區勞動力資源不足,農村地區農產品加工水平較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投入不足,基礎設施發展不足等問題。可以通過構建主導產業,加快發展加工制造業,創建麗江農業產業園區,調整麗江農村地區的土地和產業政策,扶植麗江農村地區龍頭產業,促進麗江農業品牌化發展,加大投資力度,把握投資發展方向,精心策劃優質的農業項目來全面促進麗江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