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月
(湖北永博土地勘測規劃有限公司 湖北 黃岡 438000)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土地資源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伴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鎮人口數量不斷增多,導致城市人均土地資源不斷減少,再加上經濟發展往往伴隨著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給土地資源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2]。強化土地資源管理十分重要,要節約集約用地,對土地資源進行高效、合理的應用,才能實現土地資源科學管理[3]。
節約集約用地包括了3 層含義:一是節約用地,各項建設用地要盡量節省用地,想方設法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約用地,每宗建設用地必須提高投入產出的強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化程度;三是通過整合、置換和儲備,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數量和節奏,改善建設用地結構、布局,挖掘用地潛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土地資源利用得到了高度重視,利用率明顯上升。但是,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存在很多遺留問題,導致土地資源利用率受到影響,利用率較低。一些地區存在大范圍圈地、占地情況,導致土地資源被嚴重浪費,無法實現高效、合理利用[4]。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人口眾多,人均土地面積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工業、建筑業與新興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導致我國耕地面積明顯減少。為了發展經濟,很多地區采取了減少耕地,將耕地移作他用的情況。這種做法雖然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但是,我國人口數量多,如果耕地面積持續減少,將會出現嚴重的糧食安全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導致土地資源出現大量浪費現象。此外,一些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進步,但是不合理建設情況仍然十分常見,造成土地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5]。
在土地資源利用方面,環境問題既是常見問題,也是首要問題。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出現了過度利用土地及森林亂砍濫伐等情況,造成土地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沙化現象,土地地力減退情況較為明顯,導致生態環境惡化。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推進和工業化水平提高,導致土地使用量明顯增長。城鄉建設規模擴大,導致土地利用結構嚴重失衡,出現了土地資源使用量失控的情況。對于土地資源的整體利用規模而言,使用量失控不僅體現在工業用地、建筑用地占比過高上,也體現在土地資源浪費嚴重上。
在土地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管理工作不到位、不科學的問題。在城鎮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情況下,住宅和工業用地面積不斷增多,農業耕地面積逐漸減少。一些地區在土地資源管理方面缺少科學認識,未能落實農民耕地補償和配套政策,導致農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一些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在土地資源開發和利用中,出現了未經審批就大肆開發的情況,加劇了城鎮用地與農業用地之間的矛盾。此外,很多地方在土地資源使用規劃方面存在“只顧當下,不顧未來”的情況,未能切實做好長遠規劃,導致土地資源濫用、浪費現象較為嚴重。
此外,在土地資源的管理體系方面,很多地方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情況。一些地方的土地管理部門未能形成科學的管理機制,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相關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導致土地資源供需嚴重不平衡。雖然一些地方制定了相應的土地資源管理制度,但是落實效果不好,工作人員在實際管理中仍然沿用傳統的理念、方法,無法滿足土地資源的科學管理要求,給土地資源的管理、利用埋下隱患。
要想推進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和節約集約用地工作,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土地生態產權機制,為后續規范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礎。落實土地生態產權機制,需要有效解決生態價值產權問題,并且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行更嚴格的約束。如果生態產權不明晰,相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確保土地資源可以轉化為具有生態資產的形態。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可以有效體現生態資源的價值,從而對土地資源進行集約化管理,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
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要想實現節約集約用地,就要針對土地資源管理工作進行科學、嚴格的規劃,做好管理規劃工作,解決土地資源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的矛盾。相關部門應強化自身職能,針對土地資源開展集中管理,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土地資源管理部門需要對城市、農村的土地資源利用情況進行嚴格審核與分析,制定嚴格和完善的審批流程,要按照審批流程進行處理,確保土地資源得到較為合理的應用。除了要重視經濟發展外,還要保護好耕地,避免耕地污染和浪費,實現城市化發展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有效結合。
與城市土地資源相比,城鎮土地較為特殊,相關部門需要合理區分農用土地和非農用土地,并對兩種類型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管理。相關部門需要結合經濟發展、地區發展需求,將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遏制盲目擴張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情況,有效保護城鄉接合部的耕地資源。相關部門需要合理控制城市外延的規模,避免盲目征地[6]。
相關部門需要適當增加對于耕地的投入,興修水利或推廣種植新品種,高效利用耕地資源,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保護。在土地資源的保護中,需要做好相應的監管工作,引入監督機制,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嚴格監督。監督部門如果在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中發現不合規的情況,需要及時與相關部門聯系,及時叫停土地資源的不合理開發行為。
土地資源的管理和節約集約用地,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宣傳、教育以及引導工作。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管理者的專業水平、認知水平相關,作為土地資源的管理者,需要不斷提高環保意識。相關部門應通過電視、廣播、紙媒與新媒體等,宣傳土地資源利用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群眾對于土地資源的認同感,確保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土地資源的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相關部門要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用地、節約集約用地的觀念,讓其認識到土地資源的重要性,詳細了解土地資源蘊含的生態價值,在社會上樹立科學、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的觀念。
針對土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相關部門需要針對土地資源實施定額管理,盤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容積率和利用密度,優化土地結構,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的集約度。相關部門還需要對土地資源的總量進行有效、嚴格和科學管理,優化土地利用的結構。在上馬新的土地利用項目時,相關部門應優先考慮土地存量,嚴格審視項目的用地情況,分析開發、投資等各項進度。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國家出臺的土地政策,合理引導土地資源應用情況,不斷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在具體的土地資源管理當中,相關部門需要積極貫徹“城鄉一體化”的理念,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并且讓管理機制與經濟結構相適應,從而保障農民收益。對于城鎮化土地資源的建設,應當以“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等為主,不斷發展特色農業,通過土地資源管理利用帶動農民收入增長。這種方式既可以實現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也可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相關部門需要從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比如對城鄉發展中的水利建設、生態建設與林業資源建設等進行相應的保護,將土地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視為一個整體,不斷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此外,對于土地資源的管理而言,相關部門需要引入高素質人才,做好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讓其樹立科學的理念和工作作風,實現工作順利推進。
土地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中十分重要的資源,在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一些問題,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需要把握當下土地資源的利用情況,結合地區實際,選擇科學的措施強化土地資源管理效果,實現節約集約用地,確保土地資源得到較好的保護,助力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