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民/陜西省洛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26100
近年來,由于《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嚴格執行及各項保護措施的落實,自然生態迅速恢復,許多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種群也得到了恢復增長。但由于野豬繁殖率高,生長速度快,幾乎無天敵,致使其群體數量擴張迅猛。活動范圍在山區特別是深山區已和人類活動范圍嚴重重疊,一旦野豬感染非洲豬瘟可造成環境大面積污染,消毒滅源又無法實施,其危害程度、范圍及防控難度遠大于其它傳播要素,現就野豬傳染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及相應防控措施做一簡要概述,以供同行在相關地域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實際參考。
1.1 染疫野豬混入家豬群傳染部分養豬戶為了適應近年來生態豬肉消費的需要,改變傳統圈養模式,將豬趕到草山草坡放牧活動,再補飼一定精飼料的飼養模式。還有部分如香豬等特有品種養殖,其本品種特色就是習慣野外山坡活動如廣西巴馬香豬等適宜放牧飼養的特殊養豬模式,還有少部分山區深山區農戶將豬與牛羊一起放牧飼養,以上這三種飼養模式極容易與野豬混群。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野豬通過與家豬直接接觸,將病毒傳染給家養生豬。
1.2 染疫野豬竄入家豬圈舍傳染部分山區散養豬戶的豬舍常為開放或半開放式圈舍,經常有野豬在晚上夜深人靜時竄入家豬圈舍,與家豬交配,偷吃家豬飼槽內剩余飼草飼料,天明前便隱于深山密林。攜帶非洲豬瘟病毒野豬通過這種方式將病毒傳染給家豬。
1.3 染疫野豬污染豬舍周圍環境最常見情況有野豬竄入農戶莊稼地或中藥材地偷食莊稼青苗與成熟及半成熟莊稼,拱食中藥材如天麻茯苓等中藥材或是在農戶房前屋后或豬舍周圍游蕩,由于野豬的體液、糞便污染了場地,飼養人員收獲莊稼藥材或追趕野豬時粘蹭了污染物,之后未經消毒換鞋換衣就進入豬舍喂豬而將病毒帶入豬舍。
1.4 染疫野豬污染物被水帶入豬舍野豬在山上活動并未進入豬舍,而是野豬感染非洲豬瘟后其體液、糞便、尸體在山坡上無人消毒及無害化處理,若有大雨降臨,山洪暴發將攜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污染物沖入河道甚至山洪浸漫豬舍傳染給家豬。
1.5 牛羊放牧間接傳播家豬并未放牧,而是農戶在牧牛牧羊時其牧場與野豬活動場地重疊,甚至有野豬與牛羊混群,牛羊將感染非洲豬瘟病毒野豬的污染物帶回(特別是下雨天氣)將家豬傳染。
1.6 染疫野豬污染水源深山區部分農戶人畜飲水的水源地為山腳下的山泉,當人畜不在水源地活動時,野豬也頻頻“光顧”污染水源及其周圍場地。在人畜取(飲)水時將非洲豬瘟病毒帶回傳染家豬。
1.7 食用野豬肉傳染農戶食用染疫的野豬肉過程中,屠宰加工過程,刀具器械泔水等不經消毒便與家豬的飼養屠宰運輸加工共用工具場地等而傳染。
2.1 不提倡放牧養豬對于特種生態養殖必須放牧的豬場,放牧區必須設兩套專用鋼質隔離網,網高不低于2m,網眼小于10cm,兩網間隔距離2m,以徹底隔絕野豬和家養豬的接觸。
2.2 強化生物安全各項措施一是豬舍盡量“高筑墻、嚴隔擋、防護網”三管齊下,使野豬無法竄入豬舍。二是豬舍出入口設消毒池以供人員經常踩踏,池內日常保持有效地消毒藥液。藥物選擇上除燒堿外重點選擇戊二醛、復合酚等對非瘟病毒敏感的消毒藥液。三是牛羊圈舍與豬圈舍隔離,確保豬牛羊各畜種之間不竄舍。四是人畜飲用水源地嚴格保護,防止野豬污染。五是發現死亡野豬務必盡快深埋,深埋地點務必遠離溝渠及水源,同時做好消毒等無害化處理措施,防止被狗刨食或山洪沖涮等引起二次污染。
2.3 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宣傳力度林業管理部門應該利用當地的電臺媒體部門在宣傳保護野生動物內容的同時增添與野生動物管理方面的宣傳內容,特別是讓群眾明白野生動物品目中各個物種的保護措施和官方準許的捕獵時間。促使大家對野生動物管理內容有所了解,并且明確野生動物管理部門的職責。
2.4 集中開展野豬獵捕行動把野豬獵捕作為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措施,在允許獵捕的時間段內由林業部門牽頭,組織公安、武警及老獵戶對野豬過多的山區進行有組織的野豬獵捕并無害化處理,嚴格落實林區林管員的巡山巡查職責,加強對野豬不明原因死亡及出沒的巡查、報告,由林管員對不明原因死亡的野豬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野豬數量,還自然生態以本來的平衡,減少傳染源,減少生豬被感染的機率。
2.5 教育宣傳群眾特別是有野豬發生非洲豬瘟的山區一律禁止買賣運輸加工食用野豬及其產品,污染了的工具及場地嚴格消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傳染。

2.6 開展大清洗、大消毒活動對因洪澇災害、染疫野豬活動地及疫情發生地及環境污染嚴重的場地,由當地政府組織動員、以村為單位定期不定期開展大清洗、大消毒活動,以徹底消滅傳染源,凈化養殖環境,保障養豬業健康發展。
2.7 加強基層防疫人員管理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畜牧獸醫站)畜牧獸醫崗位人員務必在崗履職,杜絕借調占用配合“中心”等非業務工作,采取包片、包戶等措施。宣傳動員指導養豬戶,落實切實可行便于操作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加強非洲豬瘟疫情排查、監測和報告,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及時報告疑似疫情,發現豬群異常,務必先采樣送檢,進行非洲豬瘟PCR 檢測,在排除非洲豬瘟的前提下再進行防治,確保發現疫情能“早、快、嚴、小”處置,發現一起,“拔牙”一起,始終保持養豬生產的大環境安全,確保非洲豬瘟疫情有效防控。
2.8 落實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落實非洲豬瘟防控各成員單位職責,夯實非洲豬瘟防控網格化管理制度,完善常態化防控措施,重點是落實林業部門野豬管控職責,降低疫情發生風險,保障養豬業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