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瑩



【摘 要】本文通過對OBE教學理念的內涵和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要素分析,設計基于OBE理念的旅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提出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策略:建立“校企一體、逐級提升”的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融入地方行業企業特色有效實施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實踐“五化”教學體系保障機制。
【關鍵詞】OBE理念 旅游遞進式 實踐體系 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3-0058-03
OBE是英文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縮寫,譯為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聚焦于整個教育教學體系,以企業實際崗位的核心能力需要成果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方向,倒逼專業構建相適應的教學體系。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出,突出問題導向,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改革,對接職業標準和工作過程加強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完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專業和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強化實習實訓考核評價,解決職業教育中的痛點問題。將OBE理念運用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之中,以教育結果反向設計教學模式,將結果作為導向,針對考核指標制訂培養計劃,力求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和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標準設計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符合企業崗位需求,提高專業對產業的適應性。
一、傳統旅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模式
傳統的高職旅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立足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三年的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具備常用旅行社計調能力、導游帶團技能、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能力,能服務于旅行社、景區(景點)、酒店等各類旅游企業,畢業后五年左右能夠勝任解決旅游行業領域中復雜度高的實施和管理問題的工作崗位,成為技術或管理骨干。實踐教學體系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實踐實訓內容,常規安排見表1和表2。
當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采用“2+1”的教學模式,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主要集中安排在第三學年,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將學生以頂崗實習的形式安排至合作企業進行專業技能培養,解決校內實訓設施缺乏問題。但這樣的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實踐體系內容較為單一,只能單層次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未能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標準;二是校外實習基地良莠不齊,實踐教學效果不夠穩定;三是實踐管理不夠到位,監督指導過程不夠完整,實踐教學評價指標不全面,缺乏良好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二、設計基于OBE理念的旅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重視教學結果和教學課程的設計,梳理旅游行業工作過程知識,遵循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能力的形成規律,明確專業學習成果,為設計綜合性的學習型工作任務,構成理實一體化的課程奠定基礎。
為有效識別學生學習成果,為專業開展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提供評估工具,以專業結構可視化的表示形式設計體現課程對學生實現專業學習成果的支持程度的專業課程地圖,在課程地圖中具體描述學生在每門課程中的學習成果所達到的成就水平,以三個層級進行水平區分,具體見表3。
基于高職院校普遍采用的“2+1”教學模式,參照典型職業崗位的要求和職業資格標準對實踐能力的要求,將旅游專業實踐類課程對準專業學習成果重新設計和組合,按照實踐課程開展的學期順序進行排序,并按照表2旅游專業學習成果列表的具體要求(以英文序號表示)和表3旅游專業實踐類課程對學習成果支持程度(以數字序號表示)設計旅游專業實踐類課程表,見表4。
從表4可見,課程表有利于分析課程授課邏輯排序,展示實踐課程體系對學生的綜合要求,使學生明確實踐課程致力于對應特定的學習成果,也使教師有針對性地按照學習成果要求,根據課程對學習成果支持程度設計實踐環節,構建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三、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
(一)建立“校企一體、逐級提升”的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能力推進的邏輯性規律,依托旅游專業實踐類課程地圖,構建“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專業綜合技能培養—職業能力素質養成”三個層級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明確每一層級實踐目標,按照課程實踐、集中性專業實踐和創新創業實踐為主線的遞進式實踐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依托共享型實訓基地、合作企業和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學校、企業、行業的作用,通過實踐能力層級遞進,系統進行專業群的人才培養。
旅游專業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方案的第一層級針對專業課程的實踐模塊和專業基本技能訓練需求,實踐目標為基本素質和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素養和團隊精神。第二層級針對跟崗實習模塊工作崗位的技能需求,實踐目標為專業綜合技能培養,全面介入企業核心崗位實踐和企業經營管理體驗,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層級針對頂崗實習模塊和創新創業的能力需求,實踐目標為職業能力素質養成,培養學生的職業應用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融入地方行業企業特色有效實施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
以濱海城市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為例,“校企一體、逐級提升”的旅游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依據校內和校外的實踐平臺實施,校內以專業實訓室和生產性實訓基地為主,校外依托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景區和旅行社。第一層級專業基本技能訓練以校內專業實訓室為主,如導游講解實訓室、語音實訓室、校內微縮景觀等,通過專業課程實踐、濱海旅游AAAA級景區認識實習、歷史文化街區義務講解志愿服務、講述北海故事主題活動、導游講解大賽、普通話大賽和職業形象與禮儀大賽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素養和團隊精神,為學生考取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證和“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層級專業綜合技能培養依托共享型實訓基地中的旅行社生產性實訓基地,通過專業課程實訓、旅行社實際崗位的跟崗實習、專業社會服務等形式,全面介入旅游企業核心崗位實踐和企業經營管理體驗,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層級依托校企合作企業和行業協會,通過畢業設計、旅游景區和旅行社頂崗實習、行業競賽、SYB專項培訓、“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廣西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應用能力和適應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融入地方行業企業特色有效推進實施。
(三)實踐“五化”教學體系保障機制
構建實踐師資雙師化、實踐評價多元化、實踐考核過程化、學業證書職業化、實踐管理規范化的“五化”實踐教學體系保障機制,一是師資隊伍建設實行校企“互聘、共育、共享”制度,實行校企雙專業帶頭人、“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二是開展專業課程項目化改造,全部實施“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使用“校內導師+企業導師”雙元制的評價方法,實行第三方評價機制;三是全面考評學生學習成果,采用線上考核和線下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體現實踐教學體系評價標準、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四是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實踐課程學習,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提升綜合能力;五是加強對實踐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健全校系兩級的質量保障體系,結合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形成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質量管理有機整體。
構建基于OBE理念的旅游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有助于改變傳統的以教學內容和過程為主的方式,重新構建以學生的學習產出為導向的教學體系,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改革,樹立學習成果導向的培養理念,更加符合現代職業教育要求,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多層次、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嚴中華.學習成果導向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與課程開發指南:基于OBE專業(群)認證與高水平建設[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2]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李雪.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6.
[4]周潔.OBE模式下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9(9).
[5]高雪琴,張惠,趙愛婷.基于OBE理念的“旅游資源管理”課程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1(1).
注:廣西教育廳2021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課堂革命背景下濱海旅游專業群‘三融三階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GXGZJG2021A00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鐘 瑩(1981— ),女,廣西北海人,碩士,北海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
(責編 黃桂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