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劍苗 季楠月 章志涵 李溪潔 賈音菲
中圖分類號:G8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096-02
摘 ?要 ?北京印刷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田徑隊自15年創建以來已七個年頭,由校內普通文化生組成。經過七年多的發展,我校田徑隊逐漸壯大、實力不斷增強,現已多次獲得北京市各大型比賽男女團體第一等若干可喜成績。本文在查閱收集相關體育心理和大學生心理的相關資料文獻的基礎上,采用與隊員面對面溝通的形式,著重研究其比賽周期中的心理狀態分析原因,以制定更優質的訓練方法,和幫助隊員在賽場上能穩定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關鍵詞 ?田徑運動 ?比賽周期 ?心理研究 ?心理訓練
田徑運動有著“運動之母”的美譽。高校田徑運動隊的訓練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終身教育以及終身體育的發展水平。運動員在賽前、賽中以及賽后心理各個環節都會隨內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高校田徑隊主要有普通學生組成,缺乏相關的競賽經驗,導致相當多的運動員在賽事中無法正常發揮。本研究針對我校田徑隊員現狀,結合田徑運動的特點,對田徑隊員開展心理技能培養與訓練,使隊員在競賽過程中能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不留遺憾,為校爭光!
一、我校田徑隊成員比賽周期的不同階段
目前,我校田徑隊外出參加的大型比賽以每年5月份北京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局主辦的首都高等學校學生田徑運動會和10月份舉辦的首都高等學校秋季學生田徑運動會類傳統賽事為主,其次還有“跑射接力”“鷲峰越野馬拉松接力”等非傳統賽事。比賽周期主要分為下面幾個階段,即日常訓練階段、賽前專項訓練階段、賽前一周調整階段、比賽階段、賽后修整復盤階段。
二、我校田徑隊成員在不同階段的訓練形式以及心理狀態
(一)日常訓練階段
該階段訓練任務較為輕松,雖是一周三練的訓練頻率,但訓練內容以有氧訓練和技術改進為主、力量訓練為輔,整體訓練量會隨著臨近賽期逐漸增大,使隊員能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的高強度訓練,并且會在該階段末對隊員進行相應的測試,為下一階段的訓練做準備。這段時期隊員心態較為平緩。面對階段性的測試時會出現焦慮和心慌逃避心理,且會隨著訓練量的增大而逐漸出現疲憊感和緊迫感。
(二)賽前專項訓練階段
從這一階段開始就進入了賽前戰備狀態。訓練頻率會增加到一周四練甚至五練,訓練內容在有氧和力量的基礎上對不同的項目進行針對性訓練。其中,短距離項目主要是訓練爆發力和肌肉速度力量;中距離項目主要是肌肉速度力量和心肺耐力訓練;長距離項目則為速度感、專項耐力和體力分配方面。這是最難熬的一個階段。首先大額訓練量枯燥無味令隊員感到身心疲憊,訓練強度高也會積累傷病。面對密集的訓練任務某些隊員會無法平衡好訓練與學習,得不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還會因競爭者帶來的壓迫感而陷入自我懷疑的境地,失去訓練熱情。雖然大多數隊員經過心理訓練,心態有所恢復,但高強度的訓練使隊內整體狀態較為壓抑。
(三)賽前一周調整階段
在專項的猛烈沖刺之后,進入較為平穩的階段,訓練量減少至只針對技術再做些改進,肌肉得到了簡單休整,保證隊員在比賽時擁有最佳的身體狀態。同時也著重對隊員的參賽心態進行指導調整,幫助隊員調整飲食作息,適應比賽節奏和熟悉比賽流程及時間。在此短暫休整期,隊員的心態會逐漸平穩,在一定的心理建設下,變得興奮和有信心。但也有部分心理素質較差的隊員會變得更加緊張和焦慮。
(四)比賽階段
心理素質較好者在比賽前通過自己積極暗示,使自己處于興奮狀態,將緊張的情緒轉化為比賽的動力,能找到全力以赴沖擊第一且保持自己不會因為擔心失去第一而焦慮的平衡點。部分心理素質較差者則在上場前會出現消極情緒、心急多想、緊張害怕等現象,造成賽場上動作僵硬變形、無法集中注意力被場外因素干擾。
(五)賽后修整復盤階段
比賽結束后隊員有喜有憂,但總體上都較為輕松,更多的是疲憊,需要休整。并且,還應及時觀看比賽視頻,尋找問題,與對手進行比較取長補短。同時還應放松身心,調整狀態。
三、各階段心理狀態對于比賽的影響以及原因分析
總體而言,保持積極平和的心理狀態是有利于賽時水平的發揮,反之消極的心理狀態會使隊員發揮失常,無法取得理想成績。而隊員心理狀態的變化則取決于其心理韌性的水平。心理韌性作為積極心理學,在訓練或比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幫助運動員逐漸克服各種不利因素,使運動員在比賽中可以發揮個人的最佳競技狀態,進而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每一次的“極點”對于運動員來說都是困境,擁有堅韌的心理韌性才能不斷克服這些困境,使自己具有頑強的品質、迅速的反應能力來應對日常訓練以及比賽時的突發狀況。
四、產生不良心理狀態的具體因素
(一)比賽經驗
我校田徑隊成員都是以文化生身份進入大學,參加專業比賽的經驗匱乏。面對更大規模的比賽、更高水平的賽事,隊員難免會產生不適的心理狀態。在賽場氛圍下則更易緊張過度、肌肉僵硬、反應遲鈍等,導致賽前準備活動不充分,賽時體能分配不合理,專項能力發揮不出等情況。
(二)比賽經歷
比賽經歷對于隊員的心理狀態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上一次的賽事中獲得過較好成績的隊員,更會對自己這次的參賽結果寄予很大的期望與要求,從而面對競爭對手更容易過度焦慮,造成心態失衡。而在上一場比賽中失利的隊員,對于比賽則會表現出畏懼、缺乏自信或者迫切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證明自己的心理。
(三)參賽動機
許多隊員過于看重比賽結果,具有較強的勝負欲,或被身邊親屬寄予厚望。這些因素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使其參賽時注意力分散、發揮失常。
(四)外界因素
比賽時外界環境的干擾本身就容易影響運動員的發揮,學生運動員與職業運動員相比,運動方面身心不夠成熟,因此場地、天氣、觀眾和對手的干擾等都會擾亂其當時的心理狀態,從而影響發揮。
五、針對性制定心理訓練方法
為了改善我校田徑隊員在參賽時的心理狀態,在查閱相關心理訓練的資料并結合實際情況后,我們制定出以下四種心理訓練方式,并將其加入日常的訓練當中。
(一)設置合理目標
我校教練員會依據參賽隊員的訓練情況和身體素質為其確定參賽項目和相應的訓練內容,難度處于隊員可以完成但必須付出足夠努力的水平。在比賽上場前,教練員則會鼓勵隊員并給予其信心,幫助其集中注意力,提升競技狀態。
(二)回憶訓練
隊員可以在生活中的閑暇時刻,有意識地回憶在最佳狀態展現出的完整技術動作,進行想象訓練,將完整的技術動作潛移默化地“印”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并且定期整理自己的訓練、比賽視頻,研究自己的技術動作來找出不足,進行改善。在比賽開始前不停地回憶想象完整的比賽過程可以幫助隊員集中注意力、調整狀態,獲得更理想的成績。
(三)放松練習
隊員在賽場上會因為太緊張而無法發揮自己的最高水平。這時可適度加長隊員賽前的熱身活動,并且不斷暗示一些理想的結果和畫面,產生一定的興奮感和適度的緊張感,調整好身體的狀態,保持身體的熱度。如此通常會有超出預期的效果。
(四)模擬練習
在賽前一周時,我校教練員就會根據相應的比賽時間對運動員的訓練進行調整,讓隊員根據秩序冊上的比賽時間段、比賽道次進行訓練,目的是讓隊員盡早適應比賽節奏,在賽時可以更快進入狀態。
六、結語
經過相應的心理訓練之后,我校田徑隊員在賽場上的表現更為出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本次研究表明,高校的田徑訓練不應只注重對于運動員體能、技術、戰術的培養,對于心理訓練也應當給予充分重視。通過科學的針對性心理訓練,隊員們在比賽中能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甚至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