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惠
中圖分類號:G804.5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114-01
摘 ?要 ?在當今社會,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不可避免的是,與使用智能手機相關的疾病在未來將會增加。智能手機使用過程中久坐時間、頭部前傾姿勢、胸椎后凸的增加會加重肌肉無力和不平衡,并誘發重復性微創傷,從而導致肩胛骨運動學的破壞。
關鍵詞 ?智能手機使用 ?肩胛骨 ?運動學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手機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人們對智能手機依賴程度不斷增加。在使用智能手機過程中,人體經常處于頭部前傾、肘部無支撐狀態。這會導致頸部和肩部承受過多的靜態負荷,因此在未來與智能手機相關的疾病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相關肌肉骨骼系統的癥狀和體征也會隨之出現。
一、我國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
2020年9月2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1]。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0億。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的數量最多,占比為23.7%。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2%。在各類互聯網應用的使用規模中,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短視頻的使用率分別為94.5%、87.0%,僅次于即時通訊(99.0%)。較2020年3月相比,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顯著,為5.8%。
二、智能手機使用與肩胛骨運動學的相關性
多項研究表明,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可引起頸椎屈曲角度的增加及頸肩部肌肉活動性的增高,從而導致頸痛的發病率升高[2, 3]。一般來說,在使用智能手機過程中,人體經常處于頭部前傾、肘部無支撐狀態,會造成胸椎屈曲、下位頸椎前凸幅度增加、肩胛骨外展及肩關節內旋,導致頸部和肩部承受過多的靜態負荷。此外,通常使用者是單手持手機,用一根手指控制。這種重復性運動會對肌肉骨骼系統造成微小的損傷,從而導致頸部和上肢出現慢性疼痛和感覺異常[4]。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而智能手機高度成癮者會出現顱頸角降低、肩胛骨動力障礙發生率增加等問題[5]。久坐時間、頭部前傾姿勢、胸椎后凸的增加會加重肌肉無力和不平衡,并誘發重復性微創傷,從而導致肩胛骨運動學的破壞[6]。
當肌肉處于短縮或拉長的狀態,會導致其他代償肌肉過度使用。在肩胛骨周圍肌肉的影響體現在在肩胛骨外展的位置,肩胛骨下部穩定肌群會變弱,而上提肩胛骨的肌肉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就會過度使用。在這種情況下,臂叢神經受壓除了出現神經癥狀外,可能引起頸部、肩胛部疼痛及觸痛。有研究顯示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會導致上斜方肌疲勞[7]。馬海云等[8]研究發現30min的智能手機使用即可引起頸部淺層肌肉硬度的改變,尤其在頸痛病人中雙側頭夾肌、肩胛提肌以及右側的斜方肌肌肉硬度明顯增高。
三、結語
因此,智能手機的使用和肩胛骨動力學是相互關聯的。這種關聯可能是由于使用智能手機時頭/頸部屈曲、頸部/肩部非中立位、背部和/或上肢的肌肉活動增加所致,進而加重了智能手機使用時的不良姿勢及不合理的肌肉激活。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0-09-20)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9/t20200929_71257.htm.
[2]Xie Y F, Szeto G, Madeleine P, et al. Spinal kinematics during smartphone texting - A comparison between young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neck-shoulder pain[J]. Appl Ergon, 2018,68:160-168.
[3]Kocur P, Wilski M, Lewandowski J, et al. Female Office Workers With Moderate Neck Pain Have Increased Anterior Positioning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Stiffness of Upper Trapezius Myofascial Tissue in Sitting Posture[J]. PM&R, 2019,11(05):476-482.
[4]Korpinen L, P??kk?nen R, Gobba F. Self-reported wrist and finger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other physical/mental symptoms and use of computers/mobile phon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Ergonomics, 2018,24(01):82-90.
[5]Akodu A K, Akinbo S R, Young Q O. Correlation among smartphone addiction, craniovertebral angle, scapular dyskinesis, and selected anthropometric variables in physiotherapy undergraduates[J]. J Taibah Univ Med Sci, 2018,13(06):528-534.
[6]Phadke V, Camargo P, Ludewig P. Scapular and rotator cuff muscle activity during arm elevation: A review of normal function and alterations with shoulder impingement[J]. Rev Bras Fisioter, 2009,13(01):1-9.
[7]Mescollotto F F, Pelai E B, Moreira D C E, et al. Influence of smartphone use on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mastigatory and trapezius ?muscles in women - a Pilot study[J]. J Bodyw Mov Ther, 2020,24(02):69-73.
[8]馬海云,陳瑋,王琳,等.使用智能手機對非特異性頸痛病人與健康人群頸部肌肉硬度影響的量化評估[J].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56(05):58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