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根瓊
(貴航302 醫院消化內科 貴州 安順 561000)
肝硬化患者的一種并發癥為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其具有較高致死性[1]。因為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為門靜脈高壓,因此對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治療方案以早期應用針對門靜脈壓的降壓藥物為主[2]?,F階段中,較為常見的門靜脈降壓藥物有十四肽生長抑素以及特利加壓素。有相關研究顯示[3],特利加壓素能夠對患者的門靜脈壓發揮良好降壓效用,對于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治療具有一定效果,同時可以使患者的血液循環得到有效改善?;诖耍敬窝芯恐饕獙?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64 例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對特利加壓素聯合生長抑素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將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64 例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使用隨機抽簽法分為甲組和乙組,各32 例。甲組男18 例,女14 例,年齡38 ~62 歲,平均年齡(49.54±7.62)歲;乙組男16 例,女16 例,年齡39 ~63 歲,平均年齡(50.69±6.2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與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診斷標準相符的患者;②年齡大于18 歲;③經病理診斷確診為肝硬化的患者。排除標準:①處于哺乳期以及孕期的患者;②發病前14 d 曾經接受過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的患者;③患有較為嚴重的血液系統疾病、心臟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的患者;④肝癌晚期侵犯至門靜脈或者是全身多發轉移的患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對其實施基礎治療,具體操作為:禁水、禁食,給予吸氧治療,確保其獲得絕對臥床休養,給予抑酸治療,防止發生肝性腦病,重視患者水、電解質平衡的維持,給予補液治療及紅細胞輸注治療。在基礎治療的同時,對甲組使用生長抑素進行治療,具體為:生長抑素(批號:H20059187;生產:武漢華龍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首劑以靜脈注射方式給予250 μg,接著以每小時250 μg 靜脈持續泵入。在基礎治療的同時,對乙組使用特利加壓素聯合生長抑素進行治療,具體為:生長抑素治療與甲組相同,特利加壓素(批號:H20093804;生產: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首劑靜脈注射2 mg,間隔4 h 后靜脈注射1 mg。兩組均持續治療24 ~48 h。
(1)觀察并且對比兩組24 h 止血成功率以及止血時間,止血成功標準:①經血檢,患者Hb、RBC 以及紅細胞壓積趨于穩定;②不再排黑便,不再嘔血;③各項生命體征趨于穩定;(2)觀察并且對比兩組并發急性腎損傷及其改善情況。入院48 h 內,相較于基線,患者血肌酐上升≥26.5 μmol/L,或者是7 d 內患者血肌酐上升≥50%,則為急性腎損傷。出院前,患者血肌酐恢復到正常水平則表示急性腎損傷改善。
采用SPSS 21.0 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乙組24 h 止血成功率高于甲組,止血時間短于甲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24 h 止血成功率以及止血時間對比
治療后,甲組并發7 例急性腎損傷,發生率為21.88%,其中3 例改善,改善率為42.86%;乙組并發2 例急性腎損傷,發生率為6.25%,其中2 例改善,改善率為100.00%。經對比,兩組并發急性腎損傷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肝硬化患者的其中1 個致死因素即急性靜脈曲張出血,有相關研究報道顯示[4],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6 周病死率大概在15%~20%左右,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病死情況和早期再出血以及初始止血失敗有一定聯系。有相關研究[5]結果表明,一個預測靜脈曲張出血的有效指標為早期再出血,所以,臨床在對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治療時,治療方案通常以對早期再出血的預防以及對活動性出血的控制為主。對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應用血管活性藥物,能夠使患者的門靜脈壓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繼而進一步緩解曲張靜脈壓力,實現對出血情況的良好控制。在大部分國內以及國外針對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治療指南中[6],均建議在早期對患者采取降門靜脈壓藥物進行治療,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生長抑素以及特利加壓素就是其中較為常見的治療藥物。
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將會導致處于失代償期的肝硬化患者出現急性腎損傷,在此情況下,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將會大大提升,有相關研究[7]報道顯示,并發急性腎損傷的肝硬化患者3 個月病死率高達36%~71%,而患者順利度過急性期之后,其病死率會出現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并發急性腎損傷也可用來預測肝硬化患者短期內的預后效果。
生長抑素是一種環十四肽激素,其主要通過抑制擴血管激素,使門靜脈壓力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時能夠對胃酸分泌以及胃泌素發揮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將肝動脈血流量減少,從而使肝內血管阻力得到有效的緩解。特利加壓素在患者體內經酶降解產生相應的活性代謝物,雖然其起效較為緩慢,但是具有較長的藥效持續時間。特利加壓素除了可以對內臟血管平滑肌V1 受體產生一定的作用[8],對內臟血管進行選擇性的收縮,使門靜脈壓力以及血流量大大降低,最終對靜脈曲張出血發揮良好的控制效用之外,還能夠通過內臟動脈的收縮擴張來使患者全身血液循環得到有效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腎小球濾過率以及腎血流量,最終達到改善患者腎功能的目的[9]。
在本次研究中,對甲組使用生長抑素進行治療,對乙組使用特利加壓素聯合生長抑素進行治療,研究結果顯示,乙組24 h 止血成功率高于甲組,止血時間短于甲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與甲組并發急性腎損傷及其改善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應用特利加壓素聯合生長抑素進行治療可獲得一定效果,能夠提升患者24 h 止血成功率,縮短患者止血時間,對急性腎損傷改善也發揮著良好的效用。
綜上所述,特利加壓素聯合生長抑素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具有較為理想的效果,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止血時間,提高24 h 止血成功率,可以進一步改善并發急性腎損傷,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