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偉 山東華泰英特羅斯化工有限公司 史豐坤 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魏亮 山東春旭化工設計有限公司 郭華光 山東華泰英特羅斯化工有限公司
近年來,化工企業為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為社會帶來巨大效益。然而,化工企業因為其生產的高危險特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生產安全事故頻發,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如何遏制大事故的發生,是擺在所有化工企業面前的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難題。大事故的發生看似“突然”,實則在事故發生前都有“征兆”。這些“征兆”就是”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則”中提出的“未遂事故”[1]。
首先,“海因里希法則”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哲理是一脈相承的。如果不對數量眾多的“未遂事故”進行有效管理,那么“量變引起質變”,終究會引發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通過對未遂事故的辨識,按對未遂事故管理的程序開展工作,安全管理必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300 : 29 : 1“海因里希法則”圖形展示如圖1:
圖1
其次,對未遂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可以發現諸多事故的苗頭和導致事故的危險因素。如,未遂事故:高處墜落的螺栓,險些砸到現場巡檢職工。經過調查該起未遂事故,發現是一處管線的法蘭螺栓松動,加之管線有振動,久而久之,螺栓從螺母中脫落,墜落到地面。再深入調查還發現,不止一條螺栓松動。在調查螺栓松動的原因時發現,法蘭在緊固的時候,作業人員沒有按照施工質量規范,讓緊固后的螺栓與螺母齊平或露出1-2個螺距[3]。
通過逐步深入調查分析,這一起螺栓墜落險些砸到巡檢人員的未遂事故,可以發現其他螺栓松動和作業質量的問題。通過舉一反三的排查和整改這些隱患,避免了法蘭斷開、物料泄漏和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最后,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通常都非常重視未遂事故的管理。通過管理未遂事故,發動全員參與,可以有效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對未遂事故調查分析后發現的安全風險和隱患,管理層的重視程度會更高,更有利于推動安全隱患的整改,從而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對未遂事故管理的先決條件,首先要對其定義進行明確,目的是讓職工清楚的明白什么是未遂事故。通常情況下,把未導致人員傷害的事故稱為“未遂事故”。如,高處墜落的螺栓,險些砸到現場巡檢職工。就是一起典型的“未遂事故”。
如果沒有將未遂事故的定義明確,可能導致職工匯報的不是未遂事故,這就嚴重影響了未遂事故管理的效率和預期效果。筆者通過總結多年未遂事故管理經驗發現,某些職工把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危險狀態等當成了未遂事故,也有的把發生的事故當成了未遂事故。雖然這些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也是需要進行匯報和管理的,但是會影響未遂事故的管理成效。
那么,未遂事故和事故、不安全行為、危險狀態、事件的定義有何不同呢?
事故是指已經發生了的人身傷害,例如,張某被從高處墜落的捆扎的包裝袋砸傷,導致輕傷或重傷,甚至死亡。
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指,可能導致發生事故的人的行為,比如,張某依靠在碼垛的包裝袋上,但包裝袋還沒有歪倒,只是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危險狀態是指,設備和物品等處于不安全的狀態,例如,碼垛的包裝袋傾斜,但包裝袋還沒有歪倒,可能下一步就會坍塌。
事件是指發生過的危險情況,但當時沒有人員在場。如,碼垛的包裝袋坍塌下來,但是發生在下班的時間,當時現場沒有任何人員。
按照以上例子的情形,未遂事故可以舉例為,張某在作業現場行走時,突然有包裝袋砸在他前面的地上,他險些被砸到。
圖2是對未遂事故、事故、不安全行為、危險狀態、事件區別的形象表達。
圖2
首先要對未遂事故定義進行培訓,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開始。其次要對未遂事故匯報的方式、方法進行培訓,這樣后續未遂事故管理才會順暢。最后要對所匯報的典型未遂事故進行總結、培訓,目的是讓更多相關人員吸取教訓,舉一反三。
培訓的方式有多種,下面對常用的培訓方式及優缺點進行探討。
1.面對面講課培訓
這種培訓方式,培訓老師和職工可以有很好的溝通和互動,是一種最典型的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老師將需要培訓的未遂事故內容,通過PPT或其他形式投影到屏幕上,然后從事故的原因分析、經驗教訓等方面進行講解。職工則通過聚精會神的聽課,接收老師的講解,進而理解和掌握未遂事故的內容。
面對面的優勢在于,可以時刻關注職工的精神狀態,確保全神貫注的學習未遂事故內容。但是這種培訓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語言表達水平,和課堂互動能力。
2.通過宣傳冊學習
將未遂事故制作成可視化的宣傳冊,發放到職工手中,或分享到微信群內,自己學習。這種方式可以節省集中培訓的時間,而且還能長時間保存學習內容,隨時可以重復學習。對于學習自覺性高,且理解能力強的職工來說,這種方式最合適,最有效。
但是,對于學習主動性差,閱讀水平不高的職工來講,可能從來不會打開手中的宣傳冊學習。這就會導致失去預期的培訓效果。
3.組織未遂事故討論分享活動
對發生過的未遂事故原因、教訓,通過分析討論的形式進行學習。這種方式可以讓職工充分的參與,每個人可以針對未遂事故,發表個人的見解。這種方式,可以讓參與討論的職工對未遂事故的前因后果,事故教訓等留下深刻印象,學習效果比其他方式好。
分析討論形式的學習,缺點是參與的人數不能太多,一般5人左右,最多不能超過10人。同時,對于日常不善言辭,羞于表達的職工來說,這種方式的可行性較差。
4.將未遂事故制作成視頻進行觀看學習
目前,國家應急管理部門經常會將發生過的重大事故的經過、原因、教訓以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情況,制作成警示教育視頻,進行宣傳教育。未遂事故也可以制作成類似警示視頻,進行培訓學習。視頻形式最大的優勢在于可視化強,特別是那些難以用語言和圖片表述的事故細節,可以通過視頻淋漓極致的展現,對提高未遂事故的培訓效果,很有幫助。同時,觀看視頻也更容易集中職工的注意力。
制作視頻培訓的缺點是,專業性強,成本高。日常用手機拍攝的視頻,可視效果差。因此,一般需要委托專業的視頻制作工作室等機構完成。
總之,在日常未遂事故培訓過程中,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培訓形式,可以根據未遂事故本身的特點和企業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以上任何一種或多種培訓方式。不管哪一種培訓形式,只要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讓更多的人了解、掌握未遂事故的經過及教訓就達到了培訓的目的。
未遂事故的匯報,是未遂事故管理的重要環節。只有職工積極匯報所有發生的未遂事故,我們才可能開始管理未遂事故。
對未遂事故的匯報形式,下面進行介紹和分析:
1.逐級匯報
一線職工將需要匯報的未遂事故,寫出書面的匯報材料,首先報告給直接領導,如值班長,然后值班長再報給車間主任,最后車間主任匯總整理,報到安全科。
這可能是目前事故匯報的最常見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在于“層層逐級匯報”,這樣可以實現對未遂事故的“甄別和篩選”,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管理層參與到未遂事故管理中。
但是,根據筆者多年未遂事故管理的經驗,隨著未遂事故管理的常態化,天長日久,這種方式略顯“程序煩瑣”。越來越多的一線職工,不愿意為了“匯報未遂事故”而專門寫匯報材料,而且還要經常找領導匯報。
2.直線匯報
職工將發生的未遂事故,在第一時間直接匯報給公司制定的一個負責人,如安全員。然后,由該名負責人收集整理匯報的材料。
這種方式可以極大簡化匯報程序,對于匯報者而言節省了匯報的成本。但是,各級管理人員的參與程度下降。
3.口頭匯報
為進一步簡化未遂事故匯報程序,筆者根據多年未遂事故管理經驗,嘗試了“口頭匯報”模式。即,由未遂事故發生后,匯報者及時通過電話、微信或當面匯報的方式,報告未遂事故。
這種不用紙質匯報表的方式,進一步方便了匯報人,免去的手寫材料的過程。對于不善于書面語言表達的職工,該種方式很受歡迎。但是,這種方式增加了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量。
無論哪種匯報方式,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使用。但是,未遂事故匯報最關鍵的還是激發匯報者的積極性。
對于激勵匯報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包括發放獎品、現金獎勵、公開表揚、評比獎勵等。
筆者在多年未遂事故管理中發現,獎勵的形式最好是“因人而異”,對于“愛面子”的職工,要加大表揚力度,喜愛小物件的職工,可以發放獎品,喜歡“金錢”的職工,可以發放現金。“投其所好”是選擇激勵方式的基本原則。
此外,無論哪種激勵方式,必須注意適度原則。筆者在多年未遂事故管理中發現,過度的激勵會導致出現“謊報”情況。
通過對未遂事故的調查,會發現日常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或隱患,落實問題整改措施,是未遂事故管理的核心和初心。只有將事故苗頭或征兆消滅在萌芽中,才能實現預防重大事故發生的目的。同時,對事故隱患的消除也是對未遂事故匯報者的積極響應,更能提高全體職工匯報未遂事故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加強和持續開展未遂事故管理,是從源頭上遏制大事故發生的有效措施,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可持續發展的良策,也是保障人身不受損害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介紹未遂事故管理對遏制重大事故發生的作用、探討未遂事故的管理方法,闡述了未遂事故管理的重要意義,充分結合了企業生產安全事故管理的特點,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生產經營企業未遂事故管理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