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紅
急性胰腺炎是常見一種急腹癥,在胰腺內,胰腺酶被激活,從而引發胰腺組織自身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等炎癥[1]。重癥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中的一種,具有起病急、風險高、病情發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等特點。嚴重損傷臟器功能,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重癥急性胰腺炎屬于急性、消耗性和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分解代謝遠遠超過合成代謝造成患者出現的營養物質消失,免疫力降低,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嚴重者出現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2]。本文研究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給予不同的營養支持治療的效果和意義,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100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 例。對照組中男∶女為26∶24;年齡60~78 歲,平均年齡(65.2±4.3)歲;膽源性胰腺炎患者∶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特發性胰腺炎患者為25∶19∶6。觀察組中男∶女為28∶22;年齡59~78 歲,平均年齡(66.3±4.0)歲,膽源性胰腺炎患者∶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特發性胰腺炎患者為28∶14∶8。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符合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3];②急性胰腺炎Ranson 評分≥3 分,APACHE-Ⅱ≥8 分;③發病到住院在24 h 內。排除標準:①其他臟器功能障礙者;②住院前出現感染性休克;③精神疾病患者或者意識障礙者;④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者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為患者腸胃進行減壓處理,禁食,進行必要的生長抑素干擾、抗感染和調節水電解質治療。
1.2.1 對照組 給予腸外營養支持,主要通過氨基酸注射液(廣東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017)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劑量的調整。聯合長鏈脂肪乳注射液(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60041)治療,同時給予患者補充必要的維生素、液體和葡萄糖等。控制氮量在0.15~0.20 g/kg,熱卡在25~30 kcal/kg。
1.2.2 觀察組 給予患者腸內營養支持,入院后為患者進行胃空腸置管,給予腸內營養支持,為患者輸注短肽型腸內營養劑,稀釋后,控制容量在500 ml,濃度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及快,容量由少及多,控制在50 ml/h速度以內。根據患者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蛋白纖維型腸內營養的配方,進行量和速度的逐步提升,最終速度不得超過120 ml/h,每日增加量<20 ml/h。根據患者的耐受度和臨床癥狀,進而調整速度、量等相關指標。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CRP、ALB、BMI、APACHE-Ⅱ評分、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恢復指標。患者治療前后健康狀況主要應用APACHE-Ⅱ評分,分值與健康程度成反比,分數越低,患者的健康狀況越好[4,5]。患者恢復指標情況包括住院時間、首次通便時間和腹痛緩解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RP、ALB 和BMI 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的CRP、ALB、BMI 分別為(145.62±20.32)mg/L、(26.84±2.87)g/L、(18.87±1.42)kg/m2,治療后分別為(36.50±1.65)mg/L、(39.87±4.21)g/L、(20.65±2.41)kg/m2;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CRP、ALB、BMI 分別 為(144.19±21.55)mg/L、(27.15±3.79)g/L、(18.38±1.15)kg/m2,治療后分別為(50.16±9.22)mg/L、(33.88±4.25)g/L、(19.25±2.34)kg/m2。治療前,兩組患者CRP、ALB、BMI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RP 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ALB、BMI 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RP、ALB 和BMI 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RP、ALB 和BMI 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8.00%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
2.4 兩組患者恢復指標比較 觀察組首次通便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恢復指標比較(,d)

表4 兩組患者恢復指標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重癥急性胰腺炎屬于消化內科嚴重疾病之一,誘發因素極其復雜,多數患者的病情很嚴重,由于患者的胰腺組織激活胰酶,導致患者出現消化癥狀和水腫,同時患者還有出血及炎性反應。臨床主要表現為上腹痛、發燒和嘔吐等,患者的胰腺組織會出現壞死,感染,導致患者出現休克,如未及時處理,會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6]。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通過禁食來抑制胰腺的分泌,會引起電解質的紊亂,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臨床并發癥[7]。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雖然在臨床中對于高營養物質的需求較大,但進食會加速胰腺的分泌,加重患者的病情。由于患者發生急性胰腺炎后,皮膚遭到破壞,且存在壞死組織,加劇組織分解,加快代謝速率,導致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需要較長時間,臨床研究發現,在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療中,給予必要的營養支持,為臟器提供必要的能量,調節代謝功能,加速合成代謝[8],有助于穩定患者的病情,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腸外營養支持主要靜脈滴注為患者補充營養物質,由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長期禁食,需要很長的過程才能糾正患者的高分解代謝狀態,能量消耗超過基礎值的50%,患者出現滲出血漿的情況,表現為負氮平衡,需要進一步加強營養支持,腸外營養支持很難達到理想狀況[9]。場內營養支持主要通過能量物質,水解的消化營養素,不需要再次進入腸道,減少對胃部的刺激,可以迅速被腸上皮細胞吸收和利用,可以使患者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的能量和營養[10],有助于恢復各個器官和組織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快速補充由于高代謝而造成機體缺失的蛋白質,加速患者愈合過程,改善預后效果。
本文研究重癥急性胰腺炎營養支持治療中的意義,臨床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CRP 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ALB、BMI 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8.00%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首次通便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重癥急性胰腺炎給予不同營養支持的治療效果比較,腸內營養支持,可以更快被患者吸收,有利于迅速補充體內所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縮短患者恢復健康的時間,有助患者恢復健康,具有現實應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