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直
根骨作為足部骨骼中最大的跗骨,具有較高的骨折發生率,所以跟骨骨折是常見的骨折疾病之一,約占人體骨折疾病的2%左右,在跗骨骨折中則可能達到60%左右,骨折發生后,關節活動會受到影響,在進行治療時,容易出現關節異形的情況,如果出現復位失敗的結果,則可能進一步引起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對于患者的正?;顒赢a生較大的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肢體殘疾的狀況[1-3]。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包括鎖定鋼板內固定和非鎖定鋼板內固定等治療方式,本次研究分析鎖定鋼板與非鎖定鋼板對跟骨骨折進行內固定治療的實際臨床效果,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跟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7 例,女33 例,年齡22~46 歲,平均年齡(36.24±4.80)歲。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非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手術,實驗組行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手術。
術前準備:要求患者在入院后需要臥床休息,以達到最佳手術狀態,然后用厚棉墊對患者的骨折處進行加壓包扎處理,將患者的骨折患肢抬高,使用冰袋對患者進行冷敷處理,然后在第二天使用氣壓血液循環泵進行進一步的消腫處理,將甘露醇、七葉皂苷作為首選的治療藥物,叮囑患者進行適當的足趾運動,如果出現張力性水疤的情況,則應該立即進行藥物干預,等患者的腫脹消失,且皮膚出現褶皺時,才能進行手術,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則首先應進行藥物治療,將患者的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保證患者在圍術期的各項指標在正常范圍內。
手術階段,對患者采取麻醉措施,幫助患者躺在手術臺上,保持側臥體位。所有研究對象在進行手術之前要確保患處高抬并確保充足的休息,對患處采取冷敷的方式,減緩患者的病痛。入院24 h 之后,采用氣壓式血循環足泵以及甘露醇對患處進行處理,幫助患者活動,針對病情相對嚴重的患者,需要采取藥物治療,控制患處的腫脹以及淤血情況。完成手術之后,對患者采取引流,將引流時間控制在48 h 之內,并且嚴密監控患者的引流流量,對患者的患處進行消毒。手術后60 d 左右對患者的患處進行X 線檢查。在術后應叮囑患者禁止吸煙,保證臥床休息時間,在休息時將患肢抬高,保證血運。
研究組手術:在患者的患處外部做一個L 形的切入口,然后以銳性的方式將軟組織分開,切開直至跟骨外部骨膜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操作過程中要保護好腓腸肌神經,在骨膜剝離過程中,應該沿外壁的軌道進行操作,緩慢地牽開皮瓣,慢慢地將跟骨關節展現出來,然后將3 只距骨克氏針置入,達到支撐皮瓣的作用,從而達到牽引的效果,將跟骨結節與載距突骨折塊之間的關系進行適當的調整,采用兩手手掌對跟骨內外做擠壓操作等,促進跟骨橫徑的康復速度以及內外翻異形的改善,通常使用克氏針進行臨時的固定,如果缺損過大,則應該進行外部壁的自體髂骨植骨處理,如果效果好,則可以將鎖定鋼板置入后再進行螺釘做固定的操作。通過C 型臂機對固定效果進行檢查,如果效果理想,可以將止血帶拆開,檢查止血情況,進行加壓包扎處理等。
對照組患者則在進行內固定時采用非鎖定鋼板接骨,在鋼板置入前將其預彎,然后將螺釘置入,進行固定處理,其他手術操作同實驗組。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對比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創口愈合用時、住院用時)、臨床效果、并發癥發生率?;继幓謴颓闆r依靠X 線的檢查結果為標準,并且在對比分析時將患者的實際感受作為參考。臨床效果判定:將患者的痛感設置為40 分,足部功能復原情況設置為50 分,活動限制情況設置為10 分,得分>90 分為優,80~90 分為良,70~79 分為一般,<70 分為差。并發癥主要包括切口感染、皮緣壞死、腓腸外側皮神經損傷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 兩組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手術用時、創口愈合用時、住院用時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 實驗組手術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n(%)]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不斷上漲,建筑施工越來越多,同時施工現場高處墜落意外事件也時有發生。參與本次研究的100 例患者當中,大部分為男性青壯年患者[4-7]。跟骨骨折發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軸向負荷超過正常水平所引發的,并且承載的壓縮力以及剪切力同時作用,就會導致外側方發生位移情況。
隨著醫療水平和技術的不斷提升,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方法也得到了創新,在對跟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階段,采取切開復位內固定能夠使患者的根骨復原情況更加理想,方便患者足部功能復原。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方式是實現鋼板以及內支架之間能夠產生摩擦力,也就是依靠螺絲釘在鋼板上實現鎖定,進而更加穩定,為患者提供可靠的支撐力。另外,鋼板以及螺絲能夠保持平衡狀態,避免手術過程當中,對創口縫合時的張力過大,對患者的創口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8-10]。
根據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方式對跟骨骨折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由于患者的患處承受一定的縱向壓力,因此骨骼復位情況相對理想。力量能夠從骨骼部位向鋼板部位進行傳導,尤其是對于關節部位出現破損情況的患者,在支撐力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跟骨骨折容易帶給患者部分臨床并發癥,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并且注重患者術后的護理工作質量[11,12]。
綜上所述,對跟骨骨折患者行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治療效果,對創口的影響小,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