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峰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他們時時刻刻密切聯系著群眾,能夠十分準確地了解并熟知群眾的民生關切和“急難愁盼”。代表們的意見建議或來自于自己的所見所聞,或來自于對群眾呼聲的傳遞,或來自于自己對“身邊事”的思考,覆蓋面廣、涉及量大,格外“接地氣”。這些意見建議,有的可以給予我們工作思路的啟發,有的可以給予我們工作“盲點”的提示,有的可以給予我們工作問題的警醒,對提高和優化人大機關和辦公室工作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很珍視代表的意見建議,總是認真聆聽、仔細記錄、反復挖掘、盡量采納。
青浦區人大常委會機關正在持續深入開展的“走進人大”活動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一活動的成功實踐就源于人大代表的一個建議。
認真聆聽代表意見建議,變“被動等待”為“主動跨前”。眾所周知,邀請市民旁聽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是促進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擴大人大宣傳工作影響力、講好人大故事的有效途徑和抓手。在2017年之前,區人大常委會邀請市民旁聽的方式是通過媒體發布公告后接受市民自主報名,并且已形成了慣例。但這樣“守株待兔”式的做法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弊端,如報名人員審核把關難、會場秩序維護難、市民參與意愿不強烈等,常常讓負責該項工作的同志苦惱不已,卻又一時間找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2017年底,在區人大常委會聽取常委會委員意見建議的一次座談會上,區人大代表、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郝民針對上述問題,建議辦公室轉變思路,嘗試與區內學校聯手,組織邀請學生作為市民代表旁聽常委會會議。這一提議給了我不少啟發,我與郝代表進行了進一步探討。
反復挖掘代表意見建議,從“靈感迸發”到“深入實踐”。郝代表認為,組織學生旁聽常委會會議,既可以豐富拓展旁聽的對象群體,又可以增加旁聽學生的社會實踐經歷,讓他們從小就在心中埋下法治意識、人大觀念的種子。在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結合郝民等幾位代表提出的“金點子”,我和機關同志反復挖掘其中的亮點,尋找靈感,著手思考設計主動邀請市民旁聽的方式和舉措,并為市民旁聽常委會會議冠以“走進人大”活動品牌,不斷擴大公民有序參與人大事務的隊伍。
2018年,我們邀請了青浦復旦附中的12名學生旁聽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聆聽常委會審議發言和問詢,觀摩被任命人員進行憲法宣誓。之后,我們繼續深入實踐這一“好辦法”,先后邀請了重固中學、毓秀學校等學校的師生進行了旁聽,這一舉措受到了常委會組成人員、廣大代表和受邀學校師生的肯定和好評。
廣泛吸納代表意見建議,從“個別想法”到“集體智慧”。后來,我們將“走進人大”品牌升級,打造了“人大制度進校園”活動,邀請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等走進實驗中學、宏潤博源等學校,向廣大師生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介紹人大制度和知識。在邀請代表參與系列活動的過程中,從個別代表的想法,再到眾多代表的集體智慧,我們吸納了很多代表的意見建議,為講好人大故事提供了助力。
五年來,“走進人大”活動成了區人大常委會講好人大故事、增強人大影響力的品牌,也成了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途徑之一。截至目前,“走進人大”活動已累計邀請230余人次走進人大機關和人大常委會議政廳、市人大常委會金澤鎮基層立法聯系點,來旁聽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參與立法意見討論、聆聽人大知識講座、體驗人大工作氛圍。受邀的旁聽市民群體從最初的學生逐步擴大到了教師、新社會階層人士、青年企業家代表、社區志愿者等,這些旁聽市民已經成為常委會會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走進人大”活動的成功實踐讓我認識到代表意見建議的重要性及有效性。在后續的工作中,我都非常珍視代表提出的每一個意見建議,哪怕是一次“靈感迸發”。借助他們的腦力眼力腳力和筆力,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系青浦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書記、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