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衛
在小學時期,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邏輯思維非常關鍵。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能有效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合理設計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游戲化教學并不只是將游戲帶入教學,而是要在教學中增加游戲環節,從而達到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安排游戲環節,遵守游戲教學的基本原則。首先,教師設計的任何一項游戲都要以達到教學目標為目的,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知識;其次,在創設游戲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設計出有層次、有針對性的游戲;最后,教師設計的游戲要具有規范性,避免游戲過程中出現場面失控的情況。
如在教學“小小商店”時,教師可以設計游戲,組織學生分角色互動。首先,教師要明白游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元、角、分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能靈活運用。其次,在組織學生分角色進行互動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制定角色。這時,教師可以邀請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生進行示范,一個學生扮作售貨員,兩個學生扮作顧客,由顧客詢問物品的價格,售貨員回答,并算出顧客要買的東西的總價格。然后,顧客付錢,并算出售貨員應該找零多少錢。之后,教師再邀請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扮演角色,以此顧及不同水平的學生。同時,教師要做好組織者,幫助學生完成游戲,并管理游戲秩序,防止課堂變得混亂。最后,教師要做出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應該學習的知識。
二、創設游戲情境,集中學生注意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稍有一點沒有聽懂,就會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需要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通過親身感受去理解課堂上的知識。有的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教師也可以創設情境,使數學知識在情境中簡單化,幫助學生學習。
如在教學“認識方向”時,因為方向是抽象的概念,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只依靠課本講解,會使知識更加乏味,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明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教師可邀請一個學生在教室里行走,當他走過一個學生時,教師提問:“在他所處的位置的北面是哪一個同學?”可以請行走的學生回答,也可以請全體學生一起回答。經過幾輪游戲之后,學生可能會產生厭倦心理,這時,教師可以更換情境,把教室假設成公園,然后邀請一個學生在“公園”里自由行走,最后對這個學生所處的位置進行提問。經過幾輪游戲之后,學生會更好地認清方向。
三、豐富游戲類型,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還需要擁有數學思維,在日常學習中能夠創新,從而尋找更簡單的解題方法。小學生正處于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時期,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在教學時加入多種類型的游戲,如你畫我猜、創設情境或者運動游戲等,從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二”時,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幫助學生認識圖形。首先,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假設今天是班長的生日,請學生為班長的生日蛋糕插蠟燭,并插出不同的形狀,看一看誰插得形狀更好看。然后,教師請學生將圖形畫出來,并標明自己畫的是什么圖形。最后,教師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畫的是什么形狀,說明畫這個形狀的原因。等到學生基本認清各種形狀后,教師還可以換一種游戲形式,提醒學生準備好七巧板,然后在課堂上把學生分組,指定“小花”“小狗”等簡單的事物,要求小組學生利用七巧板進行拼湊,之后請各組學生進行展示,選出拼得最好的一組。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由拼湊,再請每一組學生進行展示并講解。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還可以讓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游戲化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之一,有效的游戲教學具有目標性、秩序性和層次性。將游戲化教學有效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不但教師可以構建有趣的課堂,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知識,培養創新思維。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恒濟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