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巧玲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教學既面臨著發展機遇,又面臨著諸多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教學。眾所周知,歷史具有敘事性、客觀性、人文性的特點,情境教學是先進的現代教學方法之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 ?情境教學? ?創設
情境主義強調情感活動應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通過“以情育人”、“以德育人”“以智育人”,將德育、智育、美育融為一體,實現目標與實際教育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會求知的同時,學會做人,并形成一個健康豐富的精神世界。
長期以來,情感領域的情境教育創新研究存在知識與情感、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腦與手等素質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如果教師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就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一、情境教學的目的
情境教學不是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而是從活動與學生所處的環境和諧統一的角度審視情境,通過創造充滿美感和智慧的環境,滿足學生全方面發展的需要。創設情境是基于學生的需要,具有主題明確、自主性強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使學生通過感知、體驗、研究和發現,在現實環境與主體活動的和諧互動中實現良好發展。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是一門具有一定情境性和社會性的學科,教師可以講述歷史故事,運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歷史知識,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歷史故事,更好地捕捉歷史故事的主要內容,以形成歷史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可以使歷史現象得以再現。如在教學“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視頻。當學生觀看視頻時,可以感受到當時的社會現象,不斷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緒,提高他們的思維。
三、通過音樂轉換場景,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音樂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喚醒學生的情感意識,所以教師可以在歷史實踐教學中結合教材,發掘有趣的教材,選擇合適的音樂,將枯燥的歷史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現場感受相關的歷史知識,充滿無限的學習欲望。
如在教學抗日戰爭的基本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相關音樂。學生可以在教師創設的特定音樂情境中,感受到抗日戰爭時期為祖國獻出寶貴生命的偉大革命先輩的偉大事跡,逐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建立愛國主義和復興國家的意志。
四、利用圖像創造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形象和實物的運用,在歷史課上向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看到當時的歷史事件。圖像和實物是歷史的見證,是傳播歷史的有效載體,教師應熟練運用圖像和實物,摒棄抽象的歷史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多與學生交流,了解歷史資源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創新教學策略,使學生借助真實的圖像和實物更好地感受歷史,增強學生的歷史意識。
總而言之,歷史教師不但要挖掘學生的智力,而且要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師有責任為學生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學習歷史,變得勤奮,不害怕學習,不厭倦學習。教師創造美、趣、情、智的教學情境,具有形式真實、情感深刻、意義重大、內涵深刻的特點,它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打造了一種注重情感培養和智力發展的新型課程,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專業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詩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單位:贛州市蟠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