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不再滿足于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而是要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從根本上實現高效教學的最終目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地探究新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課堂充滿趣味,使學生改變“數學很難”的固有認知。本文圍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這一問題,簡單列舉了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小學數學? ?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還應該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但是,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來看,有一部分教學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會感覺有一定難度,從而對數學產生恐懼感和陌生感。小學數學在整個數學體系中起著奠定基礎的作用,如果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不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對初中、高中和大學數學的學習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
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一方面,許多教師都只是將課本上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并沒有延伸相關知識點,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辦法構建起相對完整的體系,也不能夠將本節課所學的內容與之前的內容相聯系,知識過于零碎化和片面化;另一方面,小學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知識儲備都有一定的要求。這樣的矛盾使得小學數學學習存在一定困難,會使學生逐漸失去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更有甚者直接厭煩或者逃避數學學習。
2.教學模式陳舊單一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充當講授者的角色,學生被動地獲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只是一種單方面傳輸知識的關系,教師和學生除了提問和回答之外,沒有其他互動,學生更是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由此看來,從某種程度來說,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陳舊單一,學生沒有辦法在課堂上實現高效率學習,不利于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不僅如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也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如果教師長時間使用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僅教學成果得不到體現,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教學方法使用不當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降低數學學習難度,使課堂充滿趣味,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目前,很多學校都在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但是部分教師在使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甚至出現了“換湯不換藥”的情況。
新課程改革鼓勵教師使用新穎的教學模式,意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但是從目前的教學效果來看,許多教師只是在形式上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規定,將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加改變地、機械地運用到課堂上,在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的時候,教師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學情,也沒有深入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只能在初期對小學數學學習充滿興趣,短暫地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從長久的發展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4.教學理念不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許多教師都以提升學生成績為最終目標,著重強調考試中的重點,非重點的部分可能就直接略過,這種單一的以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教學理念存在很多弊端。根據調查研究顯示,雖然許多教師主張更新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轉變教學方式,只是單純地在教學過程中增添了一些新課程改革的元素,而這些內容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發掘沒有起到很大作用,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還不利于學生提高綜合能力。
二、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1.延伸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想要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延伸和補充教學內容。一方面,數學這一門學科本身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其他學科不同,它沒有那么直白簡潔,而是需要知識的鋪墊和邏輯的轉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能夠將目前所學的知識與先前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框架。
另一方面,從教學內容上來看,小學數學知識比較枯燥,即使是現在許多教師開始使用多媒體教學或視頻導入等方式,也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延伸教學內容,將生活化理念融入教學,減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恐懼感,消除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疏離感和陌生感,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普及數學家、數學史等知識,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數學背景知識,夯實數學基礎。
2.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針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不及時而導致教學效率比較低下的問題,相關教育部門或者學校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及時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學習教育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養成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組織相關的講座或者優秀的公開課,使教師意識到自身的教學理念需要與時俱進,不能只憑借自身經驗豐富就故步自封,一直采用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
3.合理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
在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這里的學情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儲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等。
一方面,教師不應該照搬其他教師或者其他具體的方案,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變。
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及時分析和思考先前設計的教學目標,看自身的教學方式是否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不斷地進行改善和調整,使教學方式能夠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新知識儲備,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4.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學習
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應當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課堂,思考數學問題,參與小組討論,形成培養自身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意識。為此,教師應該在班級內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地調動學習積極性。
如教師可以設置競爭化的學習場景,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和鼓勵。小學生存在一定的競爭意識,小組競爭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使他們處于一個既緊張又活潑的氛圍。通過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高效地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多方面的能力。
總的來說,小學數學是奠定學生數學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注重關注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為此,小學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充分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對小學數學這一門學科產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學生日后初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文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0(36).
[2]劉衛兵.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39).
[3]汪建國.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解析[J].智力,2020(24).
[4]于紅麗.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家長,2020(22).
[5]李肖.小學數學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生活化分析[J].新課程(中),2018(5).
[6]于耀明.淺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散文百家,2018(5).
[7]周自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18(14).
[8]韋筱雄.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小學),2018(5).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新莊鎮新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