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
“加油,加油!”雙方隊員緊抓繩子,勒繩下腰,降低重心,齊心協力往后拉。10月18日,天氣晴朗,南縣明山頭鎮立新完小課后服務開展拔河比賽,場面十分熱鬧。
10月22日是陰雨天,課后服務活動則搬進室內。一年級進行的是自制教具學具活動,數學老師劉俊在黑板上貼滿了美羊羊圖片,“你們猜,老師又貼3只美羊羊,現在一共幾只呢?”孩子們歪著小腦袋,也加了3只美羊羊。剛剛還默默不語的孩子們一下子來了興致,紛紛舉起小手。六年級開展的是“叁乘玖手工小分隊”活動,學校從農村實際出發,帶領孩子們就地取材,采集樹葉、花草,創意構圖,貼畫大自然,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小組合作貼出精美圖畫。三、四年級以棋類為主,軍棋、跳棋、獸棋等益智活動也深得孩子們喜愛。還有部分年級開展手抄報、演講、征文等活動。
據校長湯旭忠介紹,作為一個只有69個“農娃”的村小,立新完小自9月初全面部署“雙減”落實,推進課后服務,因地制宜讓學生度過豐富、愉快的校園時光。
課后服務分作業輔導和興趣拓展兩部分。根據農村留守孩子現狀,作業輔導主要指導完成作業,講解疑難問題,提高作業完成效率質量。興趣拓展則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開設拓展活動。由于學校室內運動場場地限制、天氣、氣候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學校還分“晴、雨”天合理安排課后服務內容。晴天安排1 小時組織孩子們室外進行拔河、跳繩、短跑、壘球、乒乓球等各類體育活動,積極“曬娃”,陰雨天則安排適合于室內的興趣拓展活動。
“在老師輔導下,我現在每天所學知識能當天過關,學得很輕松。還經常得到老師表揚,覺得對提高成績越來越有信心了!”四年級學生雷依婷興奮地說。其班主任張婷介紹,課后服務給農村孩子知識的“日清日結”帶來了積極效果。
“你們這個‘雙減’搞得好。以前孫子回家做作業遇到難題,我都教不了。現在作業在學校完成了,孫子回家后主動幫我到菜地里澆水,還自己洗衣服呢!”五年級學生彭偉博的爺爺特意到學校夸起孫子來。
為更好地落實“雙減”,該校在減輕學業負擔的同時,對學生回家后的時間也做了全面規劃安排。結合農村實際,要求學生在回家后體驗種菜等勞動,開展親子孝心感恩等活動。
“我們像農民種地搶抓農時,趁晴天開展室外陽光體育運動,雨天則安排各種室內的興趣小組活動。通過課后服務的作業輔導和興趣拓展,不僅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雙減’的全面落地。”湯旭忠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