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聲萍
【摘要】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九年級學生課程壓力大,需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多,加之學校安排的實驗課時有限,僅僅依靠化學課時是無法滿足新時代下對學生化學實驗能力培養的要求。化學家庭小實驗是初中化學學習的課外延伸,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一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家里利用有限的物品進行化學實驗,而不受學校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化學家庭小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教學手段。本文就化學家庭小實驗促進學生科學素養提升展開討論。
【關鍵詞】化學 初中 家庭小實驗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更需要具有核心素養的人才。家庭小實驗自由性、獨立性以及重復性的特點相比于傳統的實驗方法具有明顯的區別。學生在自己家里做化學實驗,需要獨立的完成所有實驗步驟,然后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學生在設計實驗步驟的過程中,需要利用身邊的物品制作實驗儀器,自己想辦法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科學素養的重要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鞏固了化學知識,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動腦思考能力。
家庭化學小實驗開展的背景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輕視化學實驗的教學,重理論而輕實踐的教學過程雖然可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這種教學理念難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與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不符,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家庭化學小實驗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大背景下的新型實驗教學方法,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科學素養。在新的化學教材中設置了更多趣味性的化學實驗,這部分實驗對實驗藥品的要求比較低,實驗過程也不存在危險,非常適合學生自己在家中開展相關實驗。這樣的教材設置有利于教師自己把握教學活動,開展實驗教學,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與方式。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由于學生缺少化學學科的基礎,雖然初中化學知識較為基礎,但是也需要一定的記憶,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難以記憶與理解大量的化學知識點。然而學生在家庭小實驗的過程中。通過獨立完成問題提出、方案設計、回顧相關知識、尋找與制作實驗用品和工具、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等過程,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化學實驗的魅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提高化學成績,實現科學素養的提升。
探討開展家庭化學小實驗的思路
2.1找到合適的家庭化學小實驗
初中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化學學習,所以初中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以及學科素養的重要階段。所以初中的化學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與科學素養。教師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實驗設計部分,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這種實驗的方法解決了傳統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選擇合適的初中化學實驗室是開展化學家庭小實驗第一步,也是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取得良好教學效果重要前提。如果化學實驗選擇的不適當,就難以到達合適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選擇的化學實驗過于復雜,學生的做實驗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困難,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問題,這用的實驗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困擾。特別是在學生克服重重困難之后,完成了實驗,但是卻沒有得到預期的實驗效果,這時學生體會不到化學實驗的樂趣,難以提高化學學習的興趣,甚至會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如果教師選擇的實驗過于簡單,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缺少挑戰性,難以感受到化學實驗的魅力,在實驗的過程中也沒有鞏固化學知識,難以提高學習成績。
2.2做好實驗指導
初中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實驗器材以及實驗材料都來自于生活中,這種方式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學科素養、激發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不管多簡單的化學實驗都要以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能力為基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升。在每一次家庭小實驗之前,教師都要講解實驗的基本原理,基本的實驗操作以及需要觀察的實驗現象。在實驗教學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以便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的學習態度,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實驗教學的核心內容。
開展化學家庭小實驗的措施
3.1完善化學家庭小實驗的教學過程
教師采用家庭小實驗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完善實驗內容教學、實驗任務布置、實驗過程監管以及實驗結果評價等過程。在實驗內容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最好能夠讓學生自己想出實驗的方法,讓學生成為實驗教學的主體,提高學生的實驗參與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布置實驗任務的時候,教師要明確實驗內容,以及最后得到的實驗結論,教師為了學生更夠更好地完成化學家庭小實驗,可以撰寫實驗指導書,讓學生做實驗的時候可以參考。對于一些試驗周期較長的實驗,教師要加強實驗過程的監管,可以讓學生利用拍照、記錄等多種形式記錄實驗現象,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能力與實驗習慣。家庭小實驗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驗結果的檢查與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實驗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給出相應的分數和改進意見,以促進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滬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中,在5.3《金屬的銹蝕和防護》這一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鐵釘生銹的實驗。這個實驗周期較長,而且操作簡單,現象明顯適合開展家庭小實驗。教師在講解完基礎知識之后,就要對實驗內容展開一定的講解,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獨立思考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到鐵生銹的影響因素。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給出一個簡略的實驗過程,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知識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開展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每天觀察實驗現象并做記錄。在實驗完成之后編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給出評分與指導意見。像這樣的教學過程才是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完整教學過程。
3.2及時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化學家庭小實驗需要學生在家里利用各種身邊的材料進行,再一些實驗中也會用到一些廢棄的物品。如果家長不理解學生的做法,容易把學生的實驗裝置視為垃圾或者一些沒用的東西清理掉,在干擾學生實驗的同時,也容易造家庭矛盾,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所以作為初中的化學教師要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理解學生的家庭實驗行為,教師要告訴家長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可能會用到的材料,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實驗時的家庭阻力。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尋求家長的理解與幫助,如果家長知識水平比較高的話,可以讓家長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給學生一些指導性的意見。教師可以利用軟件建立家長群,在群里發布學生實驗的相關信息,針對個別有問題的家長,采取單獨溝通的方式解決問題。
【結束語】綜上所述,化學家庭小實驗是一種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實驗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改善了傳統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有了更高的實驗參與度以及更多動手操作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在這種教學方法中,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課后實驗任務以及最終的實驗評價體系,并爭取得到學生家長的支持,建立以家校合作的良好教育環境,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米珍. 淺談初中化學家庭小實驗[J]. 新課程·上旬,2015(4):29-29.
[2]楊義. 初中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實踐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21(7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