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局限于在課堂上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應該要考慮學生在掌握了課堂閱讀知識后,是否仍然可以進行課外閱讀,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學素質,拓寬他們的閱讀視野。因此,本文從拓寬閱讀視野、提高自主能力、實現知識競爭、提高閱讀能力三個方面探討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理念,讓學生認識到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揮自己的才能。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思考
一、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且綜合的學科,對于每一個學生的未來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對學生未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一定影響。但是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都比較單一,教育方式也比較直接,以書本知識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只注重將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導致課堂氣氛不能很好的活躍起來,所傳授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也相對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銳減,課堂效率不高。
近年來我國一直對教育這個問題進行不斷的改革,但是傳統的教育觀念仍然深深扎根在一些教師的思想之中。因此,我們更應該在語文教育中提出更多地創新想法,我們要注重教學方法創新的同時,還要將從追求學生高分成績的目標轉變到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的思想來。因此,課外閱讀的提出就產生了很重要的意義。
二、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主要內容包括五個基本方面:讀、寫、識字、口語交際和全面性學習。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這五個基本方面都同樣重要,但從本質上講,閱讀教學對語文教學的其他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它是這五個方面之間的橋梁,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識字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是讓學生能夠流利地閱讀。可以說,識字是閱讀的基礎,閱讀是讀寫的目標之一。閱讀是寫作、口語交流和全面學習的基礎,而其他三個方面則深化了閱讀。因此,閱讀教學始終與語文教學的其他各個方面相緊密聯系,對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水平起著一種不可可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閱讀教學也是對培養學生自身進行語文道德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閱讀教材中往往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語文德育知識內容,體現了獨特的人文精神。在老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學生們經常能夠與教材中主角的思想和情感產生共鳴,與他們進行交流,并在沉浸式的氛圍中感受主人公的良好道德品質。因此,它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審美素質,創造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在閱讀情境中獲得的情感和道德教育的效果比單純的道德教育更令人意外。
三、課外閱讀的運用
(一)開展閱讀活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為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關注,知曉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經常舉辦小型閱讀比賽,或閱讀知識競賽,激發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勝負的欲望,學生會更仔細地閱讀課外文學作品,這可以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可以定期舉辦競賽,作為競賽的一部分,獲得一些課外閱讀知識,并舉辦相應的閱讀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廣泛參加不同的小學課外閱讀比賽。競賽申請的內容可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形成一個范圍,或解決學生要求的閱讀書籍中的問題,并提前通知學生需要在一周內閱讀這些課外閱讀材料。一周后,將有一場知識競賽。這些類型通常是多項選擇題和填空要求,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贏了之后,他們會得到精美的禮物。這樣一場有趣的知識競賽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為一場又一場的競賽做好準備。
通過對部編教科書一至六年級的閱讀主題的整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部編版教科書以主題閱讀為基礎構建了小學閱讀課程。從“快樂閱讀”和“哲學”到“童話”和“兒童故事”再到二年級,從“經典童話”和“童話”到三年級,再到四年級的“童話”和“科普書”,從五年級的“流行故事”和“經典”到“兒童小說”和“世界經典”在六年級。這樣,每學期都有一個閱讀主題,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從給孩子們的短小活潑的詩歌開始,然后閱讀大量的故事,最后閱讀世界經典文學。主題涵蓋哲學、兒童故事、童話、民間故事、科普書籍、兒童小說、經典名著和世界文學名著,打造一個循序漸進、經典豐富的閱讀課程,讓小學生接觸小學經典,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營造促進閱讀的氛圍
建立班級圖書角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方法,但它也適應了新時代的需要。我們一直在調查班上學生的課本。有些學生家里有很多書,但他們讀得不多。可以建議把他們的書放在圖書角里,交換閱讀。有些學生不讀自己的書,但對其他學生的書很感興趣,總是想借。
為了讓學生學習,必須保證時間。每天早上花點時間組織學生閱讀。還可以介紹一些優秀學生組織活動,如朗誦詩歌、閱讀散文;展示你最喜歡的書,讓學生推薦好書,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些活動側重于課外閱讀的內容,以促進閱讀。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開設語文閱讀課,借助網絡資源,以知識增長點為基礎,拓寬學生閱讀范圍;定期創建主題閱讀日,讓學生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收獲,唱響滿園課外閱讀的主旋律;開展課外閱讀競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我希望未來的學生能夠支持閱讀的理念,閱讀好書,開辟自己的課外閱讀方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