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琪
摘要:實驗室是高校開展科研和教學實驗的場所,是支撐高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因其自身體量大、種類多、安全隱患分布廣,安全風險累加性的特點,一直以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強實驗室建設與安全管理對于推進實驗教育改革,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實驗室建設;安全;管理
一、加強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實驗教學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大學生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重要途徑。高校實驗室是高校實驗教學的固定場所,是支撐高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助推高校“雙一流”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保障。
高校實驗室安全隱患分布廣,安全風險疊加大,一直以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強實驗室建設與安全管理對于推進實驗教育改革,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建設安全校園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 意識淡薄,實驗室隱患疊加風險大
高校實驗者大多數為學生,安全意識往往淡薄,對于基本的實驗室安全知識缺乏了解,對實驗結果的盲目追求常導致過程疏忽,加之高校實驗室本身體量較大,涉及危險化學品種類多,進一步疊加了高校實驗室的安全風險。近期高校發生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1],大多由于安全意識淡薄,且高校實驗室的安全教育往往僅針對新生,不具有持續性和經常性,長此以往,也會導致人員意識松懈,麻痹大意。
環境封閉,實驗室資源利用效能低
多數高校沒有單獨的實驗教學樓,實驗室的設計往往基于普通教學樓,在設計初期的布局上不夠合理,環境封閉,儀器設備不能多次循環利用、人員流通不到位,實驗室資源利用效能低,導致交叉學科實驗室無法資源共享,既無法滿足實驗教學科研的要求,又造成實驗室經費的浪費。
三、加強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安全管理的若干思考
(一)領導重視,完善實驗室安全制度
實驗室安全工作涉及到高校安全工作多個方面,如消防安全、水電安全、人身安全等,涉及多個主管部門,應建立“一個中心、兩條線、三個層次”的分層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以校長為實驗室安全的第一負責人,以行政主管與實驗室專業指導的兩條管理路線,各自建立三個層面的分層管理體系。[2]
如我校成立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專門指導、研究、督查、協調與實驗室有關的安全工作事項,由處級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全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學校與院系簽訂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院系將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層層簽訂至房間安全責任人,形成了學校統一領導、職能部門監督管理、二級單位主體負責、實驗室具體負責的層次化管理制度。
(二)創新載體,豐富實驗室安全文化
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通過持續開展安全教育、加強知識能力培訓,持之以恒狠抓安全教育宣傳培訓,按照“全員、全面、全程”的要求,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宣講普及安全常識,強化師生安全意識,提高師生安全技能,做到安全教育的“入腦入心”,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的。
實驗室作為高校科研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安全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3]全過程多載體的豐富實驗室安全文化,落實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實驗室準入制度,加強新生通識性安全教育,設立實驗室安全培訓課程,每學期安全教育不得少于1學時。在實驗全過程融入思政教學,將安全意識、創新理念,科學素養等元素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潤物細無聲,讓實驗室安全文化深入人心。此外,完善科研評價指標,不僅僅只看出科研產出,在科研項目立項、學生畢設開題報告等階段融入了實驗室安全分析評估環節。
(三)立足教改,加快創新性實驗室建設
利用信息化技術,創新實驗室建設,如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打造開放性的云實驗平臺[4],通過計算機模擬,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運用到生理學等課程中[5],節約實驗成本,大大提升實驗效率嗎,優化實驗室資源利用。
此外,立足實驗教學改革,改變以驗證性實驗居多的實驗課程設計,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現有資源自主設計實驗,促進教學型實驗室向開放型實驗室轉化,完善開放實驗室功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環境。
綜上,要從制度、文化、技術三方面出發,完善制度保障,豐富文化建設,創新技術加持,科學規劃實驗室建設與安全管理路徑,形成聯動機制,在保障實驗室安全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下,推動實驗室更高質量、更有效益地運行,全力助推實驗教學改革,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 諶委菊. 高校科研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剖析及防患策略[J]. 山東化工, 2021,50(16):238-239.
[2]??? 邵凱雋, 孟軍, 王世澤, 等. 實驗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6,33(03):235-240.
[3]??? 王玉龍, 劉莉, 郭敏. 基于文化建設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索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21,38(09):262-265.
[4]??? 才華. 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實驗室建設的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1,20(19):257-258.
[5]??? 韓婷, 李文睿, 蔡新健.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在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科技視界, 2021(2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