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雨婷,郝雅楠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津市“腫瘤防治”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惡性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
目前,我國腫瘤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日趨上升,腫瘤具有難治性、預后不良、病程長且易反復等特點[1]。隨著護理模式和健康觀念的改變,高水準的護理職業素質要求加大了護士的工作壓力,而護士群體還要承擔家庭的各種角色,容易造成工作家庭沖突。有研究顯示,工作家庭沖突越大,護士越易產生職業倦怠感[2]。有研究發現,54.28%的腫瘤護士存在職業倦怠,中高度職業倦怠率達35.86%,腫瘤護士是職業倦怠的高危人群[3]。職業倦怠可導致護士的工作滿意度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嚴重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和服務質量[4]。有研究指出,應對方式是職業倦怠的重要預測因素,積極應對方式有助于降低護士的工作冷漠感及工作無成就感,而消極應對方式則會增加護士職業倦怠感[5]。因此,本研究以腫瘤醫院護士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其工作家庭沖突、應對方式與職業倦怠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期通過降低護士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幫助其采取積極應對方式,從而降低其職業倦怠感,進而提高其工作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20年1—2月選取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的222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臨床在崗護士;工作時間>1年;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進修和實習護士。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問卷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問卷收集護士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學歷、職稱及科室等。
1.2.1.2 工作家庭沖突量表采用由Carlson等[6]研制、張何苗等[7]翻譯修訂而成的工作家庭沖突量表,該量表包括基于時間、壓力及行為沖突3個維度、共18個條目;每個維度有6個條目,前3個條目歸為工作-家庭沖突分量表,后3個條目歸為家庭-工作沖突分量表。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賦值1~5分,所有條目均為正向計分。總分為18~90分,分值越高則說明沖突越強烈。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0.837和0.849[7]。
1.2.1.3 簡易應對方式量表采用由解亞寧等[8]研制的簡易應對方式量表,該量表包含積極應對、消極應對2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依次賦值0~3分,不采用計0分、偶爾采用計1分、有時采用計2分、經常采用計3分。積極應對維度共12個條目,總分為0~36分,條目均分最高為3分;消極應對維度共8個條目,總分為0~24分,條目均分最高為3分。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0,重測信度為0.89[8]。
1.2.1.4 職業倦怠量表采用由Michael教授[9]開發的、李超平等[10]修訂的Maslach職業倦怠量表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MBI-GS)。該量表包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及個人成就感降低3個維度,共1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7級評分法依次計0~6分。所有條目均分<3分表示職業倦怠較低,3~5分表示職業倦怠比較嚴重,>5分表示職業倦怠非常嚴重。該量表3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8、0.83及0.82[10]。
1.2.2 資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問卷星網上答題的方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者征得各科室護士長同意后,采用統一指導語向調查對象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及問卷填寫方法,調查對象通過手機或電腦進行掃碼答題。研究者將所有問題設置為必答題,以確保問卷填寫的完整性、有效性。共有222名護士填寫問卷,回收222份,均為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1.2.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表示。不同人口學特征護士的職業倦怠得分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或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工作家庭沖突、應對方式和職業倦怠的相關性,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腫瘤醫院護士工作家庭沖突、應對方式和職業倦怠情況腫瘤醫院護士工作家庭沖突量表總得分為(50.17±12.89)分,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時間維度(17.39±4.72)分,壓力維度(16.99±4.57)分,行為維度(15.79±5.08)分。簡易應對方式量表得分中,積極應對條目均分為(2.03±0.57)分,消極應對條目均分為(1.72±0.83)分。職業倦怠量表總均分為(3.17±0.98)分,各維度條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為情感衰竭(3.74±1.34)分,個人成就感降低(2.98±0.95)分,去人格化(2.78±1.09)分。
2.2 腫瘤醫院不同特征護士職業倦怠得分比較納入分析的222名腫瘤醫院護士年齡22~45歲,平均(33.39±6.82)歲。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婚姻、職稱、工作年限、人事關系、科室護士組間職業倦怠條目均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每日工作時間和每周工作時間組間護士的職業倦怠條目均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腫瘤醫院不同特征護士職業倦怠條目均分的比較(N=222)
2.3 腫瘤醫院護士工作家庭沖突、應對方式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腫瘤醫院護士的工作家庭沖突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與職業倦怠呈正相關(r=0.618~0.697,P<0.05);積極應對與職業倦怠呈負相關(r=-0.248,P<0.05);消極應對與職業倦怠呈正相關(r=0.319,P<0.05),見表2。

表2 腫瘤醫院護士工作家庭沖突、應對方式和職業倦怠的相關性分析 (r值)
2.4 腫瘤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腫瘤醫院護士職業倦怠得分為因變量,以人口學資料中有統計學意義的每日工作時間(>8 h=1;≤8 h=2)、每周工作時間(>5 d=1;≤5 d=2)、工作家庭沖突3個維度(原測量值)、積極應對方式(原測量值)和消極應對方式(原測量值)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采用逐步進入法,結果進入回歸方程的有時間維度、壓力維度、行為維度和消極應對,共解釋了護士職業倦怠49.2%的變異量,見表3。

表3 腫瘤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222)
3.1 腫瘤醫院護士職業倦怠較嚴重職業倦怠是指當助人行業的個體在持續性的工作壓力面前產生的包括情感衰竭、去個性化和個人成就感低落的一種綜合征[11]。本研究腫瘤醫院護士的職業倦怠總均分為(3.17±0.98)分,其倦怠處于較嚴重程度,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崔晟等[5]的研究結果。其中,情感衰竭維度條目均分最高,為(3.74±1.34)分。情感衰竭是指個體感知自身的情感狀態處于極度的疲倦狀態。腫瘤醫院護士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相對較大,且長期處于腫瘤疾病環境中,易遭受負性事件的影響,從而產生負性情緒[12]。隨著優質護理服務和延續護理的開展,擴大了護士的工作范疇,身心雙重壓力導致護士的職業倦怠感增加[13]。腫瘤醫院病種單一、患者病情反復且預后不佳,護士容易產生無力感,其自身價值難以實現,導致個人成就感降低。去個性化是反映個體在工作中對周圍人的消極、冷漠、隔離自我的態度和情緒[11]。腫瘤的難治性和治療費用問題使患者和家屬易出現負面情緒,對護理服務和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且治療配合度較差,護士易成為其情感宣泄的對象,從而導致護士同情心疲乏、工作熱情降低。有研究發現,護士職業壓力、工作環境對其職業倦怠有重要的影響[14-15]。護理管理者應在保證充足的護理人力資源基礎上,優化工作流程以減輕護士工作負荷,合理安排護士工作崗位,發揮個人特長,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從而降低其職業倦怠感。
3.2 腫瘤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
3.2.1 工作時間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每日勞動時間>8 h和每周工作時間>5 d的護士,其職業倦怠程度要高于每日勞動時間≤8 h和每周工作時間≤5 d的護士(P<0.05),與李三梅等[16]的研究結果相似,這說明腫瘤醫院護士工作時間越長其職業倦怠程度越嚴重。護理管理人員應合理排班,保證護士正常的休息,及時傾聽護士的需求。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還顯示,性別、年齡、職稱、工作年限和人事關系均不是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P>0.05),與以往研究[17-18]結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對象、樣本量及研究地區差異等因素所致。
3.2.2 工作家庭沖突工作家庭沖突容易引起護士疲潰感增加、職業態度不穩定、工作滿意度降低。本研究中護士工作家庭沖突量表總分為(50.17±12.89)分,處于中等偏高水平,與郭誼楠等[19]的研究結果類似。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工作家庭沖突的時間維度、壓力維度、行為維度是腫瘤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P<0.05)。分析原因:相對于其他行業,腫瘤醫院病種的特殊性需要護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護士工作都是實行倒班制度,作息時間混亂;腫瘤醫院護士還要承擔家庭的各種角色,工作時精力處于高度緊張狀態,過度消耗后難以采取最佳的狀態處理家庭問題。當雙方面的要求不能平衡時,就會導致工作和家庭矛盾的激化,導致護士易出現倦怠、情緒低落,甚至是逃避的狀態。萬林等[20]的研究發現,護士消極應對傾向性越高,其身心健康狀況越差。這提示護理管理者一方面應實行彈性排班,以減輕護士的職業壓力,讓護士及時調解工作和家庭雙方的沖突;另一方面應加強護理團隊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早發現護士的情緒及心理變化并給予心理疏導,引導其減少消極應對處理方式,從而降低其職業倦怠感。
3.2.3 應對方式應對方式是指在面對應激源(不利的環境因素、自身因素)時,個體所采取的認知方式和行為方式[21]。采取積極應對的護士傾向于自省,善于調整自己內心的想法,更積極地對待問題,通過與人傾訴來緩解自己的壓力;而消極應對的護士常采取接受現實或暫時逃避現實的態度[13]。本研究結果顯示,相對于采取消極應對方式的護士,采取積極應對的護士其職業倦怠程度更低(P<0.05)。個體采取積極應對方式有助于緩解工作應激與成就感下降,消極應對方式則會加重身心耗竭[22-23]。負性情緒會惡化護患關系,帶來疲勞、倦怠等[24]。這提示護士可轉變自身的應對方式,護理管理者對處于負性情緒中的護士應積極引導,幫助其以正確的方式應對工作家庭的沖突和壓力。
腫瘤醫院護士職業倦怠較嚴重,工作家庭沖突和消極應對方式是職業倦怠的主要影響因素,即高水平的工作家庭沖突和消極應對方式都會加重護士的職業倦怠感。護理管理者應采取相關措施降低護士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幫助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應對工作中的壓力,從而降低其職業倦怠感,以進一步提高工作滿意度和護理質量。本研究僅進行了橫斷面調查,未來可為護理人員制訂一系列工作家庭沖突、職業倦怠的管理措施和應對策略,并探討其有效性,以切實緩解腫瘤醫院護士的工作家庭沖突和職業倦怠水平,促進護士的身心健康和團隊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