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蓮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01)
科技創新智庫在國家科技發展與科技決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十八大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智庫的建設,2016 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明確要求,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詢支撐行政決策的科技決策機制,加強科技決策咨詢系統,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隨著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與日俱增,科技創新智庫已經成為影響我國行政決策科學化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各種經濟和科技問題,我國需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和發展。
科技創新智庫是具有較為豐富的科技創新決策咨詢研究經驗、擁有穩定且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在相關專業領域具有較強研究實力、能夠高質量完成各類調研以及相關研究任務的科技創新決策咨詢研究平臺,以服務國家科技創新重大決策為使命,為制定重大科技發展戰略、規劃、政策以及開展相關重點產業創新政策研究和技術預測等提供高質量研究成果。
根據機構的隸屬關系或經費來源,科技創新智庫一般可以分為四類:1)官方智庫,主要是在黨、政、軍等內部依法組建的,由政府撥款,如中國科協和各個地方科協;2)半官方智庫,是對政府決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非政府機構,屬于政府資助型,如地方社科院等;3)高校智庫,是由高校獨自或在其他機構協助下成立的,經費由校方撥款和基金會、企業贊助;4)民間智庫,是由民間出資建立的,經費來源廣泛,如阿里研究院、百度研究院等[2]。如圖1 所示。

圖1 科技創新智庫的分類
我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智庫的建設,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指導文件。隨著國家2015 年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后,各地也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當地科技創新智庫建設的配套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措施充分表明,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智庫在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對科技創新智庫的建設給予大力支持。
近年來我國各級各類智庫發展較快,數量有較大增長,國際影響力也在逐步提升,但專注于哲學社會科學的智庫較多,相對于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需求,科技創新智庫的數量還不夠,其中高質量高水平的科技創新智庫數量更是有限。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全球智庫報告2020》,2020 年我國智庫數量大幅增長,共有1 413 家,位居世界第二,但在全球頂級科技政策智庫榜單上的100 家科技政策智庫中,只有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8 家中國智庫入選全球百強智庫榜單。我國智庫以研究社會、經濟、人文、國際關系等方面為主,而研究科技創新的智庫數量還不多,與西方強國仍有較大差距[3]。因此,我國急需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智庫的建設,實現量質齊升。
我國科技智庫數量較多、種類繁雜,國家對科技智庫的管理屬行政管理體制,集中統一管理不夠到位,存在管理體制僵化、管理職能定位不清、管理成效有待提高等問題。各級科協組織作為科技智庫的主要管理機構,實際發揮的作用主要是指導和聯系,管理效能不高,原因有二:1)智庫的隸屬關系方面。官辦的科技創新智庫機構一般并不直接接受本級科協的領導,很多高校類智庫機構在行政層級上高于科協組織,導致科協無從管理。而民間智庫機構由于主要依賴于企業自身投入,科協更是難以管理。2)科協的管理力量方面。由于各級科協組織本質上屬于各級黨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組織,行政管理力量比較薄弱,人員事業編制數量相對固定,隨著我國科技智庫的大力發展,數量不斷增加,人員配備就更顯不足了,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增加。
我國科技創新智庫的各項基本保障制度正在日益完善,但成果轉化制度還不夠系統全面,缺乏暢通的傳播渠道與有效的激勵政策,難以產出高水平科技智庫成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知識產權保障方面,科技創新成果、智庫成果都屬于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內容,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重點往往是針對應用技術方面的,而對政策建議、規劃方案、咨詢服務等偏理論的智庫成果的產權保護措施仍不夠健全。2)資金保障方面,國家非常重視科技創新類研究項目,也非常注重對各類科創課題的資金投入,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資金保障不均衡、不充分等問題,有些研究項目的資金投入和項目對國家政策制定的重要程度不能完全匹配。3)智庫的價值考量方面,科技創新智庫的成果與一般的科研成果或企業產品不同,往往不是應用型成果,具有鮮明的政策導向,要能夠通過咨詢報告或建議來支撐國家或行業的科技政策或科技戰略,短期內不能產生實際生產價值,很多有長遠價值的理論成果被束之高閣,不能及時得到發現和重視[4]。
我國科技創新類智庫發展正處于數量快速增長的階段,但質量卻參差不齊,主要原因在于未建立完備的智庫成果評價體系和嚴格的評價標準,對智庫成果的評價不夠科學合理。有些官辦智庫的成果評價主要取決于其主管部門,有時甚至以個別領導批示等作為評價主要標準,這樣的成果評價不夠科學公正。而民間智庫由于在經費和研究水平上和官方智庫有一定差距,有時民間智庫為求發展,只能依附于官辦智庫,從而導致了自身話語權缺失,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客觀評價,因此阻礙了智庫的良性發展。
1)對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工作進行總體謀劃,嚴格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對科技創新智庫進行分類梳理,形成包含基礎理論、政策研究、評估評價、咨詢服務等在內的全鏈條科技創新智庫體系。2)通過加大人員和資金的投入,壯大和充實各級科協組織,進一步強化科協組織的統一管理,形成科協集中管理協調、各類科技智庫機構密切協同配合的工作體系。3)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加強規范管理,形成科學合理的智庫成果,加快智庫成果轉化。嚴格做好政府決策咨詢的風險評估,對于重大戰略布局和重點發展的項目,在決策出臺前進行充分論證,廣泛聽取專家和民眾意見,并對社會穩定、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風險進行評估。
高質有效的科技智庫產品,需要加大對科技創新智庫的運行成效、智庫產品的評價與監管。1)管理部門應建立用戶評價、同行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的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優化完善科學合理的智庫產品考評機制,以助力決策創新和推動實踐發展為導向,加強科學考評,做到優勝劣汰,提高科技創新智庫的咨詢水平。2)在科學評價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科技智庫的監督和檢查。既包括科技智庫內部加強監督,可通過財務制度、保密制度來規范內部監督;又包括科技智庫行業內加強監督,對學術不端、數據造假等行為加強督查和懲治。同時,國家或地方可通過加強相關立法和執法,來加強對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和運行的監督[5]。
智庫建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是人才,要想提升科技創新智庫的競爭力,就必須積極培養優秀人才。1)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委托培養、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結合導師制、傳幫帶等舉措,培育一批思維敏銳、專業精深、熟悉政策的高端決策咨詢人才;創新人才聚集使用機制,堅持專兼結合,形成結構合理高素質的專業化智庫人才團隊。2)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在收入分配、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方面加大對有突出貢獻的智庫人才的獎勵力度,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科技創新智庫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3)建立科技智庫的合作機制,通過建立“科技智庫聯盟”等,加強各類科技智庫之間的合作互動,構建以決策機構為核心,以科協、高校、科研院所、民間智庫為支撐的交流合作平臺,推進信息共享和人才交流。
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引擎。在當前國內外復雜的形勢下,中國作為有擔當的大國,需貢獻自己的智慧,積極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目前,我國高水平智庫的數量還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發展的需要。因此,1)要解放思想、創新方式、資源整合,圍繞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難點工作,積極培育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智庫,并進一步加強質量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智庫量質齊升。2)要充分發揮高端智庫的優勢,依托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聚焦創新引領、科技合作、人才培養等重大任務,產出更多具有較強的前瞻性、針對性和現實意義的研究成果,為政府科技創新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及時、高質量的咨詢建議。
我國已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國家在制定和實施重大科技政策、文件的過程中,亟需科技創新智庫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當前,以問題為導向,找準有效措施,加快我國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和發展,實現量質齊升,對于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智庫的重要作用、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的發展進程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