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莉蕓
福建省中醫藥大學附屬南平市人民醫院,福建南平 353000
耳鼻喉疾病在人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臨床危害也不容小視。盡早對患者實施檢查,早診斷、早治療,以獲得理想預后效果至關重要[1]。近年來,耳鼻喉內窺鏡檢查開始在臨床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耳鼻喉內窺鏡是耳鼻喉科的一種光學設備,能對鼻腔、咽喉部位進行詳細檢查,極大地提高了多種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早期診斷準確性[2-3]。具體的檢查過程中,還需要護理人員做好同步的護理服務,促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接受檢查,保障檢查效果。人文關懷就是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因素,承認人的價值及主體地位,一切管理工作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個人潛能為基本,長期臨床實踐人文關懷護理效果較為顯著,符合目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4-5]。該文隨機收集該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耳鼻喉內窺鏡檢查患者,觀察人文關懷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從該院接受耳鼻喉內窺鏡檢查的患者中隨機抽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入組患者分為兩組,開展隨機分組研究。分組方法參照隨機數字表法,每組50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常規護理組)與人文關懷護理(人文關懷組)。其中,常規護理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1~78歲,平均(39.45±1.05)歲。人文關懷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22~79歲,平均(38.16±2.0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過明確病情判斷需要進行耳鼻喉內窺鏡檢查者;②患者病史資料收集完整;③研究符合醫學倫理道德,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患有嚴重的惡性疾病,無法有效配合研究者;②有精神系統疾病或意識障礙性疾病者;③不依從、不配合及拒絕參加研究者。
檢查過程中,對常規護理組患者實施同步的常規護理。內容包括:在術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術中的配合要點,并隨時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同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促使患者積極配合術中治療。對人文關懷組患者實施人文關懷下的護理,包括:①檢查前人文關懷護理:開始實施耳鼻喉內窺鏡檢查之前,護理人員首先對患者進行必要的知識講解,告知患者檢查的目的和方式、基本流程、可能會出現的不適感等,并幫助患者按照檢查的需要調整合適、舒適的體位,并注意留心觀察患者的焦慮、緊張等情緒,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安撫;②檢查中人文關懷護理: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全程陪護患者,及時告知患者檢查的進程。并適時詢問患者的感受,如果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可指導患者深呼吸,對于癥狀較為明顯的患者,可暫時停止檢查,指導其休息片刻再繼續檢查;③檢查后人文關懷護理:檢查結束后及時告知患者檢查完畢的消息,幫助患者起身,保持靜坐狀態休息30 min。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告知患者麻醉失效后可能會出現咽喉腫脹、輕微流鼻血等情況,屬于檢查所致正常現象,無需過分緊張。另外,囑患者在檢查后6 h內禁水、食、忌煙酒、避免大聲說話。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臨床焦慮程度評分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不同時間點患者的焦慮程度評估均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量表,調查人員提前均經過專業人員培訓,主要涉及調查技巧、提問技巧以及團隊合作等,調查過程中2人/組。SAS評分標準[6]:包括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標準,標準分為將20個項目得分相加,乘以1.25以后取整數部份得出,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患者滿意度評估利用科室自制問卷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分為不滿意(<60分)、基本滿意(60~80分)、非常滿意(≥8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00%。
采用SPSS 20.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焦慮S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焦慮SAS評分均較該組護理前明顯下降,且護理后組間比較也顯示,人文關懷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焦慮情緒S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焦慮情緒S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護理前護理后t值 P值常規護理組(n=50)人文關懷組(n=50)t值P值48.89±1.05 48.46±1.31 38.25±0.35 30.11±0.49 5.237 7.023<0.05<0.05 1.811>0.05 95.586<0.05
人文關懷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8.00%,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8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差異分析[n(%)]
耳鼻喉內窺鏡檢查是目前診斷多種耳鼻喉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臨床開展十分廣泛[7-8]。在檢查中需要對患者實施一定的侵入性操作,可能會導致鼻出血等情況,使一些患者在檢查時會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也不利于檢查的順利開展[9-10]。針對上述問題,該院嘗試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此項檢查的臨床護理中[11]。通過對比研究發現,護理前兩組焦慮SAS評分無明顯差異,護理后兩組焦慮SAS評分均較該組護理前明顯下降,且護理后組間比較也顯示,人文關懷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P<0.05)。這一結果證實,與常規護理相比較,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更好的緩解接受耳鼻喉內窺鏡檢查患者的焦慮程度。同時,研究結果還顯示,人文關懷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8.00%,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82.00%(P<0.05),這與莫小路等[12]學者在相關研究中得出,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91.84%,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干預組的77.55%,與該文所得結果相近??烧f明,耳鼻喉內窺鏡檢查中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以獲得理想效果。人文關懷護理下,本著人文精神和理念去關懷接受耳鼻喉內窺鏡檢查的患者,為患者營造出一個溫馨和諧的護患環境。在檢查前、檢查中以及檢查后,均充分關懷患者,體諒患者對檢查的心理抵觸,對可能出現情況的不安和焦慮等[13]。進而通過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耐心指導、全程陪護等方式,更好的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為患者帶來理想的護理體驗。
綜上所述,對接受耳鼻喉內窺鏡檢查的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對檢查的焦慮情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檢查與護理體驗,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