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萌,馬 濤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職教20條”提出“從 2019 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探索實施“1+X”證書制度,是職教20條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創新。“1+X”證書制度需要對應專業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關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去,我院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2019年成功申報第二批“1+X”證書試點專業,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屬于應用型專業,焊接技術是機械制造行業的一種重要加工手段,怎么樣通過教學提高焊接技術理論及實踐技能水平至關重要,《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作為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怎樣做到和職業技能培訓內容的融合,怎樣將專業課程未覆蓋的內容補充到課程當中去,使學生既能學習理論專業知識,又能容易實現“1+X”證書制度要求,提高專業技術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參照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開設于第三學期,總78課時,其中課內實訓14課時。課程主要學習焊接加熱特點、焊接接頭的形成、焊接化學冶金等金屬熔焊原理相關內容及合金結構鋼、不銹鋼等各類常用金屬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工藝等知識。目前,學生在通過學習后能基本掌握理論知識,但存在掌握不牢靠和實踐聯系少的現象,不能有效促進技術技能提升等問題,體現在教學中主要包含以下問題:
課程主要時間是在教室學習理論知識,雖然有部分課內實踐過程,但時間有限,學生很難把理論付諸實踐,也造成短時間記住了原理,卻難以實際應用的困境。
目前課程采用平時成績30%+過程性考核70%的考核方式,較平時成績20%+終結性考試80%有所改進,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目前過程性考核仍然采用純理論的考核方式,沒有實現真正將實際操作應用到考核當中去,也造成了理論與實際的脫節。
部分專業課教師停留在本科院校的純理論教學方式中,缺乏實操的能力與意識,認為教師就是講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職業院校培養的是技術技能型人才,教師實操能力與意識的欠缺使實際教學和培養目標脫節。
結合本專業實際及“1+X”證書制度要求,從教學方式、考核方式、教師實踐能力提升等方面出發進行改革,促進課程發展,提升教學效果。
“職教 20 條”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健全雙元育人機制作出了專門部署,為深化“三教改革”指明了發展方向,“三教改革”中教法是關鍵。《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對應內容是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的主要內容,因此本課程教學過程中結合“1+X”證書制度要求,將相關考核標準、考核內容融入到課程中去,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起到學以致用的作用,滿足“1+X”證書要求的同時,也能完成課程學習的目標。打破傳統的授課方式,《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亦可以實現一體化教學,主動將課堂真正轉移到實訓室,結合具體應用實例和具體教學內容,教師演示講解,完成課堂內容,通過學生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學習與練習,達到“做中學”的目的。例如,“1+X”特殊焊接技術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焊接工藝知識項目要求掌握常見焊接缺陷的產生原因及防止方法,對應《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中焊接缺陷及控制相應內容,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操作展示各種缺陷產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學生通過實操鞏固提升,如表1所示。同時在操作的過程當中還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及具有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意識。

表1 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理論教學點融入內容
課程采用平時成績30%+過程性考核70%的考核方式,但將過程性考核70%進行改革,結合“1+X”特殊焊接技術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在實踐中進行過程性的考評,將實踐操作及“1+X”證書要求融入課程考核當中去,達到“做中考”的目的。例如,“1+X”特殊焊接技術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項目中焊接專業知識焊條的分類、牌號/型號、特性、使用方法與課程中焊接材料及選用相對應,具體在實施過程中將常用酸/堿性焊條的牌號/型號J422/J507焊條的特性及使用方法融入考核內容中,如表2所示;同時,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結合理論知識點,應用于“1+X”特殊焊接技術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操作內容:低碳鋼或低合金鋼板-板對接,V 形坡口,平焊,單面焊雙面成形等項目中,如表2所示。

表2 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理論考核點融入內容

表3 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操作考核點融入內容
在“三教改革”中,教師是根本,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培養學生的質量。以學院現有國家級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依托、以“1+X”證書為契機,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特別是實踐教學能力,通過組織參加專題研修班、企業觀摩調研及實踐鍛煉等手段,從培養課程教學方法、訓練專業技能等方面,引領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快速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同時,加大激勵政策,在培訓、企業實踐、職稱晉升、獎勵等方面向實踐教師傾斜,鼓勵教師通過技能大賽、企業實踐鍛煉等手段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實際教學中,按照具體實施措施開展工作,通過兩學期的實踐,學生在課程學習與實踐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根據“1+X”證書制度要求,修改了《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標準,將“1+X”證書相關考核標準、考核內容加入到課程標準中去,以“做中學”、“做中考”等方式,能夠達到教學目標。
《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主動將課堂真正轉移到實訓室,講解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結合具體應用實例,教師演示講解,完成課堂內容,通過學生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學習與練習,克服了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牢靠的問題。通過兩輪的實施對比發現,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明顯提升,優秀率從實施前的5%提升到目前的30%左右,同時在第一次“1+X”特殊焊接技術證書考核中理論通過率達到80%以上。
課程教學中將實踐操作及“1+X”證書要求融入課程中,通過實操加深學生對理論的掌握,同時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促進實踐技能的提升,通過“做中學”、“做中考”,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明顯提升,也克服了學生理論掌握不牢靠,和實踐聯系少,不能有效促進技術技能提升等問題,使得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技能水平穩固提升。第一次“1+X”特殊焊接技術證書考核中實踐操作通過率達到60%以上。
學院加大激勵政策,在培訓、企業實踐、職稱晉升、獎勵等方面向一線教師傾斜,鼓勵教師通過技能大賽、企業實踐鍛煉等手段提升實踐教學能力。教師通過企業實踐鍛煉、教研室技術交流、師帶徒等形式逐步提升實踐教學能力,目前,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人數占到90%以上。從師資水平環節保障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本文針對“1+X”特殊焊接技術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實施的過程中,課證融合所帶來的問題,具體分析《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并從教學方式、考核方式、教師實踐能力提升等方面出發提出改革建議,使“1+X”證書考核內容融入課程當中,減小“1+X”證書額外培訓負擔,使學生既能滿足《金屬熔焊原理與材料焊接》課程學習要求,又能獲得相應“1+X”特殊焊接技術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