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琴
[摘 要]村級財務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促進我國規范化的陽光村務發展,推動農村經濟建設,實現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村級財務管理發展方向。要實現對農村經濟的有效管理,并促進其更好發展,應做好財政審計工作,保證財務狀況的公開、透明,實現人民群眾對工作的有效監督,保證對資金的合理利用。對此,領導者要做好管理工作,審計人員要不斷強化自身能力,確保財政審計的效用得到充分發揮。
[關鍵詞]農村;財務審計;農業經濟
中圖分類號:F23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4-1722(2021)22-0046-03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國計民生。一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村賬鄉管”的目的就是改變過去農村賬務存在的混亂現象,讓村財務得到科學管理,能夠改變村集體普遍負債的現狀,提升基層經濟水平,全面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進而實現國家中興。這其中需要積極地完善農村經濟審計,要對主要責任人進行財務、對村會計的賬務展開審計,能夠讓村支書、村會計得到監督監控,保證村財務管理合理規范。近年來,我國提出多項關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以及整改方針,為提升農村的基礎經濟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成本。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各村委會以及上級職能部門為爭取資金支持而缺少相應的溝通,以自身的需求構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由于缺少相應的審計以及報賬流程、規范監督制度而導致諸多工基礎項目建設工程在竣工結算未經審計時出現提前報賬現象。甚至連預算會議記錄等材料都并未進行整合規劃就提前進入報賬環節,如此的操作流程等同于逃避審計監督,不利于我國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發展。
一、財務審計工作概述
審計工作同傳統的會計工作有所不同,審計的主要職責是對被審計對象的財務、財政收支以及內外部運營管理活動的開展進行審查與監管,同傳統的會計記錄、計量側重點有所區分。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大多由鄉鎮或街道人民政府內部的相關財務審計部門負責,相關人員更加側重于審計的監督管理職能,審計人員擔負著對農村內部及相關單位、企業進行經營情況考察,經濟效益評價,工作流程監督等一系列職責與任務。
二、推進財務審計工作重要性
首先,做好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能夠減少農村腐敗行為的發生。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推進能夠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有效提升農村內部管理力度。其次,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推進能夠促進農村財務公開透明化,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鄉村經濟情況。再次,財務審計工作在農村的開展過程中,能夠通過對各單位民主理財程序的審計以及各項財政建設支出的審計,間接提升了對于各級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要求。最后,財務審計工作的有效實施能夠幫助上級財政部門對于各鄉鎮經濟發展及資源利用情況進行精準把控。在農村審計工作結束后,相關人員會將審計結果進行整理并及時上報給相關部門,為上級相關部門進行鄉鎮資源的調配提供有力幫助,能夠實現政府對于農村公共資源高效合理的整合與調配。
三、當前財務審計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審計工作開展環境欠佳
要在農村開展財務審計工作,首先需要一個良好的審計工作環境,就目前而言,我國農村審計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壓力。首先,由于我國現有農村經濟組織中,大多數從事財務會計工作的人員并非專業人員,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實務工作中存在大量的記賬憑證格式錯誤,會計科目使用混亂,缺乏二、三級明細賬的各類流水賬、糊涂賬等情況。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從經濟活動的源頭出發,檢查記賬憑證是否正確合乎規范等,這大大增加了審計人員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難度。與此同時,有些農村會計工作人員缺乏外出學習進修的機會,造成村內相關財務管理以及工作人員對于財務審計工作缺乏全面認識,導致農村基層組織對于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審計工作流于形式。
(二)審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及專業審計能力較低
由于審計工作同財務工作具有一定的區別,在農村開展審計工作需要對于財務工作與審計工作都十分熟悉的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工作人員,但是,目前大多農村審計工作人員并不具備此條件。首先,由于工作地點偏僻,缺乏吸引相關人才的能力,這就造成了鄉村財務審計工作人員大多出身會計或是財務,甚至有的根本不具備財經背景,他們并不具備豐富的審計經驗或是過硬的審計專業能力,這就造成在鄉村進行財務審計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由于缺乏經驗或能力導致審計工作陷入停滯。現實工作中,為了完成審計工作任務,有時不得不聘請第三方機構進行審計。其次,由于有些鄉鎮地處偏遠,審計工作人員外出參加學習進修相對困難,所運用的財務審計理念與城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這就造成了鄉村財務審計工作中,審計標準不統一,審計結論不一致的情況出現。最后,目前我國部分鄉鎮采用的審計方式仍然是通過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人力審計而缺乏信息化系統的應用,使得整個審計工作繁雜且易出錯。
(三)缺乏完善的財務審計制度,審計工作缺乏及時性
完善的審計制度無論是對于大型企業還是對于政府工作部門的審計工作而言,都是整個財務審計工作的基礎。完善的審計制度的制定為審計工作提供了一份強有力的保障,而目前部分鄉鎮缺乏一套完善的審計制度。由于我國鄉村內部審計模式多樣,例如農村內部的財務審計工作主要由鄉鎮的審計辦、財政所以及一些經管站和農經中心負責,而鄉鎮政府的審計工作又由其他不同形式的組織進行。同時農村還存在民主理財小組,多種多樣的集體經濟組織為廣大農村建立一套完善且具有統一性質的財務審計制度造成了阻礙。審計工作的開展也十分困難,相關工作人員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審計資料的整理與匯總,造成了審計工作時間長的問題,令農村審計工作喪失了及時性,也正因為此,坐收坐支、付款手續不完善等現象在農村審計工作之中屢見不鮮。
(四)財務審計工作取證困難,相關問題處理工作難以推進
因為財務審計制度不完善,造成了農村內部財務資料以及相關經濟活動檔案保存及管理不完善,為財務審計人員在進行調查取證工作時造成較大麻煩,也造成了即便審計人員發現問題,相關問題的整改工作也難以推進。除此之外,在大多農村之中,資金的支出沒有一套固定的審批制度和必要的審批表單,較大金額支出的賬簿記錄籠統、不詳細、無法反映資金去向等問題均造成了財務審計工作取證困難的情況。
四、強化村級財務審計工作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正確把握農村經濟財務工作的重要性
開展干部農村經濟財務工作目的是服務黨要管黨,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服務好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順應我國改革開放大局,督促領導干部做到依法用權、公平公正、廉潔自律,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切實維護經濟安全,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全面打好反腐倡廉斗爭,維護風清氣正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完善農村經濟財務各項規章制度,為農村經濟財務工作提供依據。
(二)優化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
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是促進我國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助農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為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應不斷優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對其進行科學優化管理。切實貫徹我國提出的多項相關政策,使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得到規范化的精準轉型,以改變現有管理方向為基礎,對其進行科學優化管理,實現新型農村建設目的。在此過程中,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應配合村級財務管理部門進行科學轉型,以加強我國農村基礎建設為主要目標,大力開展規范性村級財務管理宣傳活動,結合村民委員會農村資產分布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農村集體財務資金管理制度,構建具有專項管理經驗以及專業能力的相關財務管理組織,以及完善審計監督隊伍,對其進行科學管控,實現我國所提出的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理念。財務審計管理過程中,由于村級財務缺少相應的審計管理制度而導致的諸多現象應對其進行科學整合,將現有財務數據進行優化管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財務信息完全融入到數據信息資料庫當中,提升財務信息的完整性與安全性,從而為以后的調閱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在保證村級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科學效率提升,規范現有財務管理制度,結合農村集體資產分布現狀,貫徹農村財務管理實施制度,嚴格把控財務開支,收取經濟合同債權管理、審計監督、政務公開等相關工作。利用公開形式打造陽光村務,實現對村民自身利益的切實保護,以資金救助等扶持方式提升現有村務財務管理的時效性,促進村級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發展。
(三)加強對村級財務的審計監督力度
村級財務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主要是由于財務審計部門的監管不力而導致的,因此在村級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進程的發展過程中需加強審計部門的監管力度,實現科學監管、規范化監管的綜合性監管,提升財務審計人員的專項技能與責任意識,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對其進行科學優化管理。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技術已逐漸融入到各行各業當中,因此為促進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現代化發展,相關審計人員需熟練掌握相關的智能軟件,通過信息計算技術對村級財務審核過程中的各項報表進行優化整合,提升財務審計工作的實效性。除此之外,可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參與案例警示教育活動,強化審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培養審計人員的工作責任感,提升財務管理審計工作的整體效率。
(四)建立監督防控體系
成立農村經濟財務組織機構,建立健全農村經濟財務審計聯席會議制度,下設辦公室,研究制定農村經濟財務審計制度,起草有關農村經濟財務文件通知等,協調解決農村經濟財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配合組織部門在選拔任用干部方面,做好任前農村經濟責任告知和離任經濟事項審計和交接等管理制度,工作有規范,心中有戒言,可以有效避免經濟方面的問題,大大提高農村經濟財務審計工作的效能。
(五)完善農村經濟財務審計整改問責考核機制
在農村經濟財務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首先要約談被審單位主要負責人,限被審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對審計出的問題說明原因并進行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或原因不充分不明確,或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屢審屢犯的,且沒有造成很大影響的,按照審計程序由審計機關約談被審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對于整改不力且造成重大影響并造成重大損失的,要建立追責問責機制,按照規定,由審計機關報組織人事部門及主管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報紀檢監察機關進行刑事處理,并嚴肅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六)加強審計結果的應用
規范和完善農村財務審計報告的格式和內容,使之更加便于有關部門接受和讀懂,采取審計專報、審計要情等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向有關部門反映和提報審計結果,特別是對于審計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具有傾向性和苗頭性的問題要在審計報告中反映出來,有利于被審單位及時整改,更加貼近和符合有關部門的要求。針對農村財務審計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具有警示性的問題,探索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開的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決定公開內容和范圍。同時,還要兼顧農村財務審計結果的特殊性、敏感性及其造成的影響力,既要創新發展,又要規范謹慎,需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穩步推進。
五、結語
綜上所述,推進廣大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是加快我國廣大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村發展增添助力,拉近城鎮與鄉村之間的發展差距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農村基層組織負責人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正視審計工作,端正自身態度,認真對待目前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改正。鄉鎮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農村財務審計專門機構,加強審計班子建設,完善農村財務審計的相關制度,不斷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嚴謹性和規范性,促進農村財務工作科學發展,為我國農村農業經濟建設與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參考文獻:
[1]鄧樹勇,龔勝.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20(07):100-101.
[2]張芙蓉.促進農村審計工作有效開展的措施[J].江西農業,2019(18):134+136.
[3]胡幸福.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分析[J].廣東蠶業,2018,52(08):91-92.
[4]李濤.淺述強化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促進農業經濟發展[J].山西農經,2018(06):36.
[5]樊繼巧.強化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促進農業經濟發展[J].中國集體經濟,2018(03):130-131.
[6]畢海燕.增強農村財務審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J].全國流通經濟,2017(0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