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疫情前后中外系統重要性銀行差異性比較分析

2021-12-17 10:52:34生柳榮何建勇朱靜雯
銀行家 2021年12期
關鍵詞:銀行

生柳榮 何建勇 朱靜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深刻影響著世界經濟運行格局,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影響日益凸顯。隨著國際監管框架持續實施推進,各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經營行為和業績表現明顯分化。本文基于中外銀行比較視角,對疫情前后中外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評價以及經營趨勢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提煉國內大型銀行落實最新監管要求面臨的挑戰,最后提出若干經營啟示和措施建議。

疫情前中外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得分及經營趨勢

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承擔著關鍵功能,外部效應顯著,經營波動容易造成全球經濟運行和金融體系的不穩定。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為了防范“大而不倒”問題,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和巴塞爾委員會(BCBS)制定了G-SIBs監管的國際框架。在此框架下,金融穩定理事會自2013年開始每年都按照規模、可替代性、關聯性、復雜度和全球活躍度五大類12項指標進行評估和認定,本文分析正是基于這版評估辦法。被認定的G-SIBs,根據得分和分檔情況,必須滿足附加資本要求(1%~3.5%)、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恢復與處置計劃、可處置性評估及跨境監管等嚴格的監管標準和要求。基于對標可比角度,本文選取近五年均入圍的中國四大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以及國際五大行——摩根大通、匯豐控股、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進行分析。總體上,2015~2021年中外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得分和指標表現有如下特點。

國際大行得分處于領先地位但趨于下降,國內大行得分增長較快。2021年,國際五大行的平均得分為321分(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匯豐控股得分位列前三名),較2015年下降41分,累計降幅為11%;其中,摩根大通得分最高,為441分,累計降幅為11%。同期,國內四大行的平均得分為261分,較2015年上升79分,累計增幅達44%,這與我國經濟總量全球占比上升格局相符,2020年我國GDP占全球的比重為17%,較2015年提升2個百分點;相應地,歐美銀行得分走低,與近年來歐美經濟低增長態勢、各家銀行加快戰略轉型和業務結構調整密切相關(見表1)。

國際五大行資產規模偏小且低速增長,國內四大行的資產規模大、增長快、得分高。從規模類指標看,2019年國際五大行的平均資產規模(調整后的表內外資產余額)為2.5萬億歐元,累計增幅為6%,年均增長1.2%;其中,規模最大的摩根大通為3.08萬億歐元,累計增幅僅為0.2%。國內四大行的平均資產規模為3.5萬億歐元,為國際五大行的1.4倍,累計增幅為34%,年均增長6.8%;其中,規模最小的中國銀行為3.11萬億歐元,累計增幅為26%。2021年規模類指標國內四大行的平均得分為88分,是五大類指標中最高的一項(見圖1)。

國際五大行的資金擺布多元化,更依賴金融市場,但同業資產負債規模趨于下降,證券融資穩健增長;國內四大行以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主,同業業務和證券融資增長較快。從關聯度指標看,2019年國際五大行的平均金融機構間資產、負債規模分別為2017億歐元和2107億歐元,占調整后表內外資產規模比例為8%左右,累計降幅分別為22%和28%,這主要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際銀行主動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加大貸款和債券投資配置,加強存款拓展,壓縮同業業務;證券融資金額為5824億歐元,累計增長26%,占資產余額的比例達到23%,這主要得益于英美金融市場發達,國際銀行的債務融資較為便利。同期,國內四大行平均金融機構間資產、負債規模分別為2289億歐元和2686億歐元,均超過國際銀行的平均值,占調整后表內外資產規模的比例為7%左右,累計增幅分別為43%和65%;證券融資金額為4480億歐元,累計增長93%,占資產的比例升至13%,這主要是得益于近年來我國推進金融深化,金融市場加快發展,國內大行在保持存貸款業務為主的基礎上,適度發展金融同業業務。2021年關聯性指標國內四大行的平均得分為62分,是五大類指標次高的一項。

國際五大行的交易性業務規模大,增長穩健;國內四大行交易性業務增長快,未來發展空間較大。從可替代性指標看,2019年國際五大行的平均支付清算額達到146萬億歐元,較2015年微降2%(主要是花旗集團的支付清算額大幅下降38%;摩根大通保持支付清算額全球第一,規模達到300萬億歐元,累計增長13%);托管資產平均值為11萬億歐元,為資產余額的4.4倍,累計增長48%;證券承銷額平均值為3858億歐元,占資產余額的比例為15%,累計增長48%。支付清算、托管和投行承銷等交易性業務的發展為國際銀行帶來大量非息收入,輕資產、輕資本發展模式特點明顯。對比之下,國內四大行仍處于發展模式的轉型期,平均支付清算額為58萬億歐元,累計增長62%,相當于國際同業的四成;托管資產規模為16萬億歐元,僅相當于國際同業的13%,占資產的比例為46%,累計增長128%,增速是國際同業的2.7倍;證券承銷金額為1856億歐元,相當于國際同業的40%,占資產的比例為5%,累計增長238%,增速是國際同業的8.8倍。2021年可替代性指標國內四大行的平均得分為46分,遠低于國際大行,未來支付清算、托管和證券承銷等交易性業務的發展空間較大。

國際五大行業務多樣化,穩步推動去杠桿、去復雜性;國內四大行的衍生品和投資性業務仍處于發展期。從復雜性指標看,2019年國際五大行的場外衍生品名義本金平均值為27萬億歐元,為表內外資產余額的11倍,較2015年下降32%;交易類和可供出售證券平均值為1388億歐元,占資產余額的比例為6%,累計下降21%;第三層級資產平均值為125億歐元,累計下降59%。這些業務易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風控難度較大,容易遭受非預期損失。自2013年開始,摩根大通等國際銀行加強G-SIBs得分管理,對照監管規則,優化調整業務結構,主動壓降高杠桿和復雜性業務,降低復雜性,控制系統重要性得分的進一步增加,降低監管合規成本。對比之下,國內金融市場處于規范發展期,衍生品和債券市場發展較快,但第三層級資產(如通道類業務)保持監管壓縮態勢。2019年,國內四大行的平均衍生品規模為8074億歐元,累計增長170%,相當于國際同業的3%;交易類和可供出售證券金額為915億歐元,累計增長208%,相當于國際同業的66%;第三層級資產規模為157億歐元,為國際同業的1.3倍,累計下降30%。2021年復雜性指標國內四大行的平均得分為37分,未來在衍生品業務、交易賬戶投資等方面仍需適度發展,第三層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仍有改進空間。

國際五大行優化全球布局,國際活躍度保持較高水平;國內四大行的全球性業務穩步發展。從全球活躍度指標看,2019年國際五大行的跨境債權和跨境負債平均值分別為4919億歐元和4466億歐元,占表內外資產余額的20%左右,較2015年分別增長26%和20%。對比之下,近年來國內銀行積極服務“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全球性業務穩步發展。2019年國內四大行的跨境債權平均值為2343億歐元,占表內外資產余額的7%,較2015年增長94%;跨境負債平均值為2727億歐元,累計增長30%,主要是由于近年來國內銀行積極安排境外多市場、多幣種的融資工具發行,豐富了資金來源。未來,隨著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推進,國內銀行全球化業務仍需適度發展,不斷提升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綜上所述,G-SIBs監管機制對銀行經營發展的監管約束逐漸顯現,商業銀行要在保持規模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同時,對評價得分進行更多主動管理和精細管理。G-SIBs評估是從監管角度設定的監管名單,由國內和國際監管機構共同測算確定,不是由銀行自愿申請,也不反映銀行的經營業績。

疫情后中外銀行經營業績比較及經營特點

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蔓延,對全球經濟運行和銀行業經營帶來較大沖擊。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抗疫策略、應對政策和經濟周期,中外銀行的經營走勢也出現較大分化,這將對2022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分產生較大影響。總體看,疫情發生以來中外大型銀行均呈現規模擴張、業績V型反轉等特點,但在資產負債結構變化、核心指標走勢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

國際大行資產規模擴張更快,國內大行規模增速回歸至正常水平。疫情暴發后,歐美國家實施無限量的量化寬松政策,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國際銀行的資產規模隨之大幅擴張,2021年增速回落,但仍明顯高于疫情前水平。我國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疫情期間宏觀政策相對審慎,且進入2021年以來宏觀政策穩步退出,國內銀行資產增速逐步回落至疫情前水平。截至9月末,國際四大銀行(因為2018年美聯儲向富國銀行開出“罰單”,在相關違規經營問題得不到有效整改前,富國銀行資產規模被控制在2017年末的水平,即1.95萬美元之內,所以不含富國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速為8.9%,較2020年增速回落8個百分點,但仍高于2019年增速5.4個百分點;國內四大行總資產同比增速為6.1%,較2020年回落3.4個百分點,也低于2019年增速2.7個百分點。從趨勢上看,隨著2021年底歐美貨幣當局逐漸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市場流動性邊際收緊,國際大行的資產增速將逐漸回落,但預計仍將高于疫情前水平。國內方面,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增長區間,預計國內銀行未來資產增長將與實體經濟金融需求增長相匹配(見表2)。

國際大行的資產負債結構中貸款占比大幅下降,金融投資占比上升,存款占比明顯上升;國內大行的貸款占比上升,金融投資和存款占比基本平穩。從結構性指標看,疫情對歐美經濟的沖擊較大且持續時間較長,加上零利率的政策環境,國際大行的經營策略趨向謹慎。其中:資產端,明顯減少了面向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特別是收縮了零售類貸款投放,轉而增加債券等金融資產配置,資產結構呈低風險、高流動性特征。9月末貸款平均占比為32.2%,較2019年下降7.8個百分點,金融投資平均占比為34.7%,較2019年提升6.3個百分點,同業資產占比基本穩定。負債端,受貨幣當局釋放大量流動性和居民儲蓄率提升等因素影響,國際大行存款保持較快增長,債券融資有所減少。9月末存款平均占比為68.4%,較2019年提升4.1個百分點,債券融資占比下降3.3個百分點。對比之下,國內大行落實宏觀政策,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貸款增長保持較高水平,金融投資則穩步增長。資產端,9月末貸款平均占比為59.1%,較2019年上升2.7個百分點;金融投資占比為25.2%,微降0.8個百分點;負債端,存款是最主要的資金來源,9月末平均占比為80.9%,與2019年基本持平。從趨勢上看,國際銀行已經形成貸款和金融投資基本相當的資產結構,但各家銀行的信貸組合有差異;國內銀行在未來較長時間仍是以存貸款主導的傳統經營模式,這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金融體系結構相關。

國際大行盈利指標波動大,順周期性明顯,整體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國內大行核心指標基本平穩,盈利修復相對偏弱。2020年,國際銀行大量計提撥備,疊加零利率環境凈息差收窄,凈利潤深度下滑(年中同比下降69%);進入2021年以來,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及經濟逐步企穩,撥備釋放帶動業績改善,且非息收入表現突出,凈利潤已超過疫情前水平。前九個月,國際五大行的凈利潤平均值為220億美元,同比增長162%,較2019年同期增長15%,凈息差為1.7%,低于2019年0.67個百分點,但資產和資本回報率均高于2019年。對比之下,國內四大行的凈利潤平均值為212億美元,同比增長11.4%,較2019年同期增長3%,凈息差為2.03%,低于2019年0.16個百分點,資產和資本回報率也低于2019年。從收入結構看,前三季度國際大行的平均非息收入為100億美元,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為52.3%,高于2019年5個百分點;國內大行的平均非息收入為51億美元,占比僅為27%,高于2019年2.3個百分點。從趨勢上看,疫情后國際大行的交易性業務表現突出,國內大行僅相當于國際同業的一半左右。隨著金融市場深化和金融結構調整,國內銀行的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都將逐漸向國際銀行靠攏。

國際大行不良率升幅較高,但仍處較低水平,撥備覆蓋率波動較大;國內大行不良率小幅升高,撥備覆蓋率總體平穩。2020年,國際大行資產質量承受壓力較大,不良率為1.05%,較2019年逐季上升0.4個百分點,但2021年9月末回落至0.9%;相應地,撥備覆蓋率“前高后低”,2020年上半年由于大量計提減值準備,平均撥備覆蓋率升至323%,較2019年上升46個百分點,但2021年9月末回落至239%。對比之下,2020年國內大行不良率為1.54%,較2019年上升0.13個百分點,但隨著實體經濟持續恢復和不良處置力度的加大,9月末不良率降至1.45%,仍高于國際大行;平均撥備覆蓋率為226%,與國際大行基本相當,較2019年上升2個百分點。從趨勢上看,中美兩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領頭羊,經濟發展基本面相對較好,大型銀行資產質量總體可控。

國際大行資本充足率波動大;國內大行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主要是外部融資貢獻大。疫情暴發以來,國際大行風險偏好下降,減少貸款投放,加大低風險資產配置,風險加權資產增長低于總資產增長,同時,監管機構限制派息政策也支撐了資本內生能力;但受撥備計提等因素影響,國際大行資本充足水平波動較大。9月末國際五大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6.88%,較2020年下降0.14個百分點,但較2019年上升0.6個百分點,主要是盈利恢復帶來的內源性資本補充。對比之下,國內大行的風險加權資產增長快于資產增長,盈利下降導致內生性留存能力下降,進而加大了外源性資本補充力度,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9月末國內四大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6.48%,較2019年上升0.6個百分點,較2020年上升0.24個百分點,其中外部融資貢獻近七成。

總損失吸收能力監管要求對中外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影響

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是國際監管機構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的關鍵抓手。2015年金融穩定理事會出臺全球通用的TLAC監管細則;近期國內監管部門印發《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明確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TLAC監管要求。我國作為唯一擁有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新興市場國家,雖然具備六年寬限期,但對比發達經濟體的國際大行,國內大行達標壓力較大,TLAC對國內銀行的經營模式轉型發展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大行的TLAC比率普遍提前達標,國內大行達標缺口較大。國際監管機構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的風險加權資產比率至少要達到16%(考慮2.5%的儲備資本要求和至少1%的附加資本要求后則至少為19.5%),從2022年起要至少達到18%(考慮儲備資本和附加資本要求后則至少為21.5%);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有六年寬限期,要在2025年初和2028年初達到該比例要求。從實質上講,TLAC監管要求是在現有三層資本(核心一級/其他一級/二級)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層損失吸收層,目的是當G-SIBs銀行出現問題時,如果資本工具不足以吸收損失,可通過TLAC債務工具減記或轉股實現“內部紓困”,而非依靠“外部援助”(財政救助),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明顯調高。從實際情況看,2019年美國、歐盟和日本率先完成第一階段達標,2022年將完成第二階段達標;2020年末,五大歐美銀行平均TLAC為27.2%,三家日本G-SIBs銀行平均TLAC為22.2%,均已經提前全面達標。從我國情況看,9月末國內四大行平均TLAC不足17%,距離監管要求尚有3%左右的缺口,按目前情況初步測算,2025年初達標的TLAC缺口超過2.2萬億元。參考國際經驗,未來要通過強化內部管理和加大外部融資,多措并舉推動TLAC達標工作。

國內銀行實現TLAC達標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目前距離2025年初達標尚有三年時間,但國內銀行面臨的經營環境、市場態勢和監管規則等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一是適用TLAC規則的銀行范圍的不確定。2021年我國僅有四大行屬于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但招行、交行得分也已接近入選范圍(2021年,招行、交行的得分分別為102分和125分,已經接近130分的入選門檻),2025年之前我國可能有更多銀行需要適用TLAC要求,增加了銀行業的整體達標壓力。二是附加資本監管要求的不確定。2021年,工行、中行和建行處于G-SIBs第二檔,附加資本監管要求為1.5%;農行處于第一檔,要求為1.0%。從前文分析看,隨著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金融深化進程加快,未來國內大行的規模類、關聯類、可替代性、復雜性和全球活躍度指標總體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過去七年,國際五大行得分穩步下降,國內四大行得分則保持穩步提升趨勢,預計2024年附加資本要求將提高至2%(見圖2)。三是資本充足率計量規則的不確定。目前監管部門正根據巴塞爾協議Ⅲ終版規則修訂我國資本計量規則,將從2023年起實施,預計新規則下銀行業資本充足率有所提升,這將緩解未來TLAC達標壓力,但提升幅度仍有較大不確定性。四是存保基金可發揮作用的不確定。2020年我國存保基金規模為620億元,占國內四大行平均風險加權資產比例為0.36%,樂觀估計2024年可達到1%左右,仍低于可計入上限標準(2.5%)。考慮到中小銀行風險處置可能要大量支用存保基金(如為推進包商銀行的風險化解,存款保險基金共支出676億元),未來存保基金實際能多大程度抵用TLAC要求,很不確定。五是風險加權資產增長的不確定。過去幾年國內四大行的風險資產增速與M2增速基本一致,但隨著房地產集中度監管新規的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落地和服務實體經濟要求的提高,銀行資產增長中高資本占用的對公貸款占比將有所上升,可能帶動風險加權資產更快增長,形成更多資本消耗,增加達標難度。

國內銀行內外部融資仍面臨較多現實約束。從內部融資看,2020年四大行的資本回報率較2015年下降30%,盡管2021年盈利有所修復,但僅較2019年同期小幅增長,恢復力度不及國際大行。展望未來,凈息差仍有下降壓力,手續費收入增長面臨困難,銀行保持盈利穩定增長面臨較大壓力,資本內生性增長難度增大。從外部融資看,核心一級資本方面,當前國內銀行業市凈率為0.64倍(四大行均值僅為0.55倍),多數銀行難以利用資本市場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方面,各家銀行的資本補充需求均較為強烈,但受資管新規等因素影響,投資者群體有待拓展(特別是長期限資產購買人較為缺乏),市場化發行機制有待理順,二級市場活躍度有待提升,資本工具發行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非資本融資工具方面,國內TLAC工具監管細則尚未公布,后續要結合我國實際進行創新設計,鼓勵銀行通過發行合格工具彌補達標缺口。參考國際經驗,2017年以來五家國際大行累計發行約5900億美元非資本債務工具,在TLAC合格工具中的占比為91%,多數為五年期以上品種,且發行市場多元、幣種多樣,充分利用不同市場推動監管達標。

TLAC監管要求推動國內銀行經營模式轉變。總體看,國內銀行業仍是以存貸款為主的傳統業務模式,凈利息收入貢獻度近七成,資本消耗較快,重資產、重資本發展方式沒有根本性改變。TLAC要求倡導銀行經營模式是資產端的“輕資本化”、負債端的“多元化”、收入端的“非利息化”。短期內,隨著TLAC債務工具發行增加,國內銀行負債成本將邊際上升(TLAC工具發行價格是整體負債成本的兩倍多)。參考國際經驗,同期限的TLAC非資本債務工具價格比普通金融債高60個基點,比二級資本債低約30個基點;如果自2022年開始國內四大行每年發行TLAC工具5000億元,預計將提升負債成本2個基點左右。從中長期看,TLAC監管要求將促進國內銀行加快經營轉型,一方面資產擴張(特別是風險加權資產)要更加審慎,另一方面要通過科技應用、數字化經營和綜合化服務促進非息收入增長,這對各家銀行規模、結構、效益、風險、資本等各方面的統籌發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經營啟示及措施建議

后疫情時代,銀行業經營面臨錯綜復雜的形勢,針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要求更加嚴格。我國G-SIBs的監管評分穩步增長,對大型銀行穩健經營和風險防控提出更高、更細的要求,本文建議跟蹤評估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得分持續提升的綜合影響,統籌平衡好規模、風險和監管成本的關系,加快推動經營管理的“三個轉變”,實現支持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自身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

由重資產、重資本發展方式加快向輕資產、輕資本經營模式轉變,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國內大行的資產規模遠高于國際同業。下一階段要立足新發展階段,以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根本,適當控制表內資產增速;堅持有保有壓,加強先進制造業、綠色、普惠、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財富管理、投行承銷、托管等交易性業務等現代金融服務能力,提高金融供給質量和水平,優化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降低盈利對資本的依賴程度;牢固樹立資本約束理念,構建以資本為核心的資源配置體系,發揮資本統籌平衡規模、效益和風險的作用,優化資產組合;完善以經濟增加值、經濟資本回報等指標為核心的價值貢獻和績效評價體系,促進低資本占用、高資本回報的業務發展,提升資本內生性增長能力。經測算,在確保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同時,如果未來五年風險加權資產年均增速每下降0.5個百分點,國內四大行可以少融資約4000億元。

由傳統資本工具發行為主向TLAC合格工具創新發行轉變,提升融資管理有效性。對比國際同業,國內大行的資本管理基礎相對薄弱,管理手段相對單一,融資渠道相對狹窄,目前以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為主,發行便利性等方面也存在現實困難。下一階段要充分借鑒國際經驗,一方面,要做好巴塞爾協議Ⅲ終版落地測算和溝通工作,最大程度釋放資本計量規則修訂帶來的資本節約效果;另一方面,要積極研究發行合格TLAC工具,推動監管機構精簡債券發行流程,提高TLAC工具發行效率,擴大投資者范圍。時間節點方面,在明確TLAC工具的監管細則基礎上,建議盡快完成首批試點發行。品種選擇方面,預計2021年和2022年仍以資本工具為主,后續非資本工具將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主要是其成本低于資本工具,在資本充足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的情況下,沒必要再大規模持續發行資本工具,以非資本債務工具為主有利于節約TLAC達標成本。期限安排方面,建議以五年期以上的長期限品種為主,以減少滾動發行壓力。市場選擇方面,建議以境內市場為主,同時安排境外多市場、多幣種工具發行,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達標。

由全球系統重要性得分被動評價向主動管理轉變,提升落實監管精細化要求。國內大行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且得分穩步提升,這較好地體現了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成就。未來隨著得分上升和檔次提高,相關監管和合規要求也明顯提升。建議把加強系統重要性得分管理和增強銀行高質量發展能力有機結合,將監管壓力化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充分借鑒國際經驗,在G-SIBs監管評價框架內,持續加強業務總量及結構優化,針對性加強評估指標的精細化管理;緊盯國際銀行發展趨勢,綜合考慮相關指標涉及業務的效益、資本占用及系統重要性影響,調整經營結構促進業務高質量發展。對于國際同業大幅壓降得分的指標(如復雜性指標中第三層級資產等),國內銀行也要加強總量監測和適度管控。此外,要堅守同業業務、衍生品業務等功能定位,在監管合規基礎上適度發展。堅持以做深做透本地主營業務為依托,穩妥開展綜合化和國際化業務,提升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

責任編輯:孫 爽

猜你喜歡
銀行
把握銀行獨立保函的相對性
中國外匯(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2
噪音銀行
現代裝飾(2019年10期)2019-10-17 02:03:44
歐美國家銀行處罰案的啟示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4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關村銀行、蘇寧銀行獲批籌建 三湘銀行將開業
銀行家(2017年1期)2017-02-15 20:27:53
把時間存入銀行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6
保康接地氣的“土銀行”
走馬觀花東北邊業銀行舊址
僑園(2016年5期)2016-12-01 05:23:41
“存夢銀行”破產記
銀行激進求變
上海國資(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区一区| 欧美亚洲欧美|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91网址在线播放| 91高清在线视频|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99热最新网址|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亚洲视频四区|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精品福利视频网|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亚洲综合狠狠| 任我操在线视频|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97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九色免费视频|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极品国产在线|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成人亚洲视频|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精品第页| 国产白浆在线| 亚洲毛片网站|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9啪在线视频| 国产99视频在线|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18p|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在线欧美国产|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