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良 楊鈺 曹佳菲
摘要:浙東文明古邑鄞州的文化底蘊深厚,包括悠久豐富的鄞地傳統文化、抵御外侮的斗爭傳統和光榮的革命文化、富有活力的當代文化、煌煌大觀的名人文化。這,形成了育長于鄞州悠久豐厚區域文化土壤基礎之上,又匯聚了時代實踐創新精神的鄞州精神。“不拘陳規,開明通達”“經世致用,務實求新”“崇學重教,向善尚義”,是其傳統內涵特質。在它的時代特質中,最重要的體現是:“搶抓機遇,敢為善為”“銳意進取,求實務實”“創新創優,爭先領先”。源遠流長的區域精神,是鄞州經濟社會發展又快又好、長期走在全國前列的深層原因。
關鍵詞:鄞州 區域精神 文化底蘊 內涵特質
區域精神凝聚著某一區域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民情習俗及價值追求、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等,是某一區域群體獨具特色的精神品格,構成區域社會運行發展的靈魂。古今中外諸多歷史悠久的地區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有區域精神,并在區域發展實踐中不斷豐富凝練,為區域發展鍛鑄靈魂、凝聚精神動力。區域精神內蘊的精神動力作用是一種軟實力效用,主要體現為區域精神對區域內部的社會各類主體、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精神支持、共識凝聚、價值指引、行為規范、形象塑造等方面所能產生的廣泛而持久深入的影響效應。鄲州精神源遠流長,在多向度、多領域有突出建樹,是鄲州經濟社會發展又快又好、長期走在全國前列的深層原因。
一、鄞州區域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為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邑,堪稱財賦之地、人文淵藪、人杰地靈,一代代鄞州人在此間創造出不凡業績成就的同時,還創造了輝煌的區域精神文化,造就了鄞州人獨特的精神氣質。鄲州深厚的文化底蘊,構成鄲州區域精神育長的沃壤。
(一)悠久豐富的鄞地傳統文化
有以寧波鄞州為重要基地,鄞州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以批判性為特征、以“經世致用”為核心的先進的浙東學術文化;有抒寫了中國工商業史上的百年輝煌,在推動近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推動中國工業化和社會進步上居功至偉的、內含了一大批鄲籍鄉賢的、中國最成功的商幫——“寧波幫”所創造的富有活力的商貿文化;有以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禪寺等為代表的,使鄲州成為承受佛光之地的淵源深遠的宗教文化;有以與四川都江堰齊名的它山堰和作為中國八大天后宮和七大會館之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重要遺存的慶安會館等精巧特具的建筑文化;有內含各種戲劇文化、紅幫裁縫制作技藝、金銀彩繡、鄲州竹編等實物文化,以及邱隘咸菜、寧式糕點制作技藝等飲食文化等構成的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還有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梁祝傳說發源地等,鄲州傳統區域文化在廣度、厚度等方面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
(二)抵御外侮的斗爭傳統和光榮的革命文化
鄞州歷史上一直是抗擊海禍外侮的地區,鄲州人民有著光榮的斗爭傳統,具有“抵御外辱,抗倭平寇”,不畏強暴、自強不息的歷史。鄲東南是浙東沿海千年海防的一個重要節點。明末清初,鄞州人錢肅樂、張蒼水領導的浙東抗清斗爭是全國著名的抗清斗爭之一。在鴉片戰爭中,鄞州的黑水黨曾讓英國侵略者膽戰心驚。面對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的沖擊,中華民族的意識逐漸蘇醒,這種民族意識、愛國情懷成為鄲州人的集體記憶和意識。同時,鄲州區是浙東著名的革命老區,鄞州人民在中國革命崢嶸歲月書寫了光榮的歷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下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革命壯舉,涌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
(三)富有活力的當代文化
鄞州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通過艱苦奮斗、不懈努力,鄲州從原來的農業大縣發展成為工業強區,再發展升級成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都市經濟強區,各項建設事業蒸蒸日上,社會發展品質不斷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多年里,鄞州在全國率先走上追求發展和富裕的變革之路,無論是在經濟總量、發展速度、綜合實力方面,還是在經濟轉型、城鄉統籌、社會民生方面都取得了驕人業績。在經歷了1992年撤區擴鎮并鄉、2002年撤縣設區、2016年區劃調整三次大跨越式發展后,更成為如今寧波的核心城區,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富裕安康,長期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前列。數十年的奮斗、探索、實踐,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成為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精神財富,構成鄲州富有活力的當代文化的活水源流。
(四)煌煌大觀的名人文化
鄞州人文薈萃,區內有誕生76名進士的“中國進士第一村”走馬塘村,賀知章、王安石等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跡;宋代大儒周師厚、王應麟,南宋政治家、詞人史浩,南宋詞人、書法家張孝祥,明代藏書家、天一閣樓主范欽,明代文學家、戲曲家一屠隆,清代史學家萬斯同、全祖望,近代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臺灣地區文化的開拓者沈光文,以及生物學家童第周、昆蟲學家周堯、著名油畫家沙耆、書法家沙孟海等都是鄞州人的驕傲。鄲州也是英雄輩出之地,除了早期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張蒼水、錢肅樂外,在中國革命、民族救亡抗戰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不同時期,鄞州還涌現出了一批批先烈英雄和先進榜樣人物,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抒寫了鄞州兒女一頁頁英雄豪邁的篇章。一代代鄞州人在創造出不凡業績成就的同時,還創造了輝煌的區域精神文化,形成了鄞州人獨特的精神氣質。
二、鄞州區域精神的內涵特質
育長于鄞州悠久豐厚的區域文化土壤基礎之上又匯聚了時代的實踐創新精神的鄞州精神,內涵特質擇其大者,可分為傳統特質和時代特質兩個方面。
(一)鄞州區域精神的傳統內涵特質
一是“不拘陳規,開明通達”。浙東學派“工商皆本”的思想,既是鄞州人民現實的生產生活實踐的觀念反映,又是對他們重視工商、勉力工商的精神支持。鄞州人推崇工商皆本、農工儒商四業同舉的寬容態度實際上是浙東學派理論的精神體現。
二是“經世致用、務實求新”。浙東學術文化反對空談心性命理,主張“道在器中”“道器合一”。鄞州人因地制宜、因利乘便、農工儒商四業同舉,本身是一種務實理性、注重實利的體現。同時,鄞州的歷史文化中始終彌漫著敢于開拓、勇于創造的人文精神。浙東學術是在不斷地創新中成長壯大的。它山堰的建筑設計方法在國內外的古水利工程中當屬首創。鄞州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不斷對商貿進行開拓創新,對寧波的繁華和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鄞州人的求新拓新精神,來源于海洋型文化開放性、吸收性的文化特質,使鄞州人能立足當地,積極接納融合外來文化,創造出新的文化。這種求新求變的文化價值取向,使鄞州的地域文化充滿活力。
三是“崇學重教,向善尚義”。鄞州區域文化的一個重要優勢是具有的濃厚人文精神和價值追求,即在歷史中積淀而成又沿襲至今的崇學重教、尚德向善傳統。從寫出《神童詩》的汪洙、編寫《三字經》這一國學經典和人類文化遺產的王應麟、設置出《程氏讀書日程》后成為全國通行的教學日程的兩程,到著名的“慶歷五先生”。等,都是一代代浙東學術思想大家的不懈努力,鄞地遂成教育沃土,尊教崇學之流風余韻,百年傳承而延綿不息,使得四明地區人才輩出,在現代更成為著名的“院士之鄉”②。與崇學傳統相得益彰的是鄞人的向善尚義之風。在鄞州,慈風義俗興盛不衰。義莊、義塾、義學、義橋、義診所隨處可見,義士、義舉、義故事口口相傳,素有義鄉之稱,慈義文化深深浸透在鄞州大地。
此外,鄞州人務實進取,富有商業理性、講求誠信、穩健大氣、謹守規則等精神傳統,都利于鄞州人在各個領域開拓發展,取得不凡業績。
(二)鄞州區域精神的時代特質
作為鄞州區域傳統文化與時代變革實踐相互激蕩的產物,鄞州精神的時代特質中最重要的體現有:
一是“搶抓機遇,敢為善為”。鄞州所獲得的快人一步的發展成就絕非循規蹈矩、坐等依靠的結果,而是善于敏銳把握時代變革發展趨勢,搶抓機遇、解放思想、敢為善為的結果。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鄞州搶抓改革開放國家戰略方針調整、寧波港對外開放、寧波計劃單列等帶來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以社隊企業為主體的鄉鎮工業,迅速轉型為工業主導強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搶抓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機遇,率先實施鄉鎮企業轉制和國有集體企業改革,開展“三外齊抓、三外齊上、三外聯動”,實現民營經濟、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搶抓了中國加入WTO、寧波中心城區拓展及撤縣設區的歷史機遇,以區域城市化帶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由縣域經濟快速向城市經濟轉型,由傳統社會快速向市民社會轉型。自十八大以來,搶抓國家全面構建開放新格局、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機遇,大力“引進來”,大膽“走出去”。2016年,寧波市在區劃調整后搶抓兩區融合的重大機遇,通過打造寧波都市核心區促進城市新一輪發展。除了搶抓機遇外,還要加上敢為善為的膽略和智慧。鄞州人不缺這種膽略智慧,這是從先人那里血脈傳承的產物。鄞州的快速發展,無疑是在搶抓機遇基礎上敢為善為的結果。
二是“銳意進取,求實務實”。鄞州的每一步執著前行都立足于鄞州實踐,始終著眼于群眾生活的全面改善,不等不靠,不斷探索進取,踏實前行。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認真反思農業生產局限性、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農工副齊發展”到九十年代推進速度效益型向效益速度型轉化,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實施“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引進高素質人才”的“雙高工程”、二十一世紀初“優化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的“雙優戰略”到目前統籌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雙輪驅動”,從二十一世紀初“創現代化強區、建生態型鄞州”到區劃調整后打造“都市核心區、品質新鄞州”,鄞州人始終立足于區域發展的現實基礎,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形勢要求,務實并創造性地確定推進科學發展的戰略舉措。另外,在推進發展的一系列舉措選擇上,從發展農村經濟、致富農民群眾到增強綜合實力、強化公共財政、辦好民生實事,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到優化行政體制、打造便民政府、推進“最多跑一次”,鄞州始終著眼于民生改善、經濟發展,以務實的舉措推動全民創業、全民共享。鄞州的每個發展戰略舉措都是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智慧結晶,每項發展成就的取得都靠真抓實干、堅持不懈的踏實奮斗。
三是“創新創優,爭先領先”。除了務實敢干實現區域發展的蝶化蛻變外,幾十年來,鄞州人還以不斷創新創優、爭先領先創一流的舉措追求推進體制機制的變革發展,實現了作為“中國鑄造業之鄉”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優化,創造了鄞州跨越式發展的驕人業績,使鄞州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水平始終能處于全省全國發展的第一方陣前列,成為全省率先實現財政收入百億大跨越、建設全市最早的中外合資企業、打造全省領先的科技企業和知名品牌群體,在全國知識產權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地區,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緩停”、農村衛生事業改革、老年人殘疾人生活補助金等一系列領先全國、全省出臺的民生政策讓鄲州百姓普照公共財政的陽光,并創出許多可為其他地方示范的先進經驗模式。
區域精神不是自然長成的,有一個逐步形成和沉淀的過程,也有一個應循時代發展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培育發展的過程。浙東文化和先人的努力創造給當代鄞州人留下了一筆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鄲州精神正是沿著歷史的長河流到今天、借著歲月的擺渡移往現在。自改革開放以來,鄞州以較短的時間,在人多地少、資源缺乏、基礎薄弱的條件下創造出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業績,深層原因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受這種文化熏陶逐漸鑄造形成的區域精神,這個精神的形成凝聚了全體鄲州人的智慧,折射了世代鄲州人的艱辛努力。近期,鄲州提出要提煉“新時代鄲州精神”,這是區域文化傳承發展、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和發揚鄲州人奮斗進取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的需要。“新時代鄲州精神”的凝練,必將激發引領鄞州廣大干部群眾繼續保持昂揚激情,為建設更美好的鄞州接續努力、不懈奮進。
注釋:
①慶歷五先生是指北宋慶歷(1041-1049)年間明州(即今寧波)的五位學者:楊適、杜醇、樓郁、王致、王說。他們都以教育為主要職業,或開辦書院,或執縣學、郡學講席,長期從事教育事業,致力于儒學傳播、民生教化,是當時明州地區教育和學術的中堅。
②鄞州區為寧波的一個區,寧波是副省級計劃單列市,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還是中國著名的院士之鄉。截止到2017年年底,寧波籍兩院院士的總數達115位,高居全國城市前列.約占浙江籍院士的一半.其中勤州區有數十位。
本研究是寧波大學橫向研究項目“新時代鄞州精神研究”(項目批準號HS2020000171)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