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摘要:將美育融入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中,加強黨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美育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目前,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主要存在培訓方式和內容單一、缺乏創新等問題。二級黨??裳芯繉⒚烙谌敫咝H朦h積極分子培訓中,創新培訓的觀念、內容、形式、師資隊伍建設等,利用“黨建+美育”模式豐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對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黨建 美育 創新 入黨積極分子 培訓
一、美育融入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時代背景
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體系建設是指將黨課貫穿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發展的全過程,由高校黨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系統地安排黨課內容及各級各類黨課進程。通過系統的黨性教育,引導入黨積極分子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由感性到理性、由量變到質變,達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過程[1](1-2)。其中,黨性教育是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核心內容。
2010年國家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確立了審美教育的地位,將其作為與德育、智育、體育并列的四種教育形態提出。2015年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文藝對年輕人吸引力最大,影響也最大”。文藝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和審美啟迪。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文藝作品,能發揮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的積極作用。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立德樹人、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由此可見國家對審美教育的重視,審美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于高校運用美育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黨性修養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二、美育融入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重要性分析
美育即審美教育,推進美育與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不僅能提升美育內涵,還能強化黨建工作的感染力,對真正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審美能力,提高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審美教育對于高校黨建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黨建與審美教育深度融合順應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時代趨勢。
目前,社會普遍認同素質教育理念及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教育目標。素質教育旨在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美育是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能促進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全面成長成才。由此可見,重視美育是時代所趨,通過將美育融入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兩者的深度融合,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的時代趨勢。
(二)審美教育有助于學生堅持“文化自信”,增強道德修養。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文明的創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優秀傳統文化之根,才能保證中華民族持續健康成長。因此,培養新時代的入黨積極分子,應該加強審美教育,堅持“文化自信”,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奠定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培養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
(三)審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黨性修養,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當代高校入黨積極分子為‘‘朋后”,他們初人大學校園,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烈,政治理論基礎不夠扎實。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個人發展的需求制定特色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提高黨性修養,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審美教育具有鮮明的“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特征,將審美教育融入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中,形成審美過程中的移情與道德體驗,能夠使個體獲得積極的道德情感。用美育的方法進行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黨性修養,培養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持久且深刻。
三、美育融入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創新研究
美育融入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具有重大意義。二級黨??梢詮膭撔屡嘤栍^念、創新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和創新師資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創新培訓觀念。
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也是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工作創新發展的基本價值取向。要積極轉變培訓觀念,充分尊重入黨積極分子的主體地位,通過整合美育等各方面資源,滿足學生培養和發展的需要,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系統性培訓。
二是樹立素質教育理念。二十一世紀,為了適應新時代和社會的需要,高校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在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過程中,應充分以美育為教育手段,不斷強化對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提高入黨積極分子的黨性修養、政治素質等綜合素養,促進入黨積極分子向“思想型”“專家型”“綜合型”轉變。
三是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是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有力保障。要明確的是,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不是一時的,貫穿于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的全過程。高校要進一步增強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和可持續性,把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程建設,把美育融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的全過程,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創新培訓內容。
在常規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內容的基礎上,將美育融入培訓之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生的成長需求出發,自主研發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美育元素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
1.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堅持“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為主體,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是中華民族的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黨性修養,堅持“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應注重黨性教育與審美教育的融合,提高學生的黨性修養和政治素質,培養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文化自信”,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2.依托專業特點,開發美育特色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
二級黨校可依托二級院系專業特點,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求出發,深入挖掘本院系中優秀傳統文化的美育元素與資源,加入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中。通過美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讓入黨積極分子形成良好的愛國主義觀念,提高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
(三)創新培訓方式。
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方式存在單一的問題。在傳統培訓課程的基礎上,應充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教育資源,將美育融入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中,創新培訓方式。可通過開展豐富的“黨建+美育”紅色主題活動,結合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公祭儀式等組織開展主題教育。同時,還可利用互聯網搭建“黨建+美育”紅色教育平臺,提高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習效率,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提高黨性修養和政治素質,從而提高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質量。
1.開展“黨建+美育”紅色主題活動。
在傳統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的基礎上,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使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精神。組織入黨積極分子開展“黨建+美育”的紅色主題實踐活動,將黨的思想建設相關內容,通過美育的方式進行“美”的包裝,以“美”的形象傳遞給受教育者,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黨的教育。
第一,以黨和國家重大節日為契機,開展藝術教育與紅色教育主題相結合的實踐活動。二級黨??蓪ふ疫m合契機比如傳統節日或者重要的時間節點,組織學生開展藝術教育和紅色教育相結合的活動,并融入思想和價值觀。如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美育紅色專題講座等。
第二,依托二級黨校專業特點,開展“講好中國故事、優秀黨員事跡”等系列紅色專題比賽??赏ㄟ^舉辦競賽的形式,開展紅色主題詩歌朗誦會、紅色主題書法展、校園紅歌比賽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豐富培訓形式,達到提高學生的黨性修養的目的。
第三,理論聯系實際,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創新“黨建+美育”實踐課程。二級黨??裳埿M鈱<疫M校園,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組織入黨積極分子觀看京劇、武術等國粹表演,在表演中穿插紅色主題講解與教育。也可組織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非遺傳承展館參觀,開展實踐教學。由支部書記擔任紅色歷史講解員,通過講述黨和國家、革命先烈的歷史故事,講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最真實的場景下激起學員心中革命理想的共鳴。
2.拓寬培訓渠道,利用互聯網搭建“黨建+美育”紅色教育平臺。
在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搭建“黨建+美育”紅色教育平臺。通過深入挖掘美育資源、建立紅色網站、紅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為廣大人黨積極分子搭建網上學習交流平臺。可將有關工作布置、黨建政策、傳播正能量的新聞事跡、優秀黨員先進事跡等上傳至相關平臺,也可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美育視頻和課程加入網絡平臺。
(四)創新師資隊伍建設。
擴大二級黨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師資力量。二級黨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主要由支部書記和輔導員組織與指導,由于輔導員和支部書記一般身兼多職,因此在黨務方面精力有限??赏ㄟ^相應的激勵措施,吸收與美育相關學科的專業教師加入二級黨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隊伍,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能夠實現美育與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為研發“黨建+美育”特色入黨積極分子課程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整合校內資源,為入黨積極分子提供更豐富的創新性培訓內容,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人黨積極分子的政治理論水平,培養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黨性修養。當然,考慮到專任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較大,在入黨積極分子“黨建+美育”培訓課程建設過程中,高??蛇M一步建立有效的激勵措施,例如將黨校課程納入統一課程體系、計算教師工作量、制定合理的課時酬金標準等,提高教師投身黨校教育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培訓教學質量。
四、小結
美育融入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二級學院黨校應從創新培訓觀念、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探索美育與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與方法,具有重要的時代性意義。將美育深度融入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任重而道遠,但經過后人不斷探索創新與積累,必將推動高校黨建工作向前邁出一大步。
參考文獻:
[1]李海燕.高等學校黨課課程化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28).
[2]黃荔,肖為.高校輔導員基于美育視角推進思政教育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7(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