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仁高娃 道仁娜 斯日古楞 張玉
摘要: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各國人民在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來越普遍。美術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和為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培養合格勞動者的重任。本文研究了內蒙古地區美術專業雙語授課人才的需求,在美術教學改革中優化課程內容設置,強化美術教育對文化的傳承作用,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因材施教,為培養美術專業雙語授課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美術專業 雙語授課 人才需求
美術作為文化傳承和傳播的重要媒介,在國際化背景下,需要培養美術專業雙語人才。內蒙古自治區成立至今已有73年的歷史,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民族美術不斷發展,雙語教學應當充分做好課程建設、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有利于雙語人才的培養及內蒙古地區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美術專業雙語授課的必要性
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美術專業作為教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加強雙語授課的規劃和開發。
雙語授課是指同時采用兩種語言進行同一門課程授課的教學模式。雙語授課可以鍛煉學生的英文思維和理解能力,對于美術專業而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國外美術文化,增強國際文化的互通和交流能力。“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來往交流日益密切,國家需要具備國際化視野的美術專業復合型人才,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少數民族的共同參與,如何讓少數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進行友好對話是擺在美術類高等院校面前的難題。雙語授課的提出,為復合型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路徑,改變了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這要求在國際化大背景下,美術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較高的英文水平。因此,美術專業雙語授課變得非常必要,雙語授課模式有利于培養出具備國際視野和高素質的美術專業人才,進行國際方面美術的交流和文化的傳播。
二、美術專業雙語授課現狀
在美術專業教學中開展雙語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專業外語能力,在課堂上營造濃厚的外語氛圍,使學生用英語的思考方式獲取知識。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師資力量不足
由于雙語授課需要教師不僅有扎實的美術專業理論知識,還要熟練掌握美術專業英語,在聽說讀寫方面運用白如,而不是單純只會讀懂一些英文文獻或者帶有明顯地方口音。美術專業相比其他專業而言,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兩種語言進行藝術教學。目前我國對于音體美方向的學生在篩選時對基礎課程方面要求普遍不高,造成美術專業出身的學生難以勝任雙語授課,具備外語知識的教師通常基礎文化學科較好,缺乏專業的美術功底,內蒙古地區屬于自治區,受地理位置影響,這方面人才更是缺乏。所以,師資力量的不足導致雙語授課難以實現。
(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一方面,美術專業部分學生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對于文化課知識重視度不高,或者部分學生本身外語能力不強,導致外語聽說讀寫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聽力基礎很差。即使美術專業安排了雙語教師,學生由于基礎薄弱難以聽懂教師講的內容,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不高,難以達到雙語授課的效果。另一方面,在雙語授課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聽懂某一知識點,教師出于教學本能會用中文復述,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覺得反正還有中文講解,形成依賴心理,自動屏蔽英文講解,難以真正達到雙語授課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
三、美術專業雙語授課人才需求分析
(一)美術專業雙語教師的標準
一個合格的美術專業雙語教師首先需要具備雙語教師專業標準。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教師教中心熊建輝博十認為,一個合格的雙語教師需要具備三方面素養:專業知識、專業表現和專業態度。美術專業雙語教師不同于其他專業教師,需要熟練運用兩種教學語言進行美術專業知識教學,要求教師不僅掌握美術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充分了解雙語文化和雙語之間的文化差異,具備一定的雙語表達能力,以此實現美術雙語教學。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在進行美術雙語教學的同時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美術專業教師應具備的能力
我國少數民族進行雙語教學,意在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培養少數民族英漢兼通的高素質人才。因此,美術專業教學不僅是基礎的繪畫和技巧的傳授,還是美術文化教育,將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進行教學,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化進程的加快,美術專業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了解國內外美術歷史和最新發展動態,與時俱進。內蒙古地區美術專業雙語教師需要在掌握好美術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英語這一媒介,在美術專業進行雙語授課,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我國少數民族的人才質量。
可以說,美術專業雙語授課對教師提出了兩方面教學任務:美術專業教學和英語教學。美術專業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創作水平,英語教學是通過英文授課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雙語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多元化文化環境的熏陶,感受不同藝術文化之美。總的來說,美術專業雙語教師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即能夠滿足美術專業教學的基本素質和雙語能力。
1.美術專業雙語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教學的必備能力,雙語教學對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美術專業雙語教師必須充分掌握英漢兩種語言的基礎知識,可以在兩種語言間切換自如,尤其是在英文方面,可以用流利的英文講解美術專業一些專業術語和名稱,并且具備雙元文化。這要求教師對西方美術作品和美術歷史文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雙語教學中完成不同文化的傳遞,完成雙語教學任務,讓學生在雙語環境中進行美術創作。
2.美術專業雙語教學能力
教師的教學能力決定著雙語教學質量和效果,所以雙語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雙語教學能力。首先,雙語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美術教師需要具備的美術專業知識有: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美學原理等;其次,教育者需要具備的教育專業知識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評價學等。除此之外,還需要對人文社科類知識有所研究,美術專業雙語教師只有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淵博的學識才能在美術專業的教學方面用豐富的語言和方式進行講授。豐富的文化底蘊有助于教師對美術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增強雙語教學能力。
3.營造課堂氛圍的能力
課堂氛圍對促進學生學習、完成教學任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術專業雙語教學難度比一般教學有所增加,因此,更需要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這要求美術教師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不僅具備傳統美術文化知識,還需要在動漫、雕塑、民間剪紙藝術、刺繡、國外行為藝術、街頭藝術等方面有所涉獵,以在教學過程中提供給學生廣闊的學習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另外,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課堂掌控能力,保證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充分利用教學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可以在雙語環境中更好地理解和學習。
4.課程開發能力
新課改強調教師不僅是教書匠,還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對于美術專業雙語教學而言,課程資源的開發同樣重要。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拓展教學路徑,豐富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可以與當地美術館、展覽館、民俗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建立聯系,定期帶領學生參觀學習,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增強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其次,利用季節帶來的景色差異開發課程,內蒙古地區地域遼闊,四季分明,在自然風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可以到大自然中尋找靈感,進行美術創作。最后,對舊物回收再利用,開發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就身邊廢舊的物品進行創作,舉辦舊物創作比賽,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對舊物進行創新改進等,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美術專業雙語授課人才隊伍的建設
通過對雙語授課人才的分析,我們可以從醫學幾方面完善雙語授課人才隊伍建設:首先,高校應當充分重視雙語授課工作,聘請具有海外留學經驗的美術專業教師,或者英語水平達到教學能力的美術專業教師,保證教師隊伍的優質性;其次,針對本校美術專業教師,選拔出一批專業素養高、學習能力強的優秀青年教師,高校提供出國深造或者參加專業語言培訓班的機會,增強師資隊伍雙語教學能力;最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采用美術專業教師和外語專業教師結合的方式進行雙語教學,專業課程方面可以由美術專業教師進行講解授課,知識延伸方面可以請外語專業教師進行拓展延伸,緩解短期內雙語教學師資不足的難題。
四、美術專業雙語教學對內蒙古地區的影響
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美術教育已有七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美術教育得到了良好發展,辦學規模不斷壯大,教學層次日益豐富。但是,美術專業教育方面依然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因為內蒙古自治區屬于少數民族聚居的邊疆地帶,地域寬廣但人口密度不大,教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與其他高校相比相對落后,對內蒙古民族美術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傳播非常不利。一方面,美術專業雙語教學的實施有利于內蒙古民族美術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可以將內蒙古民族美術以外語的形式向外界展示,讓世界了解內蒙古。另一方面,雙語教學有利于本地學生在美術專業方面開闊視野,欣賞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下的美術作品,對內蒙古學生了解西方美術有很大的幫助,極大地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總之,美術專業雙語教學將會對內蒙古地區美術教育帶來巨大的影響,是內蒙古打開世界美術的大門,也是世界認識內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國際化背景下有利于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是無關種族和國界的,相比其他學科更有利于促進多元文化的融合。美術專業雙語教學可以促進我國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五、結語
內蒙古自治區美術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長遠來看與其他地區和國外美術教育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民族同胞的努力和參與,積極推進內蒙古地區美術專業雙語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當地美術專業教學水平,培養出一批具備雙語知識和精通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還有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傳播。“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要想長久地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美術專業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重視美術專業雙語教學人才的培養,只有解決雙語教學人才不足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雙語授課的順利實施,才能提高當地教育水平,實現民族與世界接軌。
參考文獻:
[1]蔣塵盈.雙語美術教學的協同與發展[J].小學時代,2019(15):72-73.
[2]郭小冬.高等美術類院校雙語教學研究[J].新西部,2018(24):158-159.
[3]趙治.陜西高校美術雙語教學模式試析——以西安美術學院為例[J].校園英語,2018(10):56-57.
[4]王海燕.雙語教學下提高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方法淺析[J].亞太教育,2016(30):78.
[5]佫蒙.高校美術專業雙語課程展望[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8.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研究項目、內蒙古“草原英才”創新人才團隊項目(內組通字[2018]19號)和內蒙古農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資助。
通訊作者: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