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羽
摘要: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第一部彩色片《奪魂索》作為一部懸疑片,里面所運用的長鏡頭是希區柯克的一次大膽嘗試,影片中長鏡頭所體現出的藝術特色同樣值得分析。文本就以希區柯克《奪魂索》中的長鏡頭展開,從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場面調度對人物情感的把控和對細節的把握幾方面展開分析其藝術特色。
關鍵詞:《奪魂索》;長鏡頭;藝術特色
長鏡頭是對物質世界的客觀反映,對人的主觀心理的變化并不注重,以紀實為主,具有較強的感染性和真實性[1]。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是著名的驚悚片大師,他的影片多以驚悚著稱。而《奪魂索》作為希區柯克的第一部彩色懸疑類影片,較為成功的的運用長鏡頭呈現出一部值得眾人深思的影片,到現在為止來看這部影片中長鏡頭的運用依然叫人驚嘆。
在希區柯克的電影《奪魂索》中,整部電影大概使用了八個鏡頭,主要講述了一對同性戀大學生謀殺他們的同學戴維并將尸體放在書箱,將書箱當作臨時餐桌,并邀請他們的老師、死者的父親和朋友等人一同來公寓共赴晚宴以此滿足這對情侶的興奮的故事。整個過程中他們不斷制造刺激點,以此來炫耀他們的“智慧”之舉,最終由于菲利普的膽小怕事,制造重重疑點,使得教授不斷懷疑,最終發現他們的謀殺案而報警。在僅僅八十分鐘的影片中,導演希區柯克全片采用長鏡頭的手法將影片中的人物情緒、人物性格、人物調度、細節刻畫等深刻的呈現在大眾面前。這部影片的鏡頭基本在公寓內部,該影片基于導演的大膽嘗試,里面有著突顯長鏡頭優勢的敘事、人物內心情感的流露,以及對于內部空間的鏡頭調度的成功運用,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個相對較為完整的影片故事情節,令觀眾瞋目結舌的同時也驚嘆于長鏡頭藝術的表達。
一、對人物心理的深入刻畫
從影片開頭便展現出了勃蘭頓和菲利普合伙殺死戴維的鏡頭,接著二者將旁邊的書箱打開將尸體放進去。這時候的勃蘭頓和菲利普對該行為的反映全然不同,勃蘭頓開燈,而菲利普不讓開燈,勃蘭頓轉而打開窗簾,并覺得遺憾自己的這一壯舉沒有在明亮的環境下進行。從一個個電話的撥入,一個個人物的到來,人們對于關鍵詞“謀殺”“勒死”等相關話語的提及時尤其體現出菲利普的懦弱、敏感、膽小怕事。從死者父親和姨媽走進公寓,姨媽將肯尼斯錯叫戴維時,菲利普在肯尼斯旁邊將杯子捏壞使自己手部受傷;戴維未婚妻疑惑為什么菲利普不吃擺在裝有尸體的箱子上的雞肉時勃蘭頓給大家講述菲利普勒死母雞的故事遷怒菲利普;彈奏鋼琴時姨媽給菲利普算手相說他的手將會名揚天下時菲利普的過激反應和恐懼,甚至包括每一次看到的那根勒死戴維的繩子都讓菲利普的心里充滿了畏懼。而勃蘭頓的表現則全然不同,勃蘭頓在整個謀殺案及派對時間對全場掌控自如,就像長鏡頭對全場的調度一樣,勃蘭頓將他們的謀殺以及邀請眾人參加派對作為以此謀殺案之壯舉,他把這當成一種謀殺的藝術玩弄大家。從戴維朋友、未婚妻紛紛到來之后,勃蘭頓刻意撮合二者,當死者的父親到來時,勃蘭頓在戴維父親面前對于謀殺的特權應該給所謂的“上等人”而受害人只能時那些“下等人”大談特談,惹怒了戴維父親,隨后帶著勃蘭頓父親去另一個房間拿書并用那根勒死戴維的繩子困扎書籍,勃蘭頓樂在其中并故意為之,他精心策劃派對并為了完美呈現這場謀殺案藝術而行動,勃蘭頓對于“謀殺藝術”完整呈現的渴望在鏡頭中很好的呈現了出來。
二、場面調度對人物情感的把控
長鏡頭主張免切換,運用時空連續的拍攝方式實現場面的調度,所以長鏡頭的根本影響因素是場面調度,場面調度時刻影響長鏡頭的精彩程度以及拍攝過程中的難度和拍攝次數[1]。導演通過演員的各種走位,不斷展示著公寓內部的人物情感走向。勃蘭頓和菲利普的距離總是很近的,整個派對過程中勃蘭頓和菲利普好幾次親密接觸并說悄悄話,二者是影片的主角,整個場景中長鏡頭主要跟隨著二人的動向而移動,這里呈現出二者之間情感的緊密和互相的依賴,主要是菲利普對勃蘭頓情感的依賴和對他的信任。而其它人物的距離都呈現出了場景內部關系的變化。其中戴維未婚妻和前男友二者之間的距離也有著藝術的考究,二人從最初相見的尷尬到離開時仿若老朋友的關系也在長鏡頭的統一調度下實現了順利切換,通過鏡頭的跟隨很好的呈現出了二者的關系的變化,此時的場面調度很好的把握了二人的出場和發展,直至最后給予二人一個較好結局,也給人以二者日后關系的遐想。 戴維未婚妻與戴維父親的二人鏡頭中通過二者的親切對話,讓觀眾感受到一種兩輩之間的和睦相處,戴維未婚妻對結婚的期待,也襯托出二者均對戴維的滿意和愛意。
三、對細節的精確把握
影片用長鏡頭的調動,在整個影片中讓人跟著兩位主人公的情緒進行展開,繩索的多次出現,多次成為菲利普內心感到極為不安的障礙物,這是一種藝術的呈現,從他倆把戴維勒死,后面菲利普又發現書箱夾著殺死戴維的繩子,后面勃蘭頓將繩子拿起放到了廚房那邊的柜子,此處由于狹小的空間,鏡頭不便進入,于是采取了門的開合,當門因為推力轉到面對鏡頭這一側的時候勃蘭頓將繩子放置抽屜的動作被觀眾看見。后面多次隱性出現關于繩子勒死的相關話語。當不知情況的戴維未婚妻問菲利普為什么不吃書箱上擺放著的雞肉時,勃蘭頓給大家講了一個菲利普用繩子勒死小雞的故事,盡管菲利普反駁這只是勃蘭頓瞎編的故事。中途魯伯特又審問菲利普,此處魯伯特已經開始有所懷疑關于戴維的死亡原因,菲利普極力否認這件事的真實性。后來當戴維父親要離開的時候,勃蘭頓將書籍用繩子捆綁起來,而這根繩子便是當時勒死戴維的繩子。
導演在這樣一個室內密閉空間中將這樣的隱性物品利用長鏡頭如此真切的調動起來,使得這繩子牽動著菲利普內心的同時也牽動著大眾的心,這是一場精彩的呈現,它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展現。一個鏡頭能容納如此多的人和事,并串聯起一件謀殺案,在一個密閉空間能呈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講好這樣一個故事,給觀眾驚嘆的同時帶去反思,這正是藝術的力量,長鏡頭這種藝術給畫面增添了更多的真實性與可能性,它比其它任何鏡頭都更能帶動觀眾的視線和注意力。
參考文獻:
[1]趙文穎.試論長鏡頭在影視作品中的美學特征及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第18期
[2]弗朗索瓦·特呂弗.希區柯克論電影[M].嚴敏,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