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軍,李明華,張晶晶
“互聯網+教育”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將生動直觀的視頻、圖片、音樂呈現在學生面前,利用視頻慢動作播放、回放、暫停來呈現技術動作的細節和練習方法,這種視音頻的呈現方式很受學生歡迎[1]。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常采用示范、圖解、影像等形式傳遞信息的反饋方法,它能使學生較生動、具體地了解動作形象、技術結構和細節以及動作技術的完成過程[2]。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其目的是使行為發生改變,并使行為改變的后果得以鞏固和保持,而這個過程會受到各種不同復雜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對學習者提供與他/她的水平相當的反饋,反饋被認為是決定學習者水平的關鍵變量[3]。學者定義反饋是指將系統的輸出返回到輸入端并以某種方式改變輸入,進而影響系統功能的過程[4]。反饋在教學中具有不容置疑的地位,其作用和重要性是許多研究爭論的主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學者致力于研究反饋在發展學習能力與提高學習效果中的作用[5][6]。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新技能教學時,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是語言講解并動作示范[7],由老師提供的信息幫助學習者決定下一階段的學習和練習內容。語言反饋是一種最直接的反饋,通過明確的語言直接告知學生學習的結果、成效、應注意問題等[8]。體育教學訓練中的言語反饋有四種:糾正性言語反饋、價值性言語反饋、客觀性言語反饋和不確定性言語反饋[9]。視覺反饋是指用示范、圖解、照片、電影和錄像等形式傳遞信息的反饋方法,它能使學生較生動、具體地了解動作形象、技術結構和細節以及動作技術的完成過程??梢杂衫蠋熤苯邮痉?,也可以由視頻或模特提供。通常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視頻提供[10]。根據反饋對體育教學產生效果影響的研究表明,通過使用反饋教學比常規傳統教學取得的效果更有效[11][12][13]。其中關于視頻反饋對訓練產生影響的研究顯示,視覺反饋組比對照組更有效,而對照組在教學訓練中沒有得到任何反饋[14][15][16]。此外,國外的研究表明,通過視頻提供視覺反饋的群體的表現比收到語言反饋的群體更成功[17][18]。與此相反,國外學者Taylor的研究里并未發現視頻反饋組與語言反饋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19]。此外,Guadagnoli等人對高爾夫球手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語言和視覺反饋組的成功率低于對照組[20]。有專家指出,多元反饋(視覺和聽覺同時反饋)的設計對于支持多維運動是可行的[21]。在另一項研究中還指出視覺、聽覺、觸覺和多模態反饋是成功的必要條件[22]。但是目前關于反饋對學習排球發球和扣球技術影響的研究相對比較缺乏。對于教學訓練來說,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手段尤為重要,通過這些手段(語言提示、視頻反饋等)的幫助,可能會產生很好的教學的效果。在這方面了解體育教學訓練中運用哪些手段更有效似乎更為重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評價單一反饋(語言、視覺)和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對排球發球和扣球技術訓練的影響。
單一反饋(語言反饋、視覺反饋)和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對排球發球和扣球技術訓練的影響
1.2.1 實驗法
(1)實驗對象:本研究以參加排球業余訓練的42名(男女各21名)南京市在校中小學學生為實驗對象,他們均自愿參加了這項研究。實驗分成三組,每組14名學生(男女各7名)分別參加單一反饋組(語言、視覺)和多元反饋組(語言-視覺),學生平均年齡與參加業余訓練的年齡分別為:語言反饋組(平均年齡=12.28±0.46,運動年齡=1.85±0.62)、視覺反饋組為(12.14±0.37,1.66±0.44)、語言-視覺反饋組為(12.21±0.42,1.91±0.38)。他們在生理年齡、訓練年限、身體素質上均無顯著性差異。
(2)實驗時間及地點:實驗時間為2020年7-8月暑期共8周,5次/周,用于扣球與發球技術訓練的時間為0.5-1小時/次。地點分別在南京市梅園高級中學排球館、市一中體育館、中山東路體校排球館。
(3)實驗假設運用單一反饋(語言、視覺)及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發球、扣球技術的認知能力,并對學生發球、扣球技術的掌握有重要的影響。
(4)實驗控制:在實驗設計中選用了排球技術單元中的“扣球”和“發球”兩種技術。通過給第一個實驗組進行單一反饋——語言反饋、第二個實驗組同樣是單一反饋——視覺反饋、第三個實驗組進行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來進行技術教學訓練。因為學生分別在不同的場館進行教學訓練,所以三組受試者在訓練期間相互沒有見面交流。
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嚴格遵循每日規定的訓練計劃,并向所有組告知訓練的計劃內容。在訓練課開始之前,要求隊員們演示當天教學內容的技術動作來確定他們的初始水平。同時用攝像機記錄下來并加以備份,以便由專家進行評估。在傳授扣球和發球技術動作時,為參與者提供了三種不同的反饋方式,根據這些反饋方式分成三個實驗組,并預先告知三組不同反饋方式及要求。如語言反饋組:“你是語言反饋組的受試者,要分別進行10次發球和扣球的任務。然后將會逐一接受教練的語言反饋提示”;視覺反饋組:“你是視覺反饋組的受試者,將要分別進行10次發球和扣球的任務。你將每次練習后從顯示屏幕上觀看自己的技術動作視頻”;語言-視覺反饋組:“你是語言-視覺反饋組的受試者,將分別進行10次發球和扣球任務。你在每次觀看自己技術動作視頻的同時并會從老師那里得到有關自己動作的語言反饋信息”。
在語言反饋組中,參與者在重復10練習的過程中逐一的接受教練的語言反饋。在視覺反饋組中,每個參與者同樣在重復10次動作后,須要通過錄像視頻對訓練過程中的技術動作進行反饋。此外,在上課前要告知學生們在錄像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相關問題。對于接受語言-視覺反饋的小組,在練習過程中,受試者要經過10次重復的語言和視覺(錄像)的指導。同樣,為了確定受試者所學內容,各組的每個受試學生的單獨練習都要進行錄像保存,這些錄像將稍后提供給專家進行評估。
1.2.2 問卷調查
為了確定受試者對排球扣球與發球技術在認知領域和技能領域水平,通過征求專家們的意見設計學生問卷與專家問卷,學生問卷用于了解學生排球認知領域水平。專家問卷是通過專家對學生練習視頻錄像的評定確定學生排球技能領域水平,專家問卷主要采用“排球技術評分表”,表格內容包括了排球測試內容及所有受試者的評分步驟和標準。
其中認知領域的數據收集。為了測試受試學生排球認知域水平,研究者設計了一個包含25個問題的問卷,其中涵蓋了排球發球、扣球相關的競賽規則、基本技術要領及動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識,題型大多數為多項選擇題。本問卷主要摘錄于專門研究排球認知水平的評價標準手冊,在設計問題時,將排球領域5位專家的意見轉化為Likert型量表進行信度分析,量表的Cronbachα信度系數值為0.86。CVI效度分析值為0.93。
運動技能領域的數據收集。為了測試受試學生排球技能域水平,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借鑒他人的研究成果,在征求了5位專家的意見后確定測試方法。首先對所有測試者進行排球扣球、發球動作示范講解,提出練習的方法與要求,然后對所有參與者的練習過程進行錄像,專家通過線上觀察視頻進行對受試者進行評價打分。本問卷摘錄自學者Mirzeoglu在研究中使用過的排球技術評分方法[23],評分為Likert五級量表類型,根據0-4評分,其中0=未觀察到,1=差,2=一般,3=好,4=非常好。這5位專家都是排球領域的專業人員,他們的觀點被轉化為一個類似于可靠性研究的Likert型量表。評分框架是:1-2=我完全不同意,3-4=我完全同意。根據專家的意見,使用CVI分析技術計算得出有效性系數(內容效度)為0.94。為了確定技能領域專家之間得分的可靠性,采用該量表對20名參加正式比賽的高中生排球運動員進行了測試。此外,利用ICC分析計算得出發球可靠性值為0.89,扣球為0.97。
本研究邀請了體育學院、師范大學及市業余體校的五位排球專家參與協助研究。其中1位正教授,2位副教授,2位高級教練。這些受試者的技術動作視頻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上傳至線上,專家通過線上觀看后對技能領域進行評分。15天后重復相同的過程,并再次進行評分。隨后,由于獲得的得分呈正態分布,通過評估專家的信度和兩者之間的信度,根據ICC統計數據計算信度系數。表1的信度值表明專家的得分信度較高。

表1 專家評分可靠性值
1.2.3 數理統計
通過對受試學生測試前和測試后的認知行為測試和視頻記錄,由專家進行評分并對得出的相關數據結果進行分析。采用CVI分析方法對測量工具的可靠性進行評估。使用Levene(方差齊性檢驗)檢驗來確定該組的認知和技能領域的等效性。為了確定該受試群體的認知和技能領域數據是否呈現正態分布,我們采用了Shapirowilk分析所得認知和技能領域數值來確定單一反饋(語言、視覺)和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對排球運動中發球和扣球技術教學訓練成功的影響。使用ICC測試,是因為專家內在評分信度的數據具有正態分布。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并在整個數據分析中,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進行參數依賴的分組分析。由于數據呈正態分布,為了確定測試前和測試后是否存在差異,進行了方差分析測試。最后,使用Bonferroni來識別差異的來源(如果有的話)。以p<0.05為誤差幅度(顯著性水平)。
通過對評定量表中排球運動員發球、扣球的測試前和測試后數值計算出運動員成績得分。Levene方差齊性檢驗結果顯示,在發球認知域中得分[F(2/39)=0.159;P=0.943]與扣球得分[F(2/39)=1.519;P=0.232]是齊性的。在發球技能域中的得分[F(2/39)=3.234;P=0.060]和扣球得分[F(2/39)=0.151;P=0.860]是齊性的。受試組在認知域中得分無顯著差異(P>0.05)?;谶@一發現,可以說,受試者在認知域的水平呈正態分布。同樣在技能領域中的得分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谶@個結果,可以說這些組在技能領域水平上也呈正態分布。
由表2可以看出,所有的語言、視覺和語言-視覺反饋組在排球扣球和發球認知領域中得分從測試前到測試后均有提高。結果表明,在排球扣球、發球認知領域水平方面,各實驗組的測試前和測試后均有顯著差異。

表2 單一反饋和多元反饋在排球扣球和發球認知域中的水平配對、T檢驗結果:
由表3結果顯示,在技能領域中單一反饋組和多元反饋組排球扣球和發球的后測得分均高于前測得分。結果表明,在技能領域方面各受試組前測和后測的成績得分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

表3 單一反饋和多元反饋在排球扣球和發球技能域中的水平配對、T檢驗結果
在排球技能學習的語言反饋組中,語言反饋對于學生的發球知識技能的學習產生了影響,在認知和技能領域得分的影響分別為3.17、7.64;其對扣球知識技能學習的影響分別為認知4.39、技能5.43。在單一反饋——視覺反饋組的訓練中,視覺反饋對學生學習發球在認知和技能領域得分分別為3.77、7.48;對扣球知識技能學習的影響分別為3.89、5.33。最終,在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的認知和技能領域方面,語言-視覺反饋對學生學習發球與扣球知識和技能的影響分別為5.40、9.63和4.06、8.59。
以上的研究結果表明,所有組在認知領域中的后測得分都高于前測。然而,與其他組獲得的分數差異相比,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的得分更高。在其他類似研究的結果中,我們發現有一些是持相同意見的,而另一些則不是。關于支持反饋是學習重要組成部分的研究有很多[21][22][24]。然而,當考慮哪一種反饋類型是更為重要或有效時,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被認為是當前最有效的反饋類型。在本研究中,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為學生同時提供了聽覺信息和視覺信息。因此,可以說,在體育教學訓練中同時運用語言提示反饋和視覺反饋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結果發現,在技能領域方面,所有組之間的排球扣球技術的測試前和測試后成績都存在差異,然而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的學生得分卻最高。當檢驗組之間的差異時,單一反饋的視覺反饋組和多元反饋的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而單一反饋形式的語言反饋組與視覺反饋組之間、語言反饋組與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我們不難發現單一的視覺反饋小組的得分要落后于其他兩個組,因此,視覺反饋組的訓練效果最差。從測試結果得知在發球方面,單一反饋中的視覺反饋組的得分較低,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的得分最高。檢查組之間的差異時,語言反饋組和視覺反饋組、語言反饋組和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以及視覺反饋組和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
此外,根據兩項任務的平均得分,發現同樣是單一反饋形式的語言反饋組要優于視覺反饋組。視覺反饋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的一個優勢特征是在學習中它提高了學習者辨別技術動作錯誤的能力。但它必須輔以指導者相關提示的言語信息,才能達到更好掌握運動技能的效果[25]。在沒有語言反饋的情況下,學習者可能會受到額外次要因素的干擾而關注到不必要的提示,只關注了動作外在表現而忽視了動作的內在本質,如自己不如意的技術動作演示和標準示范動作之間的差異過大。為此,受試者可能因視覺反饋而失望,降低學習動機或抑制視覺反饋。由此看來,對示范視頻的觀察已經導致了任務內在運動表象的改變。所以,視覺反饋應根據學生的水平,選擇適當的示范動作或觀察其他同學比較好的動作,學生才能產生把呈現的視覺表象轉化為自己動作的愿望;其次,可通過示范學生動作的缺點這一反饋信息,分析出學生的現狀與目標的差距,及時調整計劃、方法,再發出新的信息,使其在對比中修正動作技能。
當檢驗組間差異時,語言反饋組與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視覺反饋組與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語言反饋組與視覺反饋組之間均有顯著性差異。從兩項技能的成績來看,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得分最高。結果表明,排球扣球和發球訓練中實施反饋是有效的,但在談到多維運動的復雜技術動作時,多元反饋(言語-視覺反饋)比單一反饋更有效??梢赃@樣認為,對于復雜的技能教學不能僅使用單一反饋(視覺反饋或語言反饋),而是要語言反饋與視覺反饋相結合的多元反饋方式,才可以創造最大的教學訓練效果。
Hebert等人研究了言語和視覺反饋對網球正手截擊球訓練效果的影響[26]。他們以初學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研究,對象為48名從未接受過球拍運動訓練的女大學生,實驗前向她們提供了一些的基本培訓。隨機分為4組。這些組分別為:接受教師語言反饋的組、通過觀看模特示范和視頻反饋獲得視覺反饋的組、除觀察模特示范和視覺反饋之外還接受教師語言反饋的組和未接受任何反饋的對照組。結果表明,三個實驗組的學習效果均優于對照組。除了視覺反饋之外,從老師那里得到語言反饋的小組取得了最顯著的進步。研究人員認為,視頻反饋有利于掌握和提高技能。
另外,在一項關于正手擊球技術的研究中[26],以四組女大學生為實驗對象,實驗時讓學生用她們的非慣用手來使用球拍。第一組接受教師的語言反饋,第二組通過監視器接受視頻反饋,第三組接受來自監視器的視頻反饋以及老師的語言反饋,第四組被控制并且沒有接受任何類型的反饋。在實驗結束時,發現前三組的得分均優于對照組,且語言-視覺反饋組得分最高。
然而,在另一項對大學生的研究中[27],作者比較了視覺反饋組和接受教師語言反饋組之間的差異,在研究中,視覺反饋組通過觀察正確技術的慢動作和定格圖像的方法來接收反饋。在語言反饋組中沒有使用視頻,但是對技術標準和要點進行了解釋。結果表明,視覺反饋比教師語言反饋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技能表現和技術評價。
研究表明,教師與學生技能水平相當的糾正性反饋將更有效地促進技能發展。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在學習中使用反饋是有效的,但是在復雜的技能教學中,如排球的扣球技術教學,多元反饋(言語-視覺反饋)比其他反饋更有效,所得結果與以往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旨在探討單一反饋(語言反饋、視覺反饋)和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對排球發球和扣球技術學習效果的影響。根據獲得的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1.實驗組在排球扣球、發球的認知域方面。實驗組的測試前和測試后成績有顯著性差異。然而,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的得分高于其他組,對掌握排球技術知識方面的效果影響更大。
2.實驗組在排球扣球、發球的技能領域方面。在排球扣球技術訓練效果上,同樣是單一反饋的語言反饋組得分高于視覺反饋組,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得分最高。視覺反饋組和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語言反饋組與視覺反饋組之間、語言反饋組與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在排球發球技術訓練效果上,各實驗組的成績均有所提高。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組得分最高。語言反饋組和視覺反饋組、語言反饋組和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以及視覺反饋組和語言-視覺反饋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3.運用反饋手段進行排球扣球和發球技術教學是有效的。然而,對于復雜的技能的教學與訓練,與其他的反饋方式相比,采用信息化手段的多元反饋(語言-視覺反饋)方式更有效。必須指出,對復雜技能的發展單一反饋方式(語言反饋以及視覺反饋)都是有一定的效果。只有當它們結合一起使用時,才能產生更有效的訓練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