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寶愛,徐 沖
籃球是體育運動中常見的同場對抗性運動項目,籃球比賽的對抗性和競爭性會使運動員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和身體疲勞。因此,賽后運動員疲勞的消除和體力的恢復便十分重要。睡眠對運動員來說是一種消除疲勞、恢復體能的重要方法,可以有效促進運動員身體機能的恢復。當前籃球運動員在睡眠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睡眠不足,籃球運動員睡眠不足將會使其在訓練和比賽中由于狀態欠佳而導致受傷等一系列不良影響。二是部分籃球運動員患有運動性失眠。三是由于電子產品影響,籃球運動員睡眠時間的自我管理較差等。
有研究表明,運動員睡眠質量的提高,會顯著地改善其運動表現,因此,為了改善籃球運動員的睡眠狀況,需要對其睡眠進行監測。目前,對于睡眠監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通過問卷調查;二是借助相關儀器進行生理監測,通過獲得的數據對睡眠質量進行分析,如多導睡眠監測系統、視頻睡眠監測等。但是,這些方法都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操作復雜、易侵犯隱私等。因此,為了克服這些不足,本研究使用非接觸式睡眠傳感器,通過所得數據,分析運動員睡眠質量,為有效的改善其睡眠質量提出建議,從而使其更好地消除疲勞,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
本文以山西大學體育學院CUBA球隊5位首發隊員作為研究對象。

表1 籃球運動員基本信息
實驗器材:采用杭州醫電園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睡小寶非接觸式睡眠監護儀,收集相關睡眠數據。
實驗方案:
第一階段測試訓練期睡眠,測試時間為2018年12月21日-2018年12月23日,測試地點為山西大學令德11齋。
第二階段測試比賽期睡眠,比賽時間為2019年1月7日-1月10日,比賽日程共計4天,1月8日無比賽,比賽場地為北京化工大學體育館;測試時間為2019年1月6日-1月10日,測試地點為主辦方安排的酒店內。
測試期間所有被試人員均在11:30上床休息,起床時間不做要求,運動員心理、訓練水平等因素不考慮在內。
使用Excel和SPSS22.0進行作圖和數據分析。
由表2可知,(1)比賽期運動員平均每日睡眠時長整體長于訓練期,但結果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P=0.136),A4比賽期比訓練期有所下降,這可能是由于比賽帶來心理壓力影響睡眠時長;(2)5名運動員在比賽期入睡時長與訓練期相比整體有所增長,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5,P=0.043);(3)由于比賽所帶來的心理的焦慮和身體的疲勞,運動員比賽期平均每日睡眠深睡占比低于訓練期間(P<0.05,P=0.0012),淺睡占比高于訓練期(P<0.05,P=0.004);(4)在比賽期間,運動員們較早上床睡覺,但是由于比賽帶來的壓力,導致其難以入睡,平均每夜體動次數整體多于訓練期(P<0.05,P=0.009);(5)比賽期運動員雖然通過延長睡眠時長來保證身體的恢復,睡眠時長長于訓練期,但是其入睡時長、深睡占比、淺睡占比、體動次數都比訓練期要差,因此運動員比賽期平均每日睡眠得分低于訓練期(P<0.05,P=0.0023)。

表2 籃球運動員訓練期與比賽期睡眠情況統計
由表3-表7可知,(1)1月6日A1的睡眠得分最低,是由于在1月7日首場比賽心理緊張等因素導致,其花費更多的時間用于入睡,深度睡眠占比較少,但是其經過1月7日賽后和1月8日的休息,身體得到良好的恢復,在1月9日競技狀態較好;(2)A2在1月9日睡眠得分明顯高于前兩天,同時其1月10號比賽球場得分也高于前兩場比賽,可知,前一天得到充足的休息,會對第二天比賽的競技狀態產生良好影響;(3)A3始終保持較高的睡眠得分,但其球場得分較低,原因與其場上時間有關,但可以看出其前一天睡眠質量好的話,第二天的球場得分會更高;(4)A4睡眠狀態最差,尤其深度睡眠占比明顯較低,入睡時間較長,但是其三場比賽的球場得分都是最高,原因與其個人競技能力和球場前鋒位置相關;(5)A5在比賽期間,睡眠質量最好,睡眠得分最高,但是其在比賽中球場得分并不是最高的,這可能與個人競技能力有關。

表3 A1比賽期間睡眠與競技狀態匯總表
雖然球場得分受眾多因素影響,但從A1、A2、A3、A5四名運動員的睡眠得分與球場得分可知,前一天睡眠得分高的話,第二天的球場得分會更高。

表4 A2比賽期間睡眠與競技狀態匯總表

表5 A3比賽期間睡眠與競技狀態匯總表

表6 A4比賽期間睡眠與競技狀態匯總表

表7 A5比賽期間睡眠與競技狀態匯總表
睡眠對運動員消除疲勞十分重要。然而,運動員群體由于各種原因存在嚴重的睡眠問題。一些運動員患有運動性失眠,表現為比賽期間入睡困難等[12-13]。本研究中A4在比賽期間的睡眠波動很大,深度睡眠明顯減少,入睡時長在首場比賽后迅速增加,便是產生了運動性失眠的表現,但是由于其個人競技能力和球場前鋒位的關系,其球場得分較高,如果可以克服運動性失眠,其競技能力會有更好的發揮。
睡眠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運動員的競技狀態,但是運動員的競技狀態也受很多主觀因素的影響。在本研究中運動員競技狀態的直觀反映便是比賽中球場得分,雖然一些運動員,前一天睡眠質量并不高,如A4,但其第二天的競技能力卻較好,場上得分很高,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這些運動員個人競技能力很高,在比賽中處于一個得分點的位置。但可以確認的是,身體經過充分的休息,運動員競技能力會得到提高,在本研究中運動員經過1月7日賽后和1月8日一整天的休息之后,在1月9日均保持了良好的競技狀態。
除入睡時長、睡眠時長、體動次數外,影響睡眠的因素還包括睡眠環境、午休、食物攝入等,因此,教練員可從這些方面著手。建議運動員睡眠時長為≥9-10h/d,如果<7h/d,應增加30-60min/d的睡眠;運動員可通過降低室內溫度,減少光亮,屏蔽噪音來改善睡眠環境,睡前半小時避免使用電子設備。午睡對于夜間睡眠不足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策略,有助于提升運動員短期內的運動表現,建議午睡時間不超過30 min;運動員攝入的物質也會影響睡眠,睡前應不再飲用含酒精和咖啡因類飲品。
1.運動員比賽期整體平均每日睡眠質量不如訓練期。
2.排除主觀因素干擾,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運動員提升競技狀態。
6建議1.根據本研究結果,在比賽期教練員可通過所得睡眠數據,了解運動員身體恢復狀況,進行場上人員的安排;為保證運動員體力恢復,教練員可根據所得睡眠數據要求運動員的睡眠時間;
2.教練員可通過比賽期所得數據,了解運動性失眠情況,提前采取干預措施,如模擬比賽環境等,以減少這類運動員出現運動性失眠,從而使其在賽場上有更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