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娟, 王大龍, 文祥華
(1.畢節市土肥站, 貴州 畢節 551700; 2.大方縣土肥站, 貴州 大方 551600)
甘藍(BrassicaoleraceaL.)為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莖矮且粗壯一年生莖、肉質,不分枝,綠色或灰綠色。甘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其在預防動脈硬化、膽結石及癌癥方面具有一定功效,成為大眾喜食的蔬菜作物。在我國南北各氣候區適應性強并大量栽培[1],在云南俗稱“蓮花白”。近年來,為追求甘藍的最大產量,大量施用氮肥,造成甘藍種植區域土壤養分比例失調、土壤酸化、土壤板結等土壤退化問題,作物肥料利用率降低,從而加大了各種成本[2-3],同時也會導致甘藍的抗病性降低、產量減少、品質下降、風味降低[4]。過量施用的肥料會隨雨水滲透、澆灌等方式進入地下水及河流,導致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5],影響農產品的高品質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有機肥與氮磷鉀合理配施成為甘藍優質高效栽培的關鍵因子之一。研究以蔬菜“2+X”試驗為基礎,通過有機肥與氮磷鉀配比配施探討不同比例配肥對甘藍的最佳產量,以期為大方縣甘藍實現高產提供參考。
試驗地設在大方縣理化鄉果木村沖頭組胡向華旱地內,地塊位置105°38′30″E,27°1′50″N,海拔1 385.1 m。地形平坦、整齊、肥力均勻;試驗地常年施用農家肥做底肥,施用有機肥量1 200 kg/667m2;年施用化肥純N:8~10 kg/667m2,P2O5:6~9 kg/667m2,K2O:2~4 kg/667m2。前茬作物為玉米。試驗地屬于大方縣典型土壤黃壤,土種為遵義黃壤,土壤肥力中等水平,試驗地灌水條件及基礎設施良好,無侵蝕。
供試作物品種:甘藍-奧利奇[登記編號:GPD結球甘藍(2018)370106 作物種類:結球甘藍 品種名稱:奧奇娜。申 請 者:青島黃瀧種子有限公司。育種者:日本瀧井種苗株式會社,品種來源:CA-012MCA-012F 特征特性:雜交種]。供試肥料:氮磷鉀肥是尿素(N ≥46%),磷肥施用普鈣(P2O5≥12%),鉀肥用硫酸鉀(K2O ≥50%)施用(氮磷鉀肥均產自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蔬菜“2+X”田間肥效試驗開展田間試驗,按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2011年版)[6],將有機肥當量試驗與基礎試驗整合為一個試驗,共設置8個處理,試驗設計見表1。試驗處理分別為有機氮和化學氮的不同配比,所有處理的磷、鉀養分投入一致,其中有機肥選用當地有代表性并完全腐熟的種類。田間試驗設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表2)。小區面積為21 m2,長7 m,寬3 m,小區間設0.6 m隔離行,小區外設1 m保護行,每小區定植70株,種植密度為2 222株/667m2。

表1 有機肥當量試驗設計

表2 甘藍2+X試驗小區設計
甘藍于2019年9月23日移栽,2020年1月27日收獲,收獲方式按小區全割全測。有機肥料、磷肥、鉀肥加氮磷鉀肥(20%)作基肥一次施用,施肥方式為穴施;追肥分別于2019年10月18日和2019年11月15日追施,用量各占總施肥量的40%。
運用Excel進行數據整理后,再用DP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由表3可知,處理8的產量最高,為3 249.90 kg/667m2;其次為處理3和處理7,產量分別為2 711.25 kg/667m2和2 519.7 kg/667m2;處理1的產量最低,為1 550.34 kg/667m2;處理2和處理6,產量分別為1 687.92 kg/667m2和1 883.69 kg/667m2。說明,單獨施用有機肥和無機肥的處理產量都不是很高,而有機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的處理甘藍產量較高。
經方差分析表明,有機肥與氮磷鉀肥不同配比施用量處理間F值為114.969,大于F0.01(4.278),處理間差異極顯著。而重復間的F值為0.968,小于F0.05(為3.739),重復間的差異不明顯。說明不同有機肥與氮磷鉀肥不同配比施用量對甘藍產量有較大影響。通過多重比較分析,處理8的產量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處理3與處理4、處理7間差異顯著,處理4與處理7間差異不顯著。說明有機肥和氮磷鉀肥配施與常規施肥中養分利用差異不大,可能受當地農戶施肥習慣和作物品種影響;處理3、處理4和處理7的產量極顯著高于處理5、處理6、處理2和處理1,說明可能受后期追肥影響肥料吸收,前期追肥配合有機肥施用,肥效之間有協同作用;處理3產量顯著高于處理4、處理7、處理5、處理6、處理2和處理1,處理4和處理7產量差異不顯著,處理2和處理1差異不顯著,表明同一耕地下只施有機肥與不施肥差異不明顯。總的來說,有機肥配合氮磷鉀肥施用對作物產量的影響較大,其中有機肥與氮磷鉀肥優化配施效果最好、肥效利用最佳、產量最高,與李躍飛[7-9]等的研究結果一致。
由試驗可知,有機肥配合施用氮、磷、鉀肥對甘藍產量的影響較大,綜合考慮耕地質量提升等多種因素,有機肥代替化肥的比例為有機無機各占1/2較好。而優化施肥(處理8)的增產效果最明顯,甘藍的產量為3 249.9 kg/667m2。因此,建議在大方縣試驗區域內推薦施肥方式為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機肥500 kg,復合肥50 kg(N-P2O5-K2O=20-8-20)為基肥;苗期追肥為純N養分8 kg(占總分的40%);團棵期追為肥純N養分8 kg(占總分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