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麗 任銘誠 董美琪 劉耀武
(1.亳州市滬譙藥業有限公司,安徽 亳州 236800;2.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藥學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中藥材的質量與中藥材的產地、采收時間、采收季節以及炮制工藝等密切相關。中藥材切成飲片后,為了便于貯存和防止藥材發生蟲蛀、霉變的現象,需要及時干燥,以保障藥材的藥效和品質。
目前,有文獻報道真空冷凍、熱風、微波、微波真空、紅外等眾多干燥方法對白芍質量的影響。為保證白芍飲片干燥后的質量,本實驗建立了以沒食子酸、芍藥內酯苷、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四種成分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為綜合評價指標,考察了電熱鼓風干燥箱干燥溫度、干燥時間及干燥時飲片的平攤厚度對白芍飲片質量的影響,并進行正交試驗優化,最終確定白芍最佳干燥工藝,為白芍飲片生產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
1.1 儀器。 HC-200型華晨高速多功能粉碎機(浙江省永康市金穗機械制造廠);HH-S2型數顯恒溫水浴鍋(常州國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ME403E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200型直線往復式多功能切藥機(亳州市金赫達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DHG-9101 OA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三發科學儀器有限公司);MB27型水分測定儀(奧豪斯儀器有限公司);KH-500DE型數控超聲波清洗機(昆山禾創超聲儀器有限公司);SHZ-D型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鞏義市美裕高科儀器廠);ACQUITY UPLC H-Class PLUS型超高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
1.2 試藥。 白芍藥材由亳州市滬譙藥業有限公司提供,經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劉耀武教授鑒定為毛茛科植物白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乙腈為色譜純(Fisher Chemical公司),超純水儀(四川優普超純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對照品芍藥苷(批號:110736-202044,含量96.8%)和沒食子酸(批號:110831-200803,含量98%)購自中國食品藥品鑒定研究院。芍藥苷內酯苷(批號:39011-90-0,含量95%)和苯甲酸芍藥苷(批號:YJ-100419,含量98%)購自成都普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 藥材前處理。取凈白芍根,將藥材進行大小粗細分檔,本實驗所用白芍藥材直徑為1.5cm~2.0 cm。用清水先浸泡白芍到六七成,然后取出,悶潤24小時,中途淋少量水2~4次,保持藥材的表面濕潤,讓水分能分緩慢地滲透入藥材內部。至白芍藥材易彎曲但不易折斷,再用直線往復式多功能切藥機切藥按照《中國藥典》規定切成1mm-2 mm的薄片,作為實驗材料備用。
2.2 白芍飲片中各指標成分的測定
2.2.1 色譜條件。色譜柱為 ACQUITY UPLC?BEH C18( 2.1 mm×100 mm,1.7 μm),流動相為乙腈(A)-0.05 %的磷酸溶液(B),進行梯度洗脫:0~0.5min,7 %~14 %A;0.5~3min,14 %A;3~5.5min,14 %~18 %A;5.5~6min,18 %~20 %A;6~9min,20 %~22 %A;9~9.5min,22 %~40 %A;9.5~11min,40 %~50 %A;11~11.5min,50 %~100 %A;11.5~12min,100 %A;12~12.5min,100 %~7 %A;12.5~14min,7%A。流速為 0.400 mL/min,柱溫為 30℃,檢測波長為230 nm;采集時間為14 min;進樣量為2 μL?;旌蠈φ掌芳肮┰嚻返纳V圖見圖1。


圖1 混合對照品(A)與白芍樣品(B)的色譜圖
2.2.2 溶液的制備
2.2.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粉碎樣品,過4號篩,取白芍粉末,分別精密稱取0.1 g,置于5 mL量瓶中。加稀乙醇4 mL,超聲處理(240 W,45 kHZ)30分鐘,取出放冷至室溫,加稀乙醇至刻度,搖勻,過0.22 μm微孔濾膜,取續濾液,即得。每個樣品平行制備2份。
2.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沒食子酸、芍藥內酯苷、芍藥苷和苯甲酰芍藥苷四種待測成分對照品適量于容量瓶中,以適量甲醇溶解并定容,分別得到各成分的單一對照品母液。再分別取各單一對照品母液適量于容量瓶中,以50%甲醇水溶解并稀釋到刻度,搖勻,得到混合對照品溶液,以備方法學考察使用。
2.2.3 方法學考察
2.2.3.1 線性關系考察。分別吸取“2.2.2.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用50%甲醇水采用倍數稀釋法, 分別稀釋0、1.25、1.67、2.5、5、10、20、32和40倍,制得9個不同濃度梯度的系列標準溶液,按“2.2.1”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得各成分的峰面積。以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各成分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中沒食子酸(Y=97714X+369.33,線性范圍0.25~10.03 μg/mL,相關系數0.9999),芍藥內酯苷(Y=6525.8X-5882.6,線性 范 圍7.71~308.4 μg/mL,相關 系 數0.9999),芍 藥苷(Y=6516.8X-10011,線性 范 圍26.58~1063.3 μg/mL,相關系數1),苯甲酰芍藥苷(Y=48312X+2689,線性范圍0.36~14.32 μg/mL,相關系數0.9999)。
2.2.3.2 精密度試驗。取一個線性濃度點的四種成分混合對照品溶液,按照“2.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進樣測定6次,對待測成分的峰面積計算相對標準偏差,得出沒食子酸RSD為0.11 %;芍藥內酯苷 RSD為0.12 %;芍藥苷 RSD為0.08 %;苯甲酰芍藥苷 RSD為0.84 %,結果表明,該儀器精密度良好。
2.2.3.3 重復性試驗。精密稱取同一白芍粉末,按照“2.2.2.1”項下方法重復制備供試品溶液6次,并按照“2.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根據各成分的峰面積及標準曲線計算各成分的平均含量,并計算含量的相對標準偏差,得出沒食子酸RSD為0.66 %;芍藥內酯苷RSD為0.93 %;芍藥苷RSD為0.65 %;苯甲酰芍藥苷RSD為1.59 %,表明所建立方法測定白芍供試品溶液重現性良好。
2.2.3.4 穩定性試驗。取同一供試品溶液,按照“2.2.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在 0、2、4、6、8、10、12、24 h 進行 UPLC 色譜分析,記錄各時間點待測成分的峰面積,并計算相對標準偏差。得出沒食子酸峰面積的RSD為3.60 %;芍藥內酯苷峰面積的RSD為0.67 %;芍藥苷峰面積的RSD為0.52 %;苯甲酰芍藥苷峰面積的 RSD為5.15 %,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定性良好。
2.2.3.5 加樣回收率試驗。按照供試品制備一半的量制備供試品6份,并按照重復性中各成分的平均含量,加入相同量的各成分對照品溶液,按照“2.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計算,得出沒食子酸、芍藥內酯苷、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104.12 %、98.99 %、99.97 %和99.94 %,RSD分別為2.20 %、1.05 %、0.35 %和1.12 %,表明所建立液相方法加樣回收率良好。
2.3 水分測定。取粉碎后的白芍樣品,采用基于烘干法的水分測定儀測定水分,結果水分含量在2.62~6.47%之間,均符合2020年版《中國藥典》要求。
2.4 水溶性浸出物的測定。將白芍樣品粉碎,過2號篩,精密稱取白芍細粉 2.0 g,參照2020年版《中國藥典》熱浸法測量其水溶性浸出物含量。
浸出物(%)計算公式如下:

注:X為浸出物的含量(%);W皿+殘為干燥后裝有容器的重量(g); W皿為容器恒重(g);V為提取溶劑的體積(mL);W樣為樣品稱樣量(g);V樣為量取續濾液的體積(mL);Q為水分(%)。
2.5.1 干燥方法。將“2.1”項下前處理后的白芍薄片置于電熱鼓風干燥箱中,設定加熱溫度分別為60 、70 、80 ℃,干燥時間分別為5 、7 、9 h,干燥時攤厚度為1 、2、3 cm進行干燥,待干燥結束取出,放冷待用。
2.5.2 正交試驗設計。以預實驗中單因素考察的結果為依據和在吳皓的文獻基礎上,選用干燥時間、干燥溫度、攤厚度為考察因素,每個因素設置3個水平,以沒食子酸、芍藥內酯苷、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四種成分的含有量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為綜合評價指標,安排實驗。
2.5.3 各指標綜合評分。采用多指標評分法,對正交試驗結果進行分析。首先,對各個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并設定芍藥苷的權重系數為30%,沒食子酸、芍藥內酯苷、苯甲酰芍藥苷含量的權重系數分別擬定為1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擬定權重系數為40%。即綜合指標Y(Comprehensive index Y)=芍藥苷含有量×30%+沒食子酸含有量×10%+芍藥內酯苷×10 %+苯甲酰芍藥苷含有量×10%+水溶性浸出物含有量×40 %。結果如表1所示,方差分析如表2所示。

表1 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

表2 正交試驗方差分析
2.5.4 正交試驗結果。采用上述方法,分別測定各條件下樣品中沒食子酸、芍藥內酯苷、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四種成分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并進行各指標綜合評分,然后對正交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各因素對白芍干燥工藝的影響順序為干燥時間>攤厚度>干燥溫度。干燥時間對白芍飲片質量的影響較大,在攤厚度3cm,以70℃下干燥7h的條件下,各指標所得的綜合指標最高。由方差分析結果可知,干燥時間、溫度及攤厚度對綜合指標均沒有顯著性影響,但干燥時間對白芍飲片干燥工藝的影響要大些。
取凈白芍三批各1 kg,按照“2.1”項下前處理方法制成白芍薄片,并以優選的干燥工藝制備樣品3份。結果沒食子酸的含量分別為0.1372、0.1409、0.1413 mg/g;芍藥內酯苷的含量分別為4.735、4.503、4.780 mg/g; 芍藥苷的含量分別為32.57、33.09、33.83 mg/g; 苯甲酰芍藥苷的含量分別為0.2032、0.2333、0.2130 mg/g; 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分別為30.06% ,31.11% ,31.83% 。結果顯示以最佳干燥工藝進行干燥的白芍片,各指標成分含量較高,試驗所得干燥工藝穩定、重復性好,可靠性強。
沒食子酸具有收斂的作用,其次在抗癌和抗炎等方面也發揮了療效;芍藥內酯苷有鎮痛、鎮靜的作用;芍藥苷有擴張血管降壓、鎮痛、鎮靜等多方面的作用;苯甲酰芍藥苷主要有抗炎和鎮痛的作用。本實驗選用了水溶性浸出物、沒食子酸、芍藥內酯苷、芍藥苷和苯甲酰芍藥苷含量作為主要指標,可以全面地反映白芍的內在質量。
在前期的預實驗中當溫度設為60 ℃,攤厚度為1cm~3 cm時,白芍飲片在小于5 h內很難干透,確定干燥時間因素為5、7和9小時;干燥溫度小于80℃,可防止有效成分的破壞與流失;攤厚度依據飲片生產企業網帶式烘干機的攤厚度進行設定。
綜上所述,在70 ℃下干燥7 h,攤厚度為3 cm的干燥條件下,白芍的各指標綜合評分較高,可作為干燥白芍的最佳干燥工藝,為白芍飲片實際生產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