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飛
【摘要】紀錄片相對于其他影視作品,其內容和形式都略顯沉悶,一直被認為是小眾愛好,但隨著近些年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紀錄片行業經歷了政治推動、文化推動、市場化、產業化四個階段,從整體來看顯示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為此,本文對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紀錄片的創新發展路徑展開深入的思考,探索紀錄片產業新的發展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紀錄片;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TN94?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8.082
隨著電視播放、影院等眾多傳統媒介到4G、5G手機提供的各種視頻播放平臺的普及,眾多國產優秀作品噴涌而現,高質量紀錄片層出不窮,也讓我國觀眾有機會源源不斷接觸到有意義的紀錄片。就好比電視劇的前身是話劇,通過與其他媒介融合,才發展為如今的樣子?;ヂ摼W掀起的巨浪之下,裹挾著紀錄片與新媒體二者相互摩擦、碰撞、融為一體,紀錄片的發展也達到新的里程碑,此時的傳統紀錄片也找到了新的傳播途徑,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大門,就是新媒體紀錄片。
1. 紀錄片與新媒體概述
1.1 紀錄片內涵
紀錄片,簡而言之就是記錄人或事的影片,把我們發現的身邊人與事物的變化過程,真實記錄下來。他的創作素材自然而然就是真實生活,表現對象也就是真人真事,再加一些藝術的創作手段進行加工、組裝和修飾,最后通過電視或者電影等媒介傳遞到人們的眼前,引發觀眾思考。中國紀錄片隨著社會的變革發展經歷了政治的浪潮、文化的推動,市場化、產業化四個階段。2018年6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的通知》,進一步提高了國家對紀錄片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動我國紀錄片產業持續向好發展。
1.2 新媒體內涵
新媒體作為新興的概念提出是指利用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通過各種終端包括:互聯網、手機、電腦、電視等,以能夠向用戶端提供信息或娛樂服務的傳播方式。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新媒體逐漸普遍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新媒體是與傳統媒體相對的概念,相較于廣播、電視等新的信息服務與傳播終端,新媒體具有參與、交流、對話、社區化、連通性的特點。總的來說,新媒體是以用戶為核心,以用戶間互動為技術,通過大量的用戶自發創作、評論、分享、溝通等行為擴建社會網絡關系的一種新興媒體介質,不斷激發用戶通過互聯網傳播信息,在交互中產生新的價值,進而導致一連串用戶自發行為。優勢在于成本低、速度快、用戶反響強烈等。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突破8億,互聯網在全國普及率已經超過六成,其中手機作為上網終端的比例已經超過99%,近7.6億網民在互聯網上觀看視頻。
1.3 紀錄片與新媒體的關系
隨著網絡不斷發達,國產許多國產佳作也不斷涌現,紀錄片作為曾經的小眾愛好逐漸浮上水面,進入到大眾的視野,中國觀眾也正是通過越來越多優秀的新媒體媒介接觸到品質過關,具有一定意義的紀錄片。曾經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舌尖上的中國》,引發社會轟動,以“鄉愁”、“家的味道”等主題,直擊觀眾內心最柔軟部分,備受追捧,經久不衰??偟膩砜?,我國紀錄片通過國家大力扶持以及互聯網浪潮的推動,逐漸變得多元化,在選材方面、傳播媒介、創作方式、制作經營上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最終出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新媒體紀錄片”。
一方面紀錄片創作團隊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傳播進行開放式生產,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吸引大量互聯網用戶或指定篩選用戶參與其中。它可以擁有較高自由度并且相對成本較低,充分尊重用戶體驗等無法代替的優勢。另一方面,互聯網用戶可以積極參與到紀錄片的整個制作過程,包括:籌集資金、腳本定制、生產制造到最后的傳播分享,或者以紀錄片本身為媒介,大量觀眾聚集在例如微信、微博、豆瓣等新媒介中,自發的對內容進行評價、討論、轉發分享等,這些行為不僅為紀錄片本身帶來一定的熱度,也會擴大用戶本身的社交圈,是連接網絡上陌生人之間的一座橋梁,并由此搭建人際關系網絡。
2. 新媒體領域紀錄片發展現狀
2.1 短視頻熱度迅速升溫
近年來,短視頻風靡全國,尤其是以秒拍、快手和抖音等短視頻類APP呈激增狀,通過一再的縮短影片時長,從最開始人們普遍認為的30分鐘以內的影片,縮短至十幾分鐘,再到現在一兩分鐘以內,甚至不超過一分鐘。短視頻已經成為當下視頻類拍攝的風向標,時長短、內容集中、爆點多、節奏感強,適應大眾觀看習慣,并逐步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現如今,人們習慣選擇更輕便的設備、更簡短的視頻,這種趨勢已成必然。將傳統的紀錄片通過劃分主題、縮短時長的方式,在新媒體平臺上的傳播熱度將不斷升溫。
2.2 特色優質紀錄片不斷涌現
通常,一個產品的價值可以分為四類:核心價值、期望價值、附加價值以及潛在價值。對于傳統紀錄片,最多達到期望價值,盡管觀眾可以在觀看結束時形成自己的見解,但傳播范圍有限,僅限于三五好友,無法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新媒體紀錄片模式的出現能夠為紀錄片提供后兩者的價值。新媒體平臺提供給觀眾公開評論、點贊、分享的機會,將大眾一致認為優秀的紀錄片篩選出來,推動著高質量紀錄片不斷涌現。例如:《人生一串》播出時,好評如潮,網友在行動中獲得觀看紀錄片后附加帶來的滿足感。有些評論直抒胸臆,這種情感宣泄不僅僅是發評論的觀眾找到了輸出端,更是看到這些評論的觀眾能夠獲得一種獨自觀看時無法產生的集體情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共鳴感。新媒體平臺的存在,讓更多用戶發展高品質的紀錄片,也推動著優質新媒體紀錄片不斷出世。
3. 新媒體領域紀錄片發展瓶頸
3.1 制作題材相對單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新媒體與紀錄片的融合更加密切,紀錄片產業發展,新媒體為紀錄片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就新媒體紀錄片發展現狀來說,與短視頻、網絡短劇相比,紀錄片在制作題材上相對單一,創作層面技術日趨成熟,但題材選擇主要集中于歷史題材、傳統文化題材上,缺乏對現實生活題材的創作,偏離大眾審美,大眾接受程度高。
3.2 受眾需求強度較小
現代人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同時,對信息的攝取方式也與之前大相徑庭。傳統紀錄片動輒四五十分鐘的時長,對于緊湊的生活節奏來說有些強求。更多的短視頻、短文章的涌現為信息提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傳統紀錄片相比之下遜色許多,受眾面較小,受眾需求強度小。
3.3 商業化效果差
新媒體紀錄片產業就像一塊巨大蛋糕,吸引著眾多視頻平臺的注意力,像我國視頻平臺中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和嗶哩嗶哩都相繼開始進行自制紀錄片。隨著眾多優質紀錄片的產生,逐漸被大眾所接受,用戶不斷增加,已經有一部分觀眾可以接受付費觀看。但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各個媒體平臺的紀錄片收支仍未達到平衡,經營模式尚未完善,收入與產出情況并不樂觀,市場商業化程度低。
4. 新媒體紀錄片創新發展路徑
4.1 創新題材,緊貼現實
自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爆紅之后,中國紀錄片產業一路走紅。近年來,新媒體紀錄片的發展尤為突出。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全網紀錄片總點擊量超100億次,同比增長14.1%;電視紀錄片全年總產量約3萬小時,同比增加5.8%,新媒體紀錄片產出更是上漲了50%??梢钥闯觯旅襟w紀錄片發展前景廣闊。在此背景下,應該不斷推出人物傳記、醫學科普、自然風光、人文歷史等多種類型的紀錄片,有效填充優質現實題材缺口。讓紀錄片更貼近生活,更靠近普通人的生活經歷,讓觀眾有代入感,在觀看過程中更容易產生共鳴。
4.2 創新盈利,快速變現
眾所周知,傳統紀錄片在各大視頻平臺上的主要盈利模式有四種:付費會員、廣告招商、播放量和版權銷售?,F如今新媒體紀錄片增加了一些短期商業盈利模式,例如衍生品開發等。例如《舌尖上的中國》帶火了西貝筱面村,全國連鎖店涉及幾百個城市,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他的身影,還經常需要排隊等待,同時,西貝筱面村不斷開發新產品,門店內經常上新,假若用戶不在餐廳內用餐,也開發了品類繁復的速食產品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新媒體紀錄片可以不斷創新盈利模式,例如利用IP進行商業轉化,進而紀錄片可以得到短期商業變現,一系列產品推動優質紀錄片可以產生更多的盈利,從而能更好的生產優良影片。從目前來看,以后應該更加注重紀錄片盈利模式的創新,從而良性循環,激發更多的可能性。
4.3 迎合受眾,滿足需求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以及現代人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越來越珍惜碎片時間。因此,各類五花八門的視頻APP層出不窮,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視頻時長極短,更適應現代人需求。所以,新媒體紀錄片也需要順應時代要求,做出相應的變化。例如:將原本40分鐘一集的視頻濃縮為5分鐘一集,增加集數,打造短而精的視頻內容,以適應碎片化娛樂,與當代人快速的生活節奏相適應,滿足受眾的多樣化需求。
5. 結語
綜上所述,很多影視作品的創作模式在互聯網普及的影響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無論是傳統紀錄片或者是新媒體紀錄片,都應該與時代接軌,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要逆流而上,隨時更新創作議題和制作方式。從選題方向看,在具體選題內容上,需要精準把握觀眾的心理訴求并融入生活,從生活細小處找尋靈感;從創作模式看,創作基礎、過程、制作方式都需要有新的改變,需要加強新媒體紀錄片獨有的互動性、反饋機制和時效性。綜上,作為制作者,要勇于創新,抓住新機遇,腳踏實地,才能打磨出屬于這個時代的精美作品。
參考文獻:
[1]徐萬里.短視頻時代下微紀錄片的創作發展[J].記者搖籃,2021(08):103-104.
[2]許健.融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微紀錄片的創作與應用[J].視聽界,2021(04):103-106.
[3]唐俊.新媒體紀錄片賦能重大主題宣傳的創新手法探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1(08):63-66.
[4]孫超.新媒體語境下主旋律紀錄片的影像審美再談[J].中國地市報人,2021(07):96-98.
[5]石良豫.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的觀察與思考——以廣播電視新媒體建黨百年主題宣傳為例[J].中國廣播影視,2021(14):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