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穎惠
摘要:雖然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也要保證學生的學習品質。換而言之,教師的教學工作不能夠浮于表面,還要增強學生學習的深度與廣度。所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熟知教材內容,積極拓展課外資源,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豐富自己的見聞。除此之外,創新教學方法也刻不容緩。教師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深度學習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感悟新的知識,并將所得感悟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相結合,進而達到思想上的統一與進步,能夠通過語文的深度學習感悟人生與生活。與淺層學習的被動接受知識不同,深度學習是互動性的,強調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此應將淺層學習轉化為深度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一書中提出了深度學習的四個關鍵策略:選擇情景素材的鏈接策略、學習過程中思維的外顯策略、學習過程的深度互動策略、團隊教學研究的改進策略。
一、創設課堂情境,促進深度教學
創設課堂情境,在課堂中融入更多課外資源。使情境中的每一個因素,都與學習內容相關,為教學目標服務,有助于課堂教學深度的加深。教師要關注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利用情境創設的方式,提高教學過程的形象性和生動性。使學生能夠深入文本,理解作者所傳遞出的信息和表達的個人情感。在教學設計實踐中,教師要考慮每一篇文章的主題以及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主題去選擇課外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不同形式的資源。共同打造情景化的課堂,讓學生的思維越發深入,引導學生深入到文學世界中,提高個人語文學習的深度。
二、圍繞核心問題進行教學
語文雖不像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需要極其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也需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訓練。并且,督促學生積極思考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快速融入課堂,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筆者以為,教師在教學時應確定每節課的核心內容,并圍繞此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舉例來說,《孔乙己》這篇文章的教學,教師可以將分析人物形象作為核心問題,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說明孔乙己的形象。有同學會認為孔乙己好吃懶做;有同學則認為孔乙己自命不凡;還有同學認為孔乙己十分迂腐。顯然,這些回答會得到學生的一致認同。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具有爭議的問題:孔乙己是否是一個善良的人?讓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在通讀全篇后自然會分為兩派,有人贊同、有人反對,在贊同的人看來,孔乙己能夠教伙計寫字、給小孩分茴香豆可以印證他的善良;在反對的人看來,這些顯然代表了孔乙己作為一個讀書人的自傲,并非純善之舉。教師可以借勢讓學生展開辯論,并談一談自己心中的善良是什么?由此指引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盲點
一般來說,初中生尚不具備完善的邏輯思維方式。縱使其可以做到自主學習,也難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盲點。因此,為了避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盲點對學生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影響,教師應對此進行著重關注。在備課階段,教師需揣摩學生心理,將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羅列出來,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在授課階段,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調整,以問答的方式幫助學生思考自己預習時思慮不周之處,讓學生在日后的語文學習中可以解決類似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進行《故鄉》一文的學習過程中,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其關注的重點主要在文章的內容上,若是進一步深究則會思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但卻很少對文章的細節進行分析。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使學生忽略的細節問題凸現出來。如:《故鄉》一文用了大量的破折號,而破折號的作用有許多——解釋說明、轉變話題、意思遞進、語句中斷、聲音延長等,不同的作用可以表達作者不同的情緒。教師應對此部分內容進行深入講解,讓學生體會每一處破折號的應用的含義,并引導學生將此知識遷移到其他文章的閱讀中,從而完成對學生深度學習的培養。
四、重視交流分享
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之間應當重視交流與分享。在進行課文的學習時,除了在課本上所寫的知識外,可以讓學生進行拓展,通過互聯網自行查閱與課文有關的信息,從作者的生平、作者所處的環境與作者寫文章時的心境相結合,找到隱藏在文章背后的故事,讓學生將各自查閱到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分享,增強所有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例如在九年級上冊中第一單元內的任務二“自由朗誦”活動中,教師可以舉辦朗誦比賽活動,讓學生在課下自行選擇朗誦篇目并制作PPT動畫,既可以選擇教材中的《鄉愁》也可以選擇其他詩歌,在比賽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營造氛圍輔助學生朗誦。比賽后,教師既要評選出朗誦情真意切的出色的同學,也要注意讓他們分享自己在練習過程中的收獲和心得,從而幫助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學到優秀的朗誦技巧。
總結:初中語文對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生活十分重要,深度學習語文課程可以讓學生獲得優秀的閱讀能力與分析能力,并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與自主學習能力,轉變師生間的角色,改進原有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探究逐漸進入深入學習,感悟世界,體現語文學習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顧簡馳.基于深度學習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探討[J].文理導航(上旬),2021(10):10-11.
[2]劉波.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與思考[J].黑河教育,2021(08):22-23.
[3]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理論普及讀本/劉月霞,郭華主編[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11):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