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中文
摘要:現階段,隨著高考升學率競爭程度的加劇,高中班主任也會越發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其不但需要幫助學生順利地考入大學,同時還要借助各類教學對策讓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發展。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注重開展德育活動,使得學生的人格變得更加健全,同時保持較為積極的心態學習各科知識;分析學生的實際發展現狀,履行德育職責,反思德育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以教學管理為切入點,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工作的質量及成效。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
引言
課堂教學與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這架馬車的兩個輪子,它們并駕齊驅,缺一不可。課堂教學使學生長知識、練本領、圓夢想,德育讓學生心理成熟、品質過硬、人格完善。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基礎,是落實學校德育工作政策和方針的具體途徑。班主任是讓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和引導者。高中班主任應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實施德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修養和優良品質,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和神圣使命。教書和育人是教師的兩大任務,二者密不可分。一個真正稱職的人民教師能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高中班主任有兩項基本工作,一是按照學校的要求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學習;二是開展班級工作,管理和教育學生,建設優秀班集體,將學生培養成身體健康、品質優良、本領過硬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公民。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能營造良好的氛圍,以順利推進課堂教學工作,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是踐行新的教育理念,培養德才兼備的綜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的策略
(一)巧用主題班會,使學生樹立理想信念
高中生處于由少年過渡到成年,身心均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正處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遠大理想的黃金時期。班主任可以開展以“立志”“理想”等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理想、思考未來。學生需要發自內心地對自己的前途和命運進行思考。在開展以“理想”為主題的班會前,班主任要認真選材、精心組織,可以邀請正在就讀重點大學的往屆師兄師姐現身說法,講述他們的大學生活及高中時代的成才故事。這樣的溝通交流,更能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斗志。
(二)結合課堂教學,積極培育“三觀”
“三觀”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班主任要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三觀”教育呢?首先,要全面熟悉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把“三觀”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其次,構建開放式課堂,培養學生大膽質疑、敢于創新、積極思考的探索精神和求真務實、互助合作、克服困難的品質。在探究式合作學習中,引導學生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問題,尋找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采取合理科學的方式解決問題。再次,挖掘教材中的關鍵素材,以典型的實例,鼓勵學生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主旋律,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待人友善、樂于奉獻的價值觀。
(三)筑家校溝通橋梁,形成德育合力
教育絕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父母的言行、家庭環境等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推進家校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起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一方面要去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家的生活、學習情況,另一方面要及時將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學習情況向家長反饋。班主任應采用多種方式,拓寬家校合作渠道,發揮家校教育合力。家校共建的落實,教育合力的形成,十分有利于德育的有效開展。構建家校合作模式,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選擇適宜的德育內容
高中班主任在給學生講解德育知識之前,必須深度化地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及思想,結合學校所設定的教師標準,分析自身的道德教學成果,對其教學中存在的不恰當行為進行改正和優化,發揮出班主任的榜樣效應,以身作則,用自身優良的品德及品質感染學生,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能夠端正自身的思想,糾正不規范的學習行為,在內心深處更好地學習并掌握德育知識,同時激發出學生研究德育內容的興趣。比如,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踐行德育標準,始終保持公平、公正的態度,積極引導后進生,鼓勵優等生,言傳身教,要一切為了學生服務,使用更為有效的對策,盡可能地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給德育效率的提升做好鋪墊,創建出一個師生關系融洽的班集體。教師需要將學生放置到德育活動中的核心地位,讓學生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強化并提高學生的德育能力。在落實德育工作時,班主任需要明確自身的教學義務,做好各項本職工作。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愛護并尊重學生,一視同仁,不可差異性地對待學生,應當問心無愧,履行好自身的教學職責。
(五)開展道德實踐活動,落實品德教育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德育模式,使德育更貼近生活,緊跟時代步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這說明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德育不應是空洞的說教,而應是實實在在結合現實的具有指導意義的道德品格培養活動。班主任應開展貼近生活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而讓學生從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道理。
結束語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實施德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明確自己的地位和角色,運用各種策略,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心理素質、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陳詩川.學生良好禮儀習慣的培養與研究[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24-26.
[2]麥志強,潘海燕.班主任工作培訓讀本[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