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教育理應與時俱進,特別是在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上作出創新和優化。但經過實踐調研發現,現階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還沿用著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也全部來自于課本知識,略顯單調和乏味,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教學質量可想而知。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在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幾點教學上的創新舉措,希望能夠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引言:新時期,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育體制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明確指出,對于學生的教育,僅關注其文化知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注重其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培養。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眾多教學老師開始了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上的創新和改進,致力于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出于這樣的目的,本文將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發,針對課堂教學的創新路徑展開分析和探究,以供交流和借鑒。
一、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偏差、自控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以及自信心不足等問題。高職院校,是培育技能、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若高職學生普遍存在以上問題,可以想象學生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將會面臨怎樣的挑戰與艱辛[1]。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各個企業在用人方面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高職學生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掌握嫻熟的專業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高尚的職業素養及道德品質。只有這樣,高職學生在步入生活,走向社會的過程中才不會畏懼任何挑戰,從而得到更好的成長和進步[2]。但要想做到這些,必須要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壓能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優秀的接班人。由此可見,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應引起高職院校及教學老師的高度重視。
二、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大數據時代學生很難分辨各種繁雜的信息
高職老師,作為知識傳輸的橋梁,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對于思想政治內容的獲取,大多來自于老師的言傳身教。課堂學習,基本上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幾乎沒有其他知識來源渠道。但隨著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普及,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愈發多樣[3]。但由于網絡信息發布的門檻較低,使得每個人都能在網站上隨意的瀏覽以及發布信息。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學生眼前充斥著各種信息,其中低俗、虛假等不良信息不在少數。而這些不良信息,會影響著學生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從而使學生的價值觀出現扭曲。作為一個高職學生,身處在這樣一個不良信息頗多的社會之中,難免會使教育者的干預效果大大降低。
2.思想政治教育與大數據融入困難
近些年,大數據技術在社會各領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廣泛的應用,教育領域也不例外。想要對大數據技術予以有效的應用,就需要與之配套的設備。但從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在硬件配套上還有所不足,所以大數據的應用也并非那么理想[4]。現階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還主要依靠老師對學生情感上的引導,教育方法較為落后。再加上部分高職院校,無法借助大數據的優勢對學生開展實踐教學,進而高職思想教育得不到改進和創新,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三、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機遇
1.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數據信息
大學生作為網絡信息的主要發布者和使用者,他們會將大量的文字、圖像信息留存于網絡資源之中,而這些數據信息,能夠顯示出他們的行為動態以及思想狀況,同時能夠將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思想政治教學之中[5]。老師能夠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整理,進行有針對的教學。如此一來,可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2.轉變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學生群體的各種行為及心理狀況等,能夠通過大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并能夠獲取到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興趣等信息。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應用這些數據,可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這不得不說是教學模式的一種重大突破。新形式,必然產生新內容[6]。教學模式的創新,無疑會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獲得思想素養上的提升。
四、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舉措
1.教育思路的創新
(1)把握主動,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
高職學生,由于涉世未深,外界因素很容易對其進行干擾,因此,弘揚主流意識形態就變得極為迫切。出于這樣的考慮,在大數據背景下的思想教育,務必要把握主動性,以便將主流意識形態有效弘揚出去。作為思想政治課程的任教老師,應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崗位意識,做好輿論的導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2)勤于學習,走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前列
每次新媒介技術的涌出,都是對交流渠道的開拓。就目前來看,主流的新媒體軟件,如微博、抖音、微信等,在豐富高職學生精神世界的同時,也為其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大數據普及的今天,教學老師能否在思想教育中引入新型網絡媒介,是意識形態主戰場能否確立的關鍵。因此,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老師,應加強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充分把握媒體發展和創新的規律,始終走在互聯網新媒體技術應用的前列,以此來更好的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2.教育方法創新
(1)借助大數據媒體,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師多采用“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方式為學生傳授知識。長此以往下去,不僅不會促進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反而還會讓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產生厭煩甚至抵觸的心理。而通過對大數據媒體的有效應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的構建,可使教學模式得以創新,教學內容得以豐富,從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高漲,學習主動性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2)發揮大數據平臺的互動性,鞏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單方面的知識傳輸。而大數據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則更注重教育的雙向性,這點任教老師應尤為注意。在本人所在的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主要依靠實踐教學網絡平臺和形式與政策學習平臺。在網絡平臺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種可循環有后續的“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良好局面。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引導下,學生有更強烈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大多學生都能積極的投入的思想政治內容的學習之中,并與老師及其他同學積極進行互動,從而在思想上獲得深層次的洗禮和熏陶。
結束語
總的來說,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而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和推動者,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更新教學理念,主動學習大數據知識,并能夠將其有效的融入到實際教學之中,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PR
參考文獻:
[1]王維美. 大數據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究[J]. 安徽科技學院學報, 2019, v.33;No.149(04):121-123.
[2]吳文浩. 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探析[J].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 037(003):168-170.
[3]陳錦全, 劉艷燦. 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究[J]. 智庫時代, 2020, 000(014):P.225-226,232.
[4]覺勒德別克·俄爾斯別克. 大數據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 長江叢刊, 2018, 000(024):220.
[5]尹國榮, 葛宣沖.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思考[J].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 37(12):93-97.
[6]李田. 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研究[J]. 南方農機, 2020, v.51;No.344(04):104-104.
(作者簡介:啊娜,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