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鳳
今年下半年,一場措手不及的“限電潮”席卷全國,能耗雙控被推上風口浪尖,節能降耗成為當務之急。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的主題便是“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可見“節能”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時代課題。
事實上,我國歷來高度重視節約用能?!笆濉币詠?,我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更是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十四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更將蓬勃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借助政策東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不少企業抓住機遇,投身其中,各盡所能,收獲一方天地。
南京金燃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常繼福帶領團隊自主研發新型商用廚房設備,在江陽漁港·臻坊餐廳投入使用的冷凝熱循環智能蒸柜,每個月可為餐廳節約兩三千元成本,節能率達70%以上;南京達峰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明星產品”節能俠于2018年7月投放市場,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中央空調的人工管理升級為智能化管理,幫助美國半導體巨頭英華達南京工廠一年節省電量86萬千瓦時,節能率達59%;中通服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注于信息通信行業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開發研究,其自主研發的智慧節能管理運營云平臺能將數據中心PUE值(數據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與IT負載消耗的能源的比值)降低至1.25左右。
隨著節能環保產業的深入發展,節能技術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用數字化為節能賦能,有效實現降本增效。如,企業級能源數字化管理服務商能鏈企服用數字化技術根除了傳統“加油卡”概念,管理員可通過“一鍵分油”進行加油額度分配,企業無需在加油卡中圈存大量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上海騰天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推出虛擬電廠技術,依靠能源互聯網管理體系,精細化調節用戶用電,從而省下了大量電力;騰訊利用樓宇能源智能管理系統節能降耗管理,推廣智能照明系統、中水管理系統等。企業以創新驅動發展,節能形式豐富多樣,效果顯著。
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國家不僅從政策層面指導節能減排,而且從資金保障方面全力助推節能行動。2019年,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節能環保支出為7443.57億元,比2011年增長接近兩倍;2021年,全國共有27個省市得到節能減排補助資金,其中江蘇省的補助資金約6.7億元,占比6.9%。
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實施宏觀調控。2021年9月28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服務,形成萬億元級節能環保產業規模。
在國家和地方政策共同支持下,節能環保產業近幾年增速穩定在10%以上,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規模和實力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江蘇省節能高新企業有97家,在全國排名第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21年,我國僅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就可達6385億元,企業數量達7108家。
節能環保產業雖然前景光明,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受限于資金壁壘、品牌影響力弱等因素,諸多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瓶頸,在節能高端技術與裝備領域與國際水平有著較大的差距。對此,國家正在大力調控,加速打造龍頭企業,為中小企業發展帶來技術、資源、人才等支持。另一方面,節能環保產業園區的發展壯大,將進一步推進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與創新,推動節能環保技術的成果轉化。
可以預見,隨著國家強化產業扶持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節能環保產業大有可為,將吸引大量資本和企業的涌入,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綠色發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