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鳳
走進南京達峰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達峰集團)的節能俠全國指揮控制中心,兩位員工正坐在電腦前面實時監控和操作各方數據。公司總經理陳純億介紹:“節能俠以助力中央空調節能省電為切入點,于2018年7月投放市場。它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能源管理服務平臺,實現用戶依托人管理到智慧管理的變革,從而幫助用戶達到節能省電、降本增效的目標。”
作為建筑能源管理一站式服務商,節能俠是達峰集團的核心產品,也是我國唯一一家敢于承諾在項目改造前可以用算法模型精準計算節能效果的中央空調智慧節能服務商。
投放市場雖然才三年多時間,但節能俠在開拓市場和產品迭代升級方面取得了優秀的成績,目前節能俠的用戶遍布全國各地,包括企事業單位、酒店行業、醫療行業、商業綜合體等。陳純億介紹,隨著“雙碳”政策持續落地,節能俠的發展前景更加光明,未來可期。
大數據孕育的朝陽產業
早在2012年,大數據產業剛剛興起之時,陳純億就敏銳地判斷出大數據產業充滿潛力。彼時節能環保的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相關企業迎來發展新風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陳純億帶領團隊潛心研發節能產品,決定以中央空調節能省電為切入點。經過六年的沉淀,科研團隊厚積薄發,節能俠驚艷問世,為有節能需求的用戶帶來了福音。
節能俠通過實時收集中央空調機組的運行數據、環境參數、客流數據、體感溫度等,經自主研發的自適應算法分析出用戶冷暖需求變化,制定相適應的節能控制方案,并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最佳節能,是“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型節能模式。
節能俠一經推出,就吸引了眾多大企業購買使用。美國半導體巨頭英華達南京工廠一年節省電量86萬千瓦時,節能率達59%;中國移動某數據機房一年節省電量67萬千瓦時,節能率達58%;青島迪愛生精細化學工廠一年節省電量22萬千瓦時,節能率達55%……用戶使用節能俠后,不但實現了節能,而且擁有了一套可視化管理系統,管理方式更加高科技。
“節能俠以用戶的需求和體驗為出發點,以節能降本為最終目標,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結合這三方面的優勢,節能俠一經問世,就得到了眾多用戶的支持和好評。”陳純億稱,“節能俠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幫助用戶實現故障預警,配合總控中心安排專員24小時值班,及時將中央空調機組異常運行情況反饋給業主,在幫助業主節能省費的同時,又為業主減少相應的人力成本,讓用戶在享受中央空調冷暖服務的過程中,更便利、更舒適、更省錢、更智能。”
鄭州的華美達酒店是節能俠的用戶之一,自從使用節能俠,酒店每年節省電量約166957千瓦時,節能率達46%。“節能俠總控中心有專員24小時值班,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就能告知我們,幫助我們消除了安全隱患,避免了經濟損失,非常好用。”華美達酒店的管理人員稱,“使用節能俠后,酒店不需要再安排人員管理空調,節省了一大筆費用。”
一天深夜,值班專員監測到華美達酒店空調出水溫度較低,可能是空調機組停機了。值班專員立刻通過節能俠小程序給酒店工作人員發送信息,提醒對方安排人員趕緊去處理,避免了空調出現故障情況的發生。
“遠程精細化操作和可視化云管理,是節能俠的核心功能。”陳純億介紹,業主也可以通過登錄節能俠小程序,隨時隨地觀察空調機組的運行情況,自主掌控、及時處理突發狀況。
創新升級助力長遠發展
據統計,全國建筑物每年耗電量占能源總消耗的20%,而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建筑物的節能行動迫在眉睫。其中,全國90%的酒店存在能耗成本較高現象,而酒店能耗成本在酒店總成本中占比較高。因此,酒店能耗成本回收空間非常大,酒店節能勢在必行。節能俠的誕生,恰好迎合了時代發展所需,成為眾多酒店爭相購買的“明星產品”。
位于常州市新北區的春秋假日酒店是節能俠的第一批用戶,雙方已合作多年。在節能俠的助力下,春秋假日酒店的能源管理模式煥然一新。例如,節能俠通過標準化運作和精細化管理,合理利用夜間低氣溫節省能耗;確保所有制冷系統設備保溫層良好;中央空調系統在小負荷時,采用“單冷凍—單冷卻”的運行模式,降低消耗……每年可幫助酒店節省用電115200千瓦時,節能率達62%。
“目前的節能俠是我們的第三代升級產品,功能更全面、服務更細致、節能更有效。我們在開拓市場的同時,堅持創新產品。只有不斷研發高質量的產品,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為全社會的節能減排作出貢獻。”陳純億稱,“節能俠非常注重技術研發,團隊中超過一半以上為技術人員。除此之外,還配有專業的施工團隊和售后服務團隊,全面保障用戶良好的服務體驗。”
傳統能源企業的節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效率低,且無法量化節能利潤,過程中充滿未知,是一項投入大、風險也大的工程。而節能俠超越傳統的經驗式決策,以大量準確的數據積累形成依據,結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應用,真正實現以數據引領創新,幫助用戶實現節能減排質的飛躍。
與行業同類型產品相比,節能俠具備四大領先優勢:獨特的模塊化、物聯技術應用使產品適用性更強、施工更便捷;系統智能管理及項目統籌管理結合,更能解決行業痛點;數據反饋增強交互式體驗,提升服務質量;在確保用戶體驗的同時實現更高的節能率,資金投入低而回報更持久。
“選擇節能俠就等于同時擁有節能管理服務、在線診斷系統、智能人員管理、清洗運維服務、設備供應鏈服務及金融服務等功能,一舉多得。”陳純億介紹,節能俠目前已經完成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賦能賓館、酒店、公寓的熱水、中央空調的智慧管理,接下來會逐漸延伸產業鏈,應用于園區辦公樓宇、醫療養老機構、公共服務場所等。
利他原則構建新型商業模式
節能俠是“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技術落地建筑能源管理領域的領先者。作為該領域的開拓者,節能俠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也走過彎路。
起初,陳純億將節能俠定位為直接面對客戶的產品,但是在操作過程中,他發現涉及的程序過多,包括將項目上報工程部、項目的技術論證、獲得主管部門批準、達成合作意向。整套流程耗時過長,不可控情況多,經濟成本相對較高。
針對這個現狀,在充分調研市場情況的基礎上,陳純億轉變運作模式,創造性地提出了通過利他原則完成標準化復制,讓節能俠面對擁有資源的中間商,即合伙人。通過合伙人實現資源變現,構建新型智慧節能市場商業模式。
因為節能俠可以在項目改造前精準計算出節能收益,所以能提前告知合伙人在此次合作中獲得的收益。這樣一來,陳純億的團隊不必再為發展客戶而耽誤時間和精力,可以專心致志做研發;合伙人在清楚收益的前提下與節能俠展開合作,態度更加積極,成功率更高;用戶在節能俠的助力下,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降低成本,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比如某家酒店與節能俠展開合作,節能俠為酒店精準計算出投資收益;酒店僅需把三年節省下來的費用支付給節能俠,沒有其他多余支出;而合伙人無需任何投資,就可得到合同額的20%到30%。在這種模式下,三方受益,合作共贏,節能俠在能源環保領域形成了獨特優勢,在突破市場方面一路凱歌,收獲頗豐。
賦能傳統行業的人工智能節能不僅是節能俠今后的重要戰略方向,也是行業發展大勢所趨。但產業智能化改造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不同場景的具體落地方案牽扯到的技術領域廣泛,一家企業無法完成,因此節能俠也在積極尋找合作伙伴,共同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覆蓋更為廣闊的業務場景創造可能。
“現在的節能俠不僅僅是一家企業,更是一個有著無限可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的基礎上,我們會繼續壯大生態圈,讓很多頭部公司進入平臺中發揮作用。這是節能俠未來發展中最具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的地方。”陳純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