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海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每個人而言都有轉折意義。經過疫情這道分水嶺,讓我們的認知、生活方式、消費行為等,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企業管理方法、運營模式,經濟社會的發展路徑也因為疫情而發生改變。
我們能夠做些什么?又需要做些什么來應對當下和未來的變化呢?近期有一個詞被頻繁提及——長期主義。何謂“長期主義”?不追求數量,力求看得長遠,看企業能否不斷為社會創造價值。持續地做一件事情,會讓人有“生命有厚度”的幻覺。逐次疊加的累積,讓人感覺“我”不是一個孤立的點,不是單獨的“此時此地”,而是一條連貫的、延伸的線。
麥肯錫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奉行長期戰略的公司,其平均市值比僅追求短期目標的公司高出 70 億美元,平均收入增速高出 47%,利潤增速則高出 36%。貝佐斯、張一鳴、雷軍、張磊、何小鵬等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及自己對長期主義的信奉。本書所要傳達的核心便是堅持長期主義,在充滿挑戰的時代,真正的長期主義者會在關注短期業績的同時,努力投資長期增長,從而實現個人和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本書作者是通用電氣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越級晉升的主管、霍尼韋爾前 CEO 高德威。當他于 2002 年接手霍尼韋爾時,它正瀕于破產邊緣。公司所有人只關注完成眼前的績效,甚至不惜通過財務造假來達成目的。而當他于 2018 年離任時,這家公司復興成為全球 500 強硬科技巨頭,市值更是從原來的 200億美元飆升至1200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達到了驚人的800%。高德威便是長期主義的踐行者,他本著企業長遠的發展,提出了一整套的管理策略,這也就是保持霍尼韋爾一直長期向好,并不斷創造歷史的原因所在。退出霍尼韋爾之后,高德威把他的管理理念匯聚到了本書之中。閱讀此書,人們可以知道,長期主義并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高德威所在企業管理的精華所在。
展示實戰經驗是本書最大的特點,如書中談到讓戰略成為日常的一部分,作者詳細列舉了具體操作方法。為了進一步增強長期主義在霍尼韋爾的勢能,讓企業戰略成為員工日常的一部分,他要求各業務部門必須就以下事關公司總體戰略的五大事項提供月度報告:增長情況、生產能力、現金狀況、員工及霍尼韋爾運營系統等提升性行動。他要求各級領導者每周都必須安排某種形式的戰略思考研討,這類活動讓每個人都更加關注自己的市場變化,因此大有裨益。
類似于此,讀者可以獲悉高德威對公司管理思維、組織流程、企業文化、投資和增長模式、人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優化,通過實踐長期主義,實施短期和長期同時發展的戰略,他成功扭轉了全公司短期主義的行事模式,在使公司起死回生的同時,更是實現了高速增長。
書中提出10大“贏在現在,贏在未來”的管理原則。所有的原則介紹和理論分析,高德威都是從他在霍尼韋爾管理的小故事之中進行講解、分析,理論聯系實際,很多企業管理者甚至可以直接套用書中的一些觀點。對于個人和企業管理者來說,通過此書了解長期主義的思維和決策模式,并將其應用到個人和企業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