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顥文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科技與產業的結合創造了新的機遇。在某些工業建設項目的建設中可靠地應用施工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施工質量,還可以縮短工程時間,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預制混凝土結構就是這種新型的工程技術,在應用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大大增強工程建設的綜合優勢。
關鍵詞: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引言
為達到建筑節能減排的目的,建筑市場開始積極推廣綠色建筑,結合建筑項目的實際情況,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進行房屋和房屋建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主要用于工廠進行相關結構的施工。零件的生產可以最大限度地縮短建設項目的工期,減少施工污染,降低施工噪聲,改善施工現場周圍環境質量。
一、裝配式結構施工驗算
在進行現場施工作業以及相關工作的驗收過程中,相對于建筑結構的裝配式結構而言,兩者中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并經常能從普通施工作業進行的過程中發現隱患,或者已經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因此,為了避免差異或者盡可能的縮小中間的差距性,就必須在前期的精準計算中下足功夫,嚴格根據有關標準規定,進行參照實際施工情況的計算。設計運算過程中大概率會遇到吊運工作的展開,不能一味的根據公式運算,應該進行實地考察,與實際相結合,進行相關荷載的預算,進一步保證了驗算的準確無誤。
驗算是一個涉及到整個施工過程的步驟,從開工到收尾,其中驗算的份量功不可沒。所以,一定要符合施工作業的有效合理進行,又要盡可能的節約人力物力。因而在沒有針對性施工設計方案的具體要求時,更要嚴格管控針對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體系規定和相關驗算工作的規定。
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的特點
1.資源利用率高
裝配式工程建設的資源利用率非常高,在節能方面,相關部門引進了多種新材料,如隔音隔熱效果好的輕質預制內墻板,以及安裝過多的室內暖氣和冷卻設備,有效降低能耗。在節約土地資源方面,用于高層建筑施工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可以充分利用該地區的土地資源,有效滿足土地整理要求,合理減少建筑面積。從節約材料的角度來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中使用的預制件具有明顯的產業化、規?;图谢?,各種材料的使用合理、完整。同時,用戶在使用裝配式建筑時,可以根據建筑設計條件有效調整組合框架梁。預制廠對每個用戶的需求進行深入分析,突出輕量化墻板拆分的關鍵,同時確保滿足每個用戶的需求??梢院侠硖幚淼匕搴蛪Π?,讓高度專業的人員進行相關設計,合理整合施工和裝修,最大限度地改善房屋調整過程中的資源和材料浪費問題。
2.質量水平高
預制混凝土構件的生產基本在專業化工廠進行,可以滿足生產的產業化、標準化、系列化的要求,避免了傳統生產工藝的質量問題。例如,在處理單個組件時,工廠預制過程并不困難,并且沒有多少可以保證高質量的特定工程配置的影響因素。實施集中預制模式后,工程質量不斷提高,部分經營者可以合理控制混凝土構件的配合比、砂石等級、鋼筋配筋。此外,相關管理人員應積極進入實際施工現場,加強對整個安裝過程的監督檢查,提高施工質量。
3.建設速度快
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將現澆混凝土與預制件吊裝有效結合,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服務。預制結構有幾種類型,包括外墻板、輕質隔墻、承重墻、樓板層壓板、陽臺、組合梁和預制樓梯。基本上都是在工廠里經過合理的加工,然后再使用。相應地使用混凝土工地,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在某些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首先,彈力線的定位和外墻板的吊裝必須在一天內完成;第二是埋設管道、吊裝層壓板、吊裝輕質隔墻板、吊裝樓梯的時間控制在一天以內;第三,樓板和梁的加固和混凝土的澆筑基本上都是在竣工時完成的。此外,對于預制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標準樓層,默認使用的施工時間為 6 至 8 天。這樣,項目所需的施工時間大大減少,無需為外墻裝飾預留施工時間。預制墻板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將門框埋入地下,使預制件能有效地存放在預制廠內,不受氣候和外界環境的影響。此外,預制場地在組裝和施工過程中沒有高溫要求,不受低溫天氣的限制,進一步保證了項目的完工時間。
三、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應用的優勢
由于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發展迅速,我國社會經濟的主導產業也成為建筑業,需要開發新型施工技術,以保持我國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使我國高品質建筑設施越來越多,通過合理的現代建筑方法取代傳統的建筑方法,我國的建筑業已經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是發展趨勢。這種施工設施具有多項優勢,提高了施工設備的整體舒適度。
1.施工成本低,綠色環保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的應用最為普遍,為實現施工目標和要求,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都會發生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消耗。由于混凝土材料比較特殊,多以生料或半成品形式存在,為滿足混凝土施工的性能要求,施工企業往往選擇在現場攪拌混凝土。此外,在混凝土的制作過程中,內外部因素相互干擾,當這些因素受到影響時,混凝土質量大打折扣,材料浪費。裝配式混凝土施工技術可以避免這種現象,避免混凝土材料的浪費,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此外,制造的結構系統是面向用戶的。建筑設計完成后,結構設計只設計大框架(即立柱和框架梁),用戶可根據建筑設計進行調整。預制板廠首先根據用戶的需求仔細分析研究,采用輕質墻板劃分功能區,然后根據用戶的裝飾需求對墻板和地板進行加工。專門與房屋所對應的建筑設備合作設計。只有將建筑和裝飾結合起來,才會減少工程作業中所需的裝飾材料和資源的浪費。并且采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減少了勞動力的消耗,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
2.將施工工期縮短
在建造預制混凝土建筑結構時,將為外窗提供的紅磚材料另外放入主外墻板中,可以明顯減少在預制混凝土建筑結構上的投入時間。而且,其周圍的封閉結構更便于結構鋪設后的后期內墻砌體等工序的施工,縮短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工程的施工時間。過去,在使用傳統施工技術時,通常必須進行結構屋面工程,但預制混凝土結構與傳統施工技術的區別在于,預制混凝土結構可以同時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項目的整體資本運作效率,降低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項目建設的各種風險。
3.施工質量好,效率高
與傳統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相比,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性能和質量更為優越。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預制混凝土結構的預制板往往由同一家制造商完成,保證了標準化和統一性。提高預制構件的質量,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施工難度系數則會大大降低,有效提高整體施工水平,將該技術應用到整個建設工程中,可進一步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下,多個不同的施工環節可以保持同步,對于縮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四、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1.灌漿技術要點
建筑工程對灌漿材料有嚴格的要求。工程公司必須確保灌漿材料是現場生產的。在灌漿材料的現場生產中,攪拌機是重要的設備。在實際的攪拌操作中,攪拌機是一個重要的設備。將水泥等各種原料按一定順序放入攪拌機中,加入80%的水開始攪拌,一段時間后即可進行灌漿。在實際注漿作業中,一般要保證注漿溫度在5~40℃之間。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項目質量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最好在實際灌漿過程中直接在初始設置的 15 分鐘內使用所有灌漿棒。在灌漿過程中,為提高灌漿質量,應首先對灌漿面進行適當的水處理,實現部位的潤濕和冷卻,為后續的灌漿操作提供便利。在冬季灌漿的情況下,施工負責人在此過程中必須提供適當的保溫,并在溫度過低時立即停止灌漿作業。
2.設計技術要點
在預制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中心,PC零件的深入設計是關鍵的施工環節。在目前的技術背景下,還存在設計、迭代、復用等方面不夠成熟等問題。在中國設計領域的飛速發展中,精致的設計還沒有完全實現。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逐步提高深度設計技術,實現精細化設計。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往往存在整體設計不足、區域設計方案沖突、設計缺乏協調等問題。
3.構件存放技術要點
由于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各種零件的使用率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建筑公司需要根據場地布置設計零件堆放場地,并且必須承載零件堆放場地的地面。在硬化處理的情況下,適當做好相應的排水設計,堆疊組件的支點必須保持剛性,各種不同的組件應分開存放。如有必要,相應的組件應執行以下操作:單獨關閉和管理。這意味著元件儲存過程必須結合元件的剛度和力來將各個元件壓平或豎立起來,以堅持相應的技術點并保持元件的穩定性。如果是預埋吊件的,請確保它朝外,以便于觀察,構件的堆垛架必須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4.樓梯板吊裝施工
在吊裝樓梯板時,相關人員需要在休息臺上澆筑混凝土,在樓梯梁和樓梯部分的中心放置墊塊,并適當調整高度。內容為:一、實際吊裝樓梯時,必須采用水平吊裝,人為調整手拉葫蘆,使相關樓梯的踏腳石趨于水平。二是合理使用提升機。與此同時,應派有資質的技術人員對樓梯板進行正確定位,使樓梯板邊緣與平臺放置位置對齊。緩慢放置,避免在沖擊下形成巨大的裂縫。樓梯的位置也要用撬棍有效調整,安裝時要適當調整高度。
5.墻體混凝土澆筑技術
注入墻體混凝土前,需在墻體底層鋪設3-5cm減石水泥砂漿,防止注入過程中混凝土滲漏?;炷辽皾{按標準澆筑后,要保證澆筑的厚度和時間。澆筑的厚度不應超過40厘米,澆筑時間應短于混凝土凝固所需的時間。墻體混凝土應采用分層注入法注入,避免注入完成后出現墻體縫隙問題。澆注完成后,應使用振動棒進行分層振動,振桿插入過程按照先低速后高速的原則進行,每層的深度應至少約為 50 厘米。還有,在振動的過程中,要注意振動的石子有沒有下沉,泥漿是否漂浮在混凝土表面,如果出現上述任何一種情況,應立即停止振動。注入混凝土砂漿時要注意預埋件和模板,避免與鋼筋發生碰撞。澆筑成功后,應將鋼筋找平,使墻體澆筑高度距屋面2-3厘米,以確保澆筑符合標準。
6.模板安裝技術
模板安裝過程必須先按照水平、垂直、模塊化的原則進行安裝,然后再進行特殊形狀的構件安裝,以確保安裝模板的結構均勻和填充,這是建造建筑物的需要。首先,需要刮新舊混凝土接縫,安裝斜模板直到頂部高度高,讓剩余的浮漿自行流到模板頂部。實現新混凝土和原始結構混凝土的有效融合。其次,當新舊混凝土已經融合到一定程度,混凝土強度達到相應標準時,自充混凝土就會溢出,停止注入混凝土。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根據施工情況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避免澆筑不均勻、澆筑時出現氣泡等問題。
7.連接技術
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構件連接技術有套筒灌漿連接和螺栓連接。套筒灌漿連接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核心連接技術,可以保證縱向受力鋼筋的方向和受力狀態。在這個階段,建筑物預制柱的鋼筋受力方向處于連續傳力狀態。螺栓連接主要是指工程樓板與外掛板之間的連接。一般情況下,采用L型角鋼提供下層樓板與外層樓板的有效連接。連接完成后,需要提前嵌入連接,一旦預埋完成,整個樓板應完全澆筑。
五、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前景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建筑技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生活材料的需求,傳統建筑技術的弊端也越來越多地暴露在人們面前。例如,隨著資源浪費和污染的現象最為普遍,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傳統建筑業在現代社會建筑業的發展中變得更加困難。從目前一般建筑行業的現狀來看,很多開發商都要求建設周期短、資金周轉率高,但這樣的建筑卻擔心業主的質量。建筑質量是業主的重中之重,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裝配式結構就像是滿足了施工方縮短工期的要求,又滿足業主對施工質量要求的施工技術,也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新趨勢。同時,機械化、自動化的制造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滿足市場對工業化建筑模型的需求。
結束語
建筑業是當今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為實現建筑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施工污染,提高建筑的舒適性和美觀性,建筑企業學習了先進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不斷創新,其施工技術存在的缺陷需要改進,并增加建設資源的利用,降低建設投資成本,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亞超,李俊峰,蔣世林,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關鍵連接技術研究[J]建筑結構,2020,46(10)91-94,106.
[2]袁慎明,李長太.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標準體系現狀分析與構建[J]福建建筑,2018(11):30~33.
[2]湯林梅.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造價分析與控制[J].四川建筑,2018(3):297-299,
[3]戴超辰,徐霞,張莉,王森.我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發展的SWOT分析[J].建筑經濟,2015(2):10~13.
[4]劉康,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產業化中的發展及前景[J].建筑技術開發,201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