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揚
摘要: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須從裝配式建筑的結構設計環節入手,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在進行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時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以保證建筑結構設計能夠滿足人們的要求和施工標準。設計人員必須注意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的幾個關鍵點,以保證結構設計質量,從而提升建筑整體質量。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關鍵點
引言
裝配式建筑是將傳統建造中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里制作完成,運輸到施工現場完成裝配形成整體建筑。這種建造方式從理論上能夠起到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減少環境污染的作用,是推進綠色建筑業發展的重要舉措?,F階段裝配式建筑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施工難度大、時間周期長、項目成本增加等問題仍然存在,裝配式建筑的優勢沒有充分體現。裝配式建筑設計作為建造過程的上游環節,成熟的技術、精細化的管理,對構件預制的難易程度、施工現場的質量、效率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裝配式建筑設計影響因素,提出適應裝配式設計發展的管理對策。
1新時期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重要性概述
基于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層面來看,其主要是基于各類部品部件預制。對各類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現狀集中整合,將其作為不同載體實施部品裝配,這樣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項目工業化以及信息化發展要求。全面實現建筑工程節能減排目標,提升項目綜合設計成效,對項目建設成本有效控制,有利于縮短項目建設工期。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中,是建筑項目趨向于工業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相關設計人員注重發揮空間協調、模數控制等方式來促進裝配式建筑施工建設。在標準化設計基礎上,對冗余施工環節集中優化。在標準化設計中能全面提升各類部件綜合生產效率,對項目施工壓力有效優化。通過對裝配式建筑實施標準化設計,能全面整合項目建設中建筑、裝修、機構、機電設備等組成要素,通過一體化表現形式全面構建設計、裝配、加工系統,能保障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方法以及項目設計、建設安全性全面提升。
2裝配式建筑的節點設計和施工要點
2.1防水節點的構造設計要點
針對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防水節點時,主要是以加膠和封閉線兩種形式為主。通常情況下,PCF板內側一般采用的是混凝土澆鑄,而其外側則是通過預制墻板來實現加固及安全防護的。因此,針對外側預制墻板,應采取排水空腔的形式并進行打膠處理,以提高墻板與墻板之間的防水性能;而PCF板內部的混凝土澆筑結構,則需要通過自防水的性能實現建筑結構的加固處理;對于外掛式的墻板結構來講,則應采取封閉式的防水處理。一般情況下,是針對外掛墻板外側進行防水硅膠噴涂,然后在結構中間搭建空腔,而通過加固預制墻板內側的防水壓條,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在整體防護之后,應在墻體外部涂刷一層具有高彈性、高密度性的聚氨酯防水材料。通過此類材料的滲透,可以在密封區域之間形成具有縫隙穿插的交互效果,以提高防水結構與預制板結構之間的黏合性。此外,開放式線防水處理也是針對裝配式建筑結構外表防水的一種常用方法,主要是針對預制墻板在裝配過程中的接縫來進行封閉壓膠處理。與加膠與封閉線的處理形式相比,其在處理過程中無須進行著打膠,只需要在墻板外側添加密封條即可。應注意的是,為保證封閉板內側與外側氣壓的同步性,必須在隔斷中間設置相應的導氣槽,以真正起到排水導氣的效果。
2.2建造模式的變革,帶來設計項的改變
由于裝配式的建造模式較傳統項目產生變化,部分傳統施工項目的設計做法將不再適用,或失去其意義,普遍存在以下例子:①傳統現澆建筑樓面采用濕式作業,管線預埋樓板或墻中,不利于日后檢修或調整。而裝配式建筑提倡采用干式樓地面施工方式。干式工法即是“骨肉分離”,管線為“骨”,樓地面為“肉”。如何能完美實現“骨肉分離”樓面,則需要設計師認真研究其中的構造;②傳統現澆建筑保溫隔熱措施均為現場施工,根據項目特點可設計外保溫或內保溫,而裝配式建筑則提倡圍護墻與保溫、隔熱集成一體化,即保溫隔熱材料與圍護墻基體一同在工廠內制造完成,保溫性能更好,砂漿用量更節省。預制構件采用夾心保溫方式,外掛板為兩面混凝土中間夾50mm厚擠塑板,利用熱阻性能優秀的玻璃纖維連接件將保溫板與結構混凝土連接在一起,不需要粘結材料,同時兩側混凝土也作為保溫板的保護層存在;③裝配式建筑提倡根據項目情況使用集成廚房與集成衛生間。廚房及衛生間作為模塊單獨設計,在進行方案設計時,應將這兩個空間與其他空間完美拆分開,并盡量采用同一模塊的集成廚房與衛生間。作為領頭的建筑設計師,需接受并提前深入學習裝配式相關構造節點做法,以更好、更快地掌握裝配式建筑的精髓。
2.3施工圖設計階段
施工圖同樣是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的關鍵點之一,施工圖的質量對后期實際施工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設計人員要重視施工圖的設計。為便于施工人員在實際施工中的預制構件安裝與連接,設計人員須充分掌握各個施工環節的具體數據信息,如各個型號預制構件的尺寸、安裝位置及相連接的構件信息等,以保證施工圖的真實有效性。另外,由于裝配式建筑的實際施工中的要求較多,且不是來自單一的方面,其與室內設計、裝飾裝修等方面都有一定聯系,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施工圖設計時要將與裝配式建筑相關的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在保證裝配式建筑結構質量的基礎上為其他工程實施提供便利。
2.4建設單位管理對策
(1)發揮建設單位決策與管理作用。在政策和指標確定情況下,建設單位的統籌協調能力對裝配式建筑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設單位以滿足功能需求為導向,選擇優質的設計企業和設計服務模式,掌握裝配式建筑設計原則和成本控制要點,并做好設計、產品制作、施工各個環節之間綜合管理協調工作,及時評估項目成果,總結項目經驗,聚焦管控節點,不斷優化管理模式。(2)保障合理的設計周期和經費。裝配式建筑精細化、集成化的設計需要增加設計內容、設計周期。建設單位應給予設計單位合理設計周期,前期設計考慮越充分、精細,就能降低后期修改的風險,對后續提升生產和施工質量、節約成本、縮短工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工作量和設計難度都提升的情況下,相應提升設計取費標準,保證設計人員的設計動力,保障設計的正常運轉。(3)牽頭推進BIM正向設計運用。建設單位應牽頭建立BIM信息管理平臺來提高管理效率,規避決策風險。推動設計單位形成BIM正向設計流程和協同機制。實現各專業數據信息的傳遞和共享,統籌考慮設計、生產、施工的各項要求,將生產、施工問題在模擬階段予以解決,同步積累和構建各專業庫,實現設計標準化和模數化。
結語
綜合上述,在裝配式建筑項目發展中,重要基礎是全面實現標準化設計。通過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能有效節約較多成本,全面提升生產效率。在高效化的居住結構設計中,能保障建筑工業化穩定發展,全面實現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科學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齊政,于重陽.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方法工程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6):220-221.
[2]葉浩文,樊則森,周沖,等.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方法工程應用研究[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8,33(6):69-74,84.
[3]張毅堅.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方法工程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7):1577.
[4]白文輝,賀一烽,陳偉宏.裝配式居住建筑標準化設計方法探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8,38(9):15-19.
[5]夏建鋒.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BIM方法應用分析[J].裝飾裝修天地,2019(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