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高娣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突飛猛進,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進入城市生活和發展,人們對于城市的住房條件無形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的建筑物也越來越多,其中房建作為建筑形式中的主要部分,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房建結構設計一方面可以影響建筑物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還會對建筑的功能作用起到一定的影響。同時,人們在選擇房屋的過程中考慮的因素更加全面,越來越高的選擇房要求也促進了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的發展。目前,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了很多新技術、新材料,不僅可以提升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還可以節約一定的資金。基礎設計是房屋結構設計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加強對基礎設計的優化和改進,不斷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篇文章對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基礎設計
引言
民房結構的基礎設計對于整個建筑設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設計人員一定要做好基礎設計的相關工作,最大限度確保建筑的有效性。作為一名基礎設計人員,一方面需要從思想上進行自我教育,設計工作需要高度的重視,要意識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對于設計的每一個環境都要進行充分的考慮和分析;另一方面還需要進行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在積累經驗的同時也要吸收先進的設計知識和技能,并且將先進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設計工作中。民房的設計工作要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工作內容較為復雜,所以設計人員一定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穩速發展。
1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的重要性
地基基礎指的是以地基為基礎的建筑結構的墻或柱埋在地下的擴大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將上部荷載均勻地傳遞給地基,從而確保地基上的建筑結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地基基礎不僅是一個建筑工程的根本立足點,同時也是建筑結構的基礎結構,若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不合理或不規范,不僅難以保障建筑結構質量和建筑物的適用性、耐久性,同時還會導致整個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發生不均勻沉降、大幅度沉降、傾斜、開裂,甚至是倒塌等現象,從而會對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就需要設計人員嚴格做好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
2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現存問題分析
2.1地質勘查不夠全面、準確
有些人員在進行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時,沒有認真進行地質勘查,勘察得不夠全面、不夠準確。地質勘查是在開展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之前必須提前完成的一項工作,地基基礎設計人員要根據地質勘查數據信息來進行設計。要根據在勘察過程中所掌握的施工區域土壤性質,以及地形、地下水位情況等來開展相關設計,從而避開一些不利因素,使工程順利開展。要保證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的科學性、真實性,要保證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的靈活度,要保證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思路清晰。但是,在目前的設計過程中,一些工作人員不注重開展地質勘查工作,如果不對施工區域進行地質勘查,那么在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時就無法避開不利因素,這會對工程開工造成影響。如果對地質信息勘察得不夠全面、不夠深入、不夠準確,那么在開展相關工作的時候,就會缺乏可靠的參考資料,導致工程施工出現各種問題,如無法避免地下水系統的影響,無法避免軟土地質對地基基礎建設的影響。有些地基基礎設計人員在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時,不是根據相關的勘察數據,而是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來開展設計工作,這使設計成果缺乏科學性、嚴謹性。
2.2地基基礎設計圖紙繪制專業性較低
圖紙繪制是建筑結構地基基礎設計業務中關鍵環節,圖紙繪制質量的好壞不僅會對地基基礎設計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工程施工的順利和正常運行。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不少設計人員的繪圖能力較差,未能采取合理的尺寸進行地基基礎設計圖紙繪制,或無法根據地基基礎構造設計思路繪制圖紙,不僅會導致設計圖紙質量不達標,還會影響工程施工質量。
3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
3.1增強設計的合理性
通常情況下,要想在民用建筑的內部設計出相對合理的防火區域,首先需要對建筑的內部結構進行合理的設計,對防火墻進行有效的分配,將整體建筑設計成不同的區域,這樣就可以在火災發生時,對火災進行有效的操控。一般情況下,都會將防火區劃分為筆直分區與水平分區兩種區域。在民用建筑內設計防火分區不僅可以對火勢做出有效的掌控,還可以為居民的逃生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另外,防火距離的設計也是防火設計中的重點,有效的防火距離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到相鄰的建筑物,減輕其因火災受到的損害,還可以有效降低火災的擴展。針對民用建筑中消防電梯的設計,應該將其設置在前室,一旦發生火災,可以方便消防人員順利到達現場,實施救火工作。
3.2結構設計的過程
短肢剪力墻的結構設計過程相對復雜,如果以某民用建筑的短肢剪力墻結構設計為例,為提升這一剪力墻結構的性能優勢,在設計工作中應始終堅持分散性、均勻性和對稱性的標準,在短肢剪力墻布設時,應盡可能地對建筑物受到的扭矩加以控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建筑外圍的剛度,進而來使得整體的建筑結構更具穩定性、合理性和經濟性。比如,如果將短肢剪力墻布設為L形,需將該剪力墻隱藏于墻體平面中,通過短肢剪力墻與筒體的有效結合來提升整個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每道短肢剪力墻均應與梁體之間保持可靠連接,以達到建筑結構的平面剛度標準,將筒體科學地布設,其邊緣布設在短肢墻部位,以保持整個結構受力的均勻性。通常情況下,在理想的條件下,短肢剪力墻的厚度保持在200mm以內,采取適當的加強層處理對策,將短肢剪力墻底部的截面厚度控制在合理的標準內。針對結構薄弱部位,因為其承載力和穩定性不夠,為提升結構性能,應在建筑平面外緣部位進行短肢墻的布設,以通過這一特殊結構體系的設計來對結構變形與彎曲情況加以科學控制。為使得在建筑結構內水平力的傳遞更為科學,應在樓板部位開洞,并同步增大樓板的厚度,利用雙向配筋法來進行相應的結構優化。
3.3樁基礎設計
樁基礎由承臺和樁身兩部分構成,主要是利用樁身和樁尖將上部分結構的荷載傳到深層的地基中。對樁基礎的設計可以減少土方的挖掘,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節約勞動力。與此同時,樁基礎可以承受相對較大的荷載,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在樁基礎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施工的實際環境對水文地質條件、上部結構類型等進行全面的分析,確保整個工程的順利施工和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質量會影響建筑施工的安全與效益。中國建筑逐漸增多,人們對地基工程的設計要求變得越來越高,由于地基工程造成的建筑物傾斜以及墻體、樓蓋開裂等問題,人們越來越注重建筑地基基礎設計,因此在開展相關的設計時,要進行多方位思考,要到相關區域進行地質勘查,要全面考慮基礎形式。
參考文獻:
[1]白成鋒.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9(14):117+119.
[2]尹燕飛.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J].居舍,2019(34):86.
[3]黃峰.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24):65.
[4]李鐵鋼.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09):60.
[5]謝曉君.探析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J].低碳世界,2018(1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