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容娟 梁金榮
情智教學是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是學生發展的未來訴求,對于提高學生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情智共生、趣效雙贏的數學課堂具備高效、智慧和生長性三個特質的數學課堂。
一、具備有利開展學習的情景
1.課前導情,開啟大門。以境生情,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欲望,自覺產生想去學,愿去探究的激情。如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年、月、日》時,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看過《熊出沒》嗎?今天老師帶來了《熊出沒》的一個片段,我們一起來看看光頭強發生了什么故事。
師:瞧,李老板說,光頭強,4月31日我給你發工資!你們認為李老板的話可信嗎?4月有沒有31天?想知道4月到底有沒有31天,我們要查看……
生:我們可以查看年歷表。
師:4月的最后一天是4月30日,沒有31日呀!原來李老板又在糊弄光頭強。怎樣可以快速知道某個月到底有多少天呢?今天我們一起開始 “年、月、日”的學習之旅!
2.課中激情,擴展思維。每當學生新知探究遇到前路難行的時候,就必須借助與之相匹配的問題情境,讓情境孵化學生的思維。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周期問題:為慶祝“六一”兒童節,布置教室時需要把氣球按照1紅2黃3綠的順序把氣球串起來。請問第55個是什么顏色?為解決問題播放“六一”兒童節布置教室時串氣球的錄像,讓學生仔細觀察,在情景中感知1紅2黃3綠就是一組的個數,用情景突破一組個數與總個數的關系,降低解決問題的難度。
3.課末留情,回味縈繞。不少教師為了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在復習鞏固環節總會把冰涼的練習鞏固變成游戲,不失為動真情感受新知應用的好辦法,這是運用游戲激發學生親歷感受解決問題的情感。同時,每節課的最后根據教學章節的特點,充分挖掘其教育的意義,要課末留情,真正使數學教學發揮其育人的功能。
二、具備智慧型的教師
作為情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教師不但要熟悉小學數學教材知識架構、大綱要求、教材橫向和縱向的聯系、教材中的易錯點等,熟練編排教學流程,還要掌握相當的信息技術,利用現代教育的先進信息技術巧妙呈現學習內容,使“情智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要善于運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直觀與抽象交替等多種學習方式,組織學生開展有情感的學習活動。會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善于發現、能發現,創造有利時機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數學學習的愉悅感。
三、體現學生的思維性
小學數學教育是一門培養學生思辨能力與嚴謹性的學科,情智課堂更好地引領與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空間。
以教學《年、月、日》為例,如何有效快速記住一年12個月的天數?
師:一年中有30天的月份有哪些?31天呢?
生1: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0天的月份有:四、六、九、十一。
生2:我知道大月有7個月,小月有4個月。
師:二月是什么月呢?它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生3:二月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
師:哪一年的二月是28天?哪一年二月是29天?為什么呀?
生4:平年的二月有28天,閏年的二月有29天,它是地球繞太陽運轉的天文規律……
相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學生的回答是多么的完整、條理清晰、簡明扼要,對數學問題的解答鏗鏘有力,這就是情智課堂的思維性。
四、體現課堂學習的開放性
教師要充分盤活課堂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平臺,讓學生能夠自由地發揮、自主地交流、平等的交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因地制宜切入合適的意境,為學生打開開放的門戶,尊重學生,營造平等、民主的學習環境,讓人人得到情智洗禮、情智的陶冶。
只有在情智教學中肯用心、用情,必能打造有趣、有序、有生命力的情智課堂。
責任編輯 ?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