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 郝勝菊 劉芙蓉 李婕 孫小紅


摘要:目的探討甘肅地區回、漢族新生兒苯丙酮尿癥(phenylketonuria,PKU)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篩查中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和促甲狀腺激素(Thyrotropin,TSH)檢測指標切割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間,甘肅省新篩中心實驗室進行新生兒疾病篩查的回族新生兒檢測數據,并隨機抽取部分漢族新生兒檢測數據作對照,用SPSS19.0軟件統計分析兩族新生兒疾病篩查數據的差異性,采用百分位數法建立各自檢測指標的切割值。結果共篩查17916例回族新生兒樣本和抽取20000例漢族新生兒樣本,PHE和TSH檢測數據均呈非正態分布;經Mann-Whitney U檢驗提示回、漢族新生兒群體的PHE、TSH濃度檢測值存在差異(P<0.05);PHE、TSH兩指標切割值在回、漢族新生兒群體中分別為2.18mg/dl、8.26μu/ml和1.93mg/dl、9.77μu/ml。結論新生兒疾病篩查指標PHE、TSH的切割值在回、漢族新生兒群體中存在差異性,應建立不同民族群體的切割值。
關鍵詞: 甘肅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切割值
中圖分類號:R722.11
新生兒兩病篩查是我國出生缺陷三級預防的重要重要環節,通過對新生兒干血斑樣本PHE和TSH指標的檢測,篩查出群體中PKU和CH患兒,以實現早發現、早治療,降低疾病致殘率的目的[1、2]。篩查指標切割值的建立,意在確保陽性患兒檢出的同時降低假陽性率,以達到衛生經濟效率的最大化。國內大多數省市新篩中心實驗室已根據當地人群的檢測數據建立了篩查指標切割值[3],但因我國民族眾多,各民族間存在遺傳、生活習慣背景的差異性,因此篩查實驗室建立轄區內各民族群體的篩查指標切割值可為新生兒疾病篩查提供更加精準的指導意見。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間,甘肅地區各地州市送往省新篩中心實驗室進行新生兒疾病篩查的回族新生兒樣本,并隨機抽取同期漢族新生兒樣本作對照。納入標準:經省新篩中心醫務人員審核,符合《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范》[2]要求采集送檢的17916例回族新生兒初篩樣本和20000例漢族新生兒樣本。
1.2 ?方法
1.2.1 ?樣本采集和發送:樣本采自出生72h并充分哺乳的新生兒足跟血,專用濾紙片收集3個直徑大于8mm血斑,室溫下自然晾干,2℃~6℃存放,一周內送至甘肅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
1.2.2 ?儀器與試劑:使用的儀器均采自PerkinElmer公司,全自動打孔器Wallac DBS Puncher 9、GSP分析儀、Wallac 1420VIC-TOR分析儀,PHE檢測使用芬蘭雷勃公司PHE熒光檢測試劑盒、TSH檢測使用GSP分析儀配套TSH檢測試劑盒。
1.2.3 ?方法:(1)PHE檢測:①取樣,用打孔器打取直徑3.2mm的標準品、質控品和待測樣品血斑置于96孔萃取板內;②萃取,各孔加入80%乙醇80μl,室溫下1000r/min振蕩萃取30min;③移板,每孔吸取50μl萃取液移至試劑盒內自帶96孔反應白板,加入反應混合液50μl(琥珀酸緩沖液:氨基酸熒光增強液:茚三酮試劑=5:1:2,現用現配)室溫振蕩混勻1min;④孵育,放入60℃恒溫孵育箱孵育反應60min;⑤加銅試劑,每孔加入4℃銅試劑200μl,室溫靜置15min;⑥上機檢測,在15min內用Wallac 1420VIC-TOR分析儀進行檢測(激發波長390nm,發射波長485nm),其熒光強度與苯丙氨酸濃度(mg/dL)成正比。(2)TSH檢測:實驗步驟嚴格按照GSP分析儀和試劑盒操作說明書進行實驗前準備,用全自動打孔器打取直徑3.2mm的質控品和待測樣品血斑置于試劑盒自帶的96孔U型底萃取板中,上機自動檢測。
1.2.4 ?質量控制:每一個反應板都帶有PerkinElmer公司提供的室內質控品進行質量評估,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1.3 ?結果判斷:檢測指標Phe濃度≥2 mg/dl為PAH初篩陽性,Tsh濃度≥8μu/ml為CH初篩陽性。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檢驗結果數據分析,百分位數法確立切割值;兩組數據間比較,根據數據分布情況選擇T檢驗或Mann-Whitney U檢驗,P<0.05時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PHE、TSH篩查結果統計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PHE、TSH篩查數據進行正態性分布檢驗,統計結果顯示兩指標數據均呈非正態分布。經Mann-Whitney U檢驗提示PHE、TSH兩個檢測指標在17916例回族新生兒和20000例漢族新生兒群體中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PHE=0.000;PTSH=0.005)。
2.2 回、漢族新生兒干血斑樣本PHE、TSH篩查指標切割值
因篩查數據為非正態分布,采用百分位數法統計回、漢族新生兒干血斑樣本PHE、TSH篩查指標切割值,兩個檢測指標的均值、中位數、上限P95、P97.5、P99具體情況如下(表1)。
2.3 不同切割值初篩陽性率比較
本實驗室現行PHE、TSH切割值分別為2mg/dl、8μu/ml,將篩查數據百分位數的99%作為新切割值,即回族新生兒為2.18mg/dl、8.26μu/ml,漢族新生兒為1.93mg/dl、9.77μu/ml,對比不同切割值情況下原樣本篩查的初篩陽性病例(表2)。根據篩查樣本隨訪結果顯示,在本文統計的P99切割值下尚未發現漏篩患兒。
3討論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途徑,我國于199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將新生兒PKU和CH篩查列入國家法規,推進這兩種疾病在新生兒中的篩查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4]。甘肅省地處我國西北地區,新生兒篩查工作起步較晚,2009年才在省內實現全面開展新生兒PKU和CH篩查工作。經過近十余年的發展,從新篩普及率到疾病篩查種類均有了大幅提升[5-7]。
根據王治國團隊關于臨床檢驗項目參考區間驗證的建議[8],各實驗室因結合當地人群特點,建立適合當地就醫人群的正常參考范圍。同時,國內多個學者還根據季節、孕周、采血時間等不同因素探討了對新篩項目切割值的影響[9-12]。本實驗室作為省新篩中心篩查實驗室,承擔著全省大部分新篩工作,隨著篩查技術不斷提升,已建立本省新生兒群體各項篩查項目的正常參考范圍和切割值[13-15],但尚無對新生兒群體按照民族進行篩查項目的切割值研究。本文對2020年送往甘肅省新篩中心實驗室的回族新篩樣本和同期抽調的漢族樣本進行比較研究,兩族新生兒群體在PHE和TSH兩項指標的篩查數據中存在差異性,提示在新篩工作中有必要建立各自的切割值。由于篩查數據呈非正態性分布,采用99%百分位數建立回、漢族新生兒群體PHE和TSH切割值,分別為2.18mg/dl、8.26μu/ml和1.93mg/dl、9.77μu/ml。在新設立的切割值中僅漢族新生兒PHE切割值較現行切割值有所降低,對原篩查結果按新切割值進行重新評估,初篩陽性新生兒由1052例下降到761例,且未出現漏篩病例,說明新的切割值具有可行性。
綜上所述,回族作為甘肅地區主要的少數民族,在新生兒疾病篩查群體中占有較大比例,因新生兒群體遺傳背景的差異性,建立各族群篩查項目的切割值可為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提供更精準的指導,降低假陽性率,提高公共衛生效率。
參考文獻
[1] 沈曉明.對我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思考與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2009,47(9):641-643.
[2] 童凡,趙正言.新生兒疾病篩查結果解讀[J].中華兒科雜志,2019,57(6):494-496.
[3]章曉燕,王薇,趙海建,等.我國2015年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指標切值的調查[J].臨床檢驗雜志,2016,34(9):706-709.
[4]孔元原,張玉敏,丁輝.新生兒疾病篩查概況與進展[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1,45(10):954-956.
[5]胡秀琴,王興.甘肅省首例串聯質譜篩查確診甲基丙二酸血癥病例[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24):3585-3586.
[6]王興,郝勝菊,陳丕亮,等.甘肅省56萬例新生兒苯丙酮尿癥篩查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24):3588-3590.
[7]王興,孫小紅,閆有圣,等.串聯質譜技術在甘肅地區遺傳代謝病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4):861-863.
[8]段敏,趙海建,王薇,等.臨床檢驗項目參考區間驗證的建議[J].臨床檢驗雜志,2018,36(3):204-206.
[9]梁海軍,李靜,韓群,等.季節性變化對新生兒促甲狀腺素篩查切值的影響[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20,28(6):734-735.
[10]萬智慧,于璐,簡永建,等.孕周體重和采血時間對新生兒CAH篩查中17羥孕酮切值的影響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20,27(5):786-789.
[11]吳學威,李閃閃,萬志丹,等.切值重設定在串聯質譜法篩查新生兒高苯丙氨酸血癥中的臨床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9,40(12):1444-1447,1452.
[12]林彩娟,范歆,玉晉武,等.不同促甲狀腺激素切值的確定對廣西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篩查的影響[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9,38(9):706-709.
[13]胡秀琴,王興,陳雪,等.GSP分析儀在新生兒兩病篩查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8,26(8):72-72,68.
[14]劉芙蓉,王興,孫小紅,等.甘肅省正常新生兒干血斑氨基酸及酰基肉堿串聯質譜檢測指標醫學參考范圍的調查[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8,33(2):31-34,37.
[15]王興,徐瑞峰,劉芙蓉,等.串聯質譜法新生兒高苯丙氨酸血癥篩查的切值探討[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7,25(7):84-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