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邵靜 張凱敏 于珂珂
摘 要:學科建設不僅是學校教學、科研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及師資隊伍建設的結合點,還是專業建設的重要依托,是一項基礎性和長久性的工作。文章根據學校中小學一體化的管理模式,研究分層教學目標一體化,以期實現九年一貫制的藝術學科共融。
關鍵詞:九年一貫;美術教學;課程模式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0-0006-02
引 言
作為惠濟區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學校,筆者所在的學校堅持從“以藝養德、以美育人”的高度來開展藝術教育;秉承“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力求特色立校,為了每位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營造以“學生為本”的美術教育環境,推動學校的藝術教育步入新的階段。
一、現狀分析
(一)整體情況分析
學校目前有美術教師4名,小學部教師3人,中學部教師1人,其中專職美術教師3人,兼職教師1人(同時任教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隊伍結構相對比較年輕,有2人均為近5年入職的新教師。
(二)優勢分析
教師隊伍年輕充滿活力,個人專業技能強,性格陽光向上,對新事物、新教學方式等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學校比較重視社團工作及美育工作。
(三)劣勢分析
現學校美術教師比較少,新教師教學經驗不足,課堂調控能力有待提升,專業能力不足,整體科研能力也比較薄弱。當前小學、初中,無論在區域教研方面還是校本教研方面都具有成熟的經驗。但對九年一貫制學校而言,教學經驗比較欠缺,教研水平較低。
二、具體舉措
義務教育是一個整體,九年時間是一個整體,九年一貫制學校是一個整體。而對美術學科教育來說,教師必須以整體理念來整合以上三個整體,解決小學與初中兩個學段銜接不暢的現實問題,實施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系統育人[1]。九年一貫制學校課程建設也要經歷從一體化學科課程教材的開發到一體化教學的優化,再到一體化教研的開展,最后到一體化創生課程的自主生成。
(一)備課
(1)堅持“以新課標、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的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備課觀,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
(2)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時,教師除了要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還要利用好教師參考用書及教學光盤。我校采用中學、小學教師集體備課的形式,采用全年級、全冊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的思路,在通覽教材的基礎上,首先明確本課或本章節在全冊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理解并透徹理解教材,從而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3)教師應樹立起全面備課的觀念,不僅要備教案,還要備教具制作和演示,兼顧課外知識,切實做好上課前的所有準備工作[2]。備課組應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在備課組長的帶領下集思廣益,研究出最佳教學方案。
(4)備課組長應制訂詳細的備課計劃,統一安排時間,由備課組長主持研討。備課時,備課組應在確?;顒訉嵭У幕A上,做好活動記錄,記錄每一課時的共性內容,期末交給教務處存檔,并提供給下一年度同年級的備課組參考[3]。
(5)板書要精心設計,不僅要有針對性、概括性,還要具備科學性、藝術性和實效性。
(二)學科課程教學
(1)基于整體育人的教學優化。學校應充分結合義務教育整體育人的需要,把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教學置身于九年義務教育的大場景中,不僅見“點上的知識”,還要服務于“面上義務教育的整體育人目標”。
(2)基于中小銜接的教學與優化。學校應做好九年一貫制學校一體化辦學背景下的教學銜接[4]。這一策略主要表現在小學與初中的雙向靠攏、平穩過渡、有效教學上,如五至七年級的教學互動。
(3)基于學習方法的教學優化。小學與初中、學科之間學習方法雖然存在共性,但也有個性。教師應從學習方法的角度,避免經驗與經驗之間的互相沖突,建構一套適應于九年一貫制學校的美術教學模式。
(三)制訂美術課程規劃
目前,學校開設的美術拓展性課程有剪紙、水粉、速寫等,但這些都是常規課程,每所學校均開設了相關課程,但缺少特色,課程內容沒有層次,缺乏系統的教學課程規劃。九年一貫制學校應加強美術課程的融合,結合學校區域特色、辦學歷史、學校特色、教師力量、學生實際,制訂美術課程規劃,重點關注提倡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小學與初中的課程銜接與融合和開發九年一貫制的校本特色課程三個方面。
基于九年一貫制的優勢,教師可以通過整合教育資源,激發自身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玩的情境中感受美、體驗美。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創作能力,還能使其在此過程中理解并掌握相關的藝術理論知識[5]。比如,學校可以將學生創作的藝術作品由原本靜態的陳列轉變為動態的連續性展示,豐富作品的展現形式,體現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學??梢圆捎谜蠋熧Y力量和優化師資結構的形式,以課程資源為抓手,在共享、配置和升級的基礎上,建立基于學生發展、具有學校特色的工作坊群,強化連貫銜接,進一步探索學生藝術綜合素質培養新模式——開展連續性、序列性課程,從而實現學生藝術個性的全面發展。
(四)提升教科研能力
學校應以微課題研究抓手,調動全體美術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每學年圍繞美術課堂教學、課程建設或教師成長方面開展一項課題研究;搭建活動平臺,每年4月開展青年教師素養大賽,比賽內容分為課堂展示和教師基本功兩方面。
(五)團隊凝聚力
備課組長要合理分工,在安排一些活動時要做到平等公正,讓每位教師都能明確自己的分工和職責,認真做好分內的工作;外出參加培訓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堅持“不重復,每人都可外出學習”的原則進行分配。教師在平時應多溝通、多交流,及時解決問題,不拖拉,不引發內部矛盾。組長應及時關心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進度和課程安排,針對特殊情況應及時調整、合理安排。
(六)開展多彩活動,促學生成長
為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學校將每年的3月暫定為“四中實驗小畫家”活動月,以剪紙、水粉、國畫、速寫等多種形式來展示學生的藝術作品,并鼓勵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以實現共同進步。
(七)教研
加強教研組織建設,不僅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還可以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開展教學活動的基層組織建設,是發揮教師集體力量、開展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組織形式。學校設立美育組,由組長負責統籌安排美術、音樂學科建設的具體事項,制訂具體的學期教學計劃,并帶領本組教師完成教學計劃,按時教研,集體備課,找出問題,共同進步。
(1)一體化的美術學科課程建設體現在教研的銜接,銜接教研應從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學段的銜接教研,主要側重五、六、七年級;二是美術學科的銜接教研;三是學法的銜接教研,主要針對六年級與七年級及相關學科的九年全程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一體化學科課程教材開發、一體化教學優化、一體化教研實施的基礎上,一體化的美術學科課程自動生成。
(2)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時間為周四上午前兩節課。教研組長負責記好每次的考勤工作,遲到的教師要記錄下來,并提醒其下次注意。教研組長督促各位教師進行基本功練習,對不按時上交成果的教師要進行相應懲罰。教研以集體備課為主,并研習課程標準,共同進步。每學期可以開展2~3次的特色教研活動,可以就美術欣賞內容明確特色教研活動的主題,充分利用教具和身邊實時的自然環境,通過游戲、情境和表演等多種形式開展特色教研活動,如基本功展示、同課異構、讀書交流、板書設計比賽、課題研究等。學校還可以邀請外校美術教師參與,讓雙方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以提高教師的美術教學水平,進而讓美術特色教學成為美術教育領域的領航者。
(八)作業
1.作業布置
常規作業(課堂作業)小學部每周2次,中學部每周1次,內容依據課時內容而定。實踐性作業以手工類為主,或者由教師選定主題,可結合節日設計,如在婦女節,可以布置讓學生為母親制作賀卡的作業。
2.批改要求
采用畫五角星的評價形式,等級分為三級,依據學生畫的層次和水平進行判定。
結 ? ?語
綜上所述,九年一貫制學校應爭取讓每位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享受到比較全面、高水平的藝術教育,使學校的每位學生都能獲得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達到“以藝養德,以美育人”的理想目標。
[參考文獻]
鄧野茅.義務教育階段美術學科教學模式的跨學科實踐研究:以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的導入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0(10):136-137.
陳清.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問題剖析及對策研究[J].讀寫算,2020(12):126.
董巍.銜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龍實施策略探究[J].遼寧教育,2020(08):67-70.
趙范玨.九年一貫制學校STEM模塊化課程開發和實施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20(09):84-85.
劉士芳.德育一體抓落實 創新管理重實效:九年一貫制學校德育管理的幾點做法與目標[J].中國校外教育,2020(08):16,24.
作者簡介:楊靜(1988.2—),女,河南南陽人,研究生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
邵靜(1983.8—),女,河南鄭州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鄭州四中實驗學校教導主任。
張凱敏(1989.10—),女,河南鄭州人。
于珂珂(1991.10—),女,河南漯河人,鄭州四中實驗學校德育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