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俸全,蔣 柳,曾維寧
(廣西壯族自治區二七四地質隊,廣西 北海 536000)
社會礦產行業的高速發展,使市場內各個行業對于鋁土礦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盡管我國已針對此種需求現狀,加大了對鋁土礦的開采力度,且市場內鋁土礦產出量正呈現一種逐年遞增趨勢,但由于市場內產業發展速度過快,現有的鋁土礦產出量仍無法滿足市場生產對鋁土礦資源的需求。以中國鋁制品產業發展為例,在2015年~2018年,中國現有鋁土礦的每年產出量占全年礦產資源產出量的40.0%~55.0%,受到產出鋁土礦資源不足的影響,中國采用在外地大量進口鋁土礦的方式供應市場需求。正因如此,導致市場使用鋁土礦作為原材料進行生產的制品成本越來越高,從而使礦產資源市場的發展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金屬鋁制品的生產利潤受到了市場發展的擠壓[1]。廣西地區是鋁土礦產出量最高的地區,在此地區內,鋁土礦主要被劃分為原生礦與沉積礦兩種類型,其中沉積礦是指原生礦在區域內未經過開采與開發,經過長期的風化與侵蝕在區域內堆積而形成的。而相比于后者,原生礦的利用價值更高,因此,本文研究主要以廣西地區原生鋁土礦作為對象,綜合區域礦山開采工程的實施現狀,總結鋁土礦地下開采礦難點,并以此為依據及核心,提出與之對應的開采方法,通過此種方式,保證鋁土礦的高質量產出,從而確保產出量與市場需求呈現一種相對平衡的關系。
針對廣西地區原生鋁土礦的成因,有關單位在較早時期便開展了此方面的研究,不同地質調研專家對于區域原生鋁土礦,所給定的結論是不同的,甚至在某一具體層面,對此方面的研究仍存在爭議。本章將總結相關廣西地區原生鋁土礦成因的研究成果,對其成因中的相同點進行闡述。具體內容如下。
廣西地區原生鋁土礦的形成,其實質屬于一個地球化學形成過程,也是與區域內硅元素的賦存無法脫離關系的。在廣西大明山平原上,地質相對復雜,厚重的泥質層與區域內相關巖石受到數千年的風化與蝕變。在此種條件下,地質中含有的鋁硅酸鹽物質被分解,在多重化學反應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三鋁(氧化鋁物質)、氧化硅物質、碳酸鈣物質等[2]。而此反應步驟僅作為區域原生鋁土礦成礦的前期步驟,除上述提出的化學反應生成物質,地質內還存在較多的金屬鋁、金屬鐵等獨立金屬,這些金屬以膠質方式存在,部分原生鋁土在此過程中也呈現一種初步礦化反應,生成一種三水型礦石。
當鋁土礦開采完成后,大量的海水從貴州西南部涌入廣西地區,此時太明山上已被風化的產物,受到海水的侵蝕,海水中的礦物質也在某種程度上附著在原生鋁土礦礦體上。因此,形成了現如今的北部礦帶,考慮到在此過程中,海水侵蝕與風化的產物主要為高嶺石礦,對此,在進行廣西地區原生鋁土礦搬運過程中,大多采用機械運輸的方式進行。
在對廣西地區原生鋁土礦進行地下采礦工作前,需要對區域進行地質條件與開采環境的前期勘查與地質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區域內原生鋁土礦礦體呈現一種綿延連續趨勢,盡管如此,但礦體的完整性相對較差,多數礦板凹凸不平,原生鋁土礦在其中的分布也十分不均勻。因此,采用傳統的鋁土礦開采方式,不僅存在人工勞動力大、產出量少等問題,同時也存在后期對原生鋁土礦處理困難、價值性礦產資源回收率低等問題。綜合相關整理數據,傳統開采方法產出的原生鋁土礦僅占30.0%~40.0%。
此外,由于地質環境較為惡劣,礦山工程施工作業難度也相對較高,是難以實現對原生鋁土礦大規模或大范圍開采的,當礦體呈現一種陡峭趨勢時(礦體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30.0°),使用機械設備進行原生鋁土礦開采施工,也將存在某種安全隱患因素,從而導致出礦困難。
由于廣西地區內現有的沉積鋁土礦較多,且大多數鋁土礦為黏土質地,整體結構較為松軟,且地質結構不穩定。一旦原生鋁土礦直接暴露或裸露在地表,頂板將快速被風化。因此,區域內大多數原生鋁土礦為半裸露狀態,即地下未受到風化的部分為原生鋁土礦,裸露在地表的部分為沉積鋁土礦。此種礦石一旦遇到水體,極易發生泥化作用,當礦山工程進行此種區域的采礦時,便會遇到放礦執行困難的問題。
在對廣西地區原生鋁土礦進行地質勘查時,發現區域內現有的原生鋁土礦巖性結構較為復雜,部分礦體硬度較大,即便將此種礦體運輸到實驗室或工廠,也難以實現后期對其的有效利用[3]。此外,也有部分礦體結構柔軟,但針對此種礦體,使用常規的機械處理方式,極易導致礦體遭到破壞,因此,在開采廣西地區原生鋁土礦時,其工作受到礦巖性質的制約與影響。
為了解決上述提出的廣西原生鋁土礦,在地下開采礦過程中存在的多種難點,本章引進壁式崩落法,對區域內大型礦體進行針對性處理。使用方法進行礦體開采,礦山工程的現場布置,可參照下述圖1進行。

圖1 壁式崩落法現場施工布設
按照上述圖1布設廣西原生鋁土礦地下開采施工現場,在此過程中,使用自然冒落或直接爆破的方式,將依附在礦體上的原生鋁土礦崩落。在確保礦體不會在后續發生坍塌后,使用支護結構,對現有原生鋁土礦結構進行支護處理。常用的支護工具包括木頭、鋼筋等,此外,在支護過程中,也可選擇液壓或水壓支護,將支護結構排列成“井”字結構,以此種方式預制護巷。
在完成上述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需要使用機械設備,對產出的原生鋁土礦進行搬運。在搬運前,需要提前進行礦體的拼裝,在裝礦過程中,可采用計算礦體傾斜度的方式,使用電耙、渣料機、鏟運車等進行機械裝礦。
在完成對原生鋁土礦礦體的裝礦處理后,根據支柱的密度與不同間柱之間的間隔,采用分段平巷的方式,對其進行運輸。在此過程中,應結合回風結構與礦體的組織結構,進行合理裝礦。為了避免在運輸過程中,礦體出現滑落等問題,可在裝礦過程中,對礦體進行前期初步切割處理。例如,將大型不規則原生鋁土礦礦體按照其不規則呈現方式,切割成數塊不規則礦體,以此種方式,使原生鋁土礦礦體在運輸中保持一種相對穩定的結構。
在完成對廣西原生鋁土礦礦體的安全穩定運輸后,需要結合房柱法,對原生鋁土礦礦體進行處理。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產出原生鋁土礦的實際量,搭建臨時簡易加工房。常規情況下,簡易加工房的長度在70.0m~130.0m范圍內,寬度在35.0m~55.0m范圍內。為了確保在處理過程中,原生鋁土礦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需要在頂板位置進行空間預留,預留長度在0.5m~1.0m之間,并在有需要的前提下,對其進行錨桿支護,在使用此種支護方式時,應注意預留通風井,避免在切割過程中,大量粉塵或細灰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綜合上述分析,按照產出大型礦體—運輸產出原生鋁土礦—處理礦體的流程,完成對廣西原生鋁土礦的開采工作。
本文以廣西地區為例,針對地區礦山工程實施現狀,開展了原生鋁土礦地下開采礦難點及開采方法的研究,并按照引進壁式崩落法處理大型礦體、使用機械設備運輸產出原生鋁土礦、結合房柱法處理原生鋁土礦礦體的流程,實現對地區原生鋁土礦資源,進行高效率的產出。
希望通過本文此次的研究,解決原生鋁土礦輸出量不足的問題,致力于通過本文提出的礦山開采方法,實現市場對礦產資源需求與礦山工程供應礦產資源過程中,兩者的供需平衡。盡管本文研究成果已較為顯著,但在后期的發展中,仍需要持續深入的進行廣西地區地質勘查工作,在掌握區域地形、地勢的基礎上,進行礦山工程,為我國礦產行業的發展提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