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先友
兒童福利機構獨特的服務對象和工作環境決定其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員在保障兒童安全和最大利益的同時,身心也承受著巨大壓力。如果不及時對這些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會形成更大的“心結”,甚至影響到兒童福利事業的發展。
1做好工作人員心理疏導工作的必要性
兒童福利機構的服務對象是棄嬰、棄童、孤兒等殘疾兒童,以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境兒童等,其中絕大部分是重病重殘的殘疾兒童。工作人員長期面對這樣的兒童,服務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歷程,短時間內成效不明顯,因此在工作中的獲得感、成就感往往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會對工作缺乏熱情,對工作的滿意度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進而出現緊張、焦慮、敏感、抑郁、失眠等負性心理問題。所以,為了緩解工作人員的心理壓力,做好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工作,能充分激發工作人員的聰明才智、奉獻精神,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工作,為孤棄兒童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
2如何做好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
2.1 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
兒童福利機構要做到以人為本,理解和關心工作人員,能夠換位思考問題,與工作人員進行深入的溝通,了解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難題。與此同時,兒童福利機構要主動建立、健全工作人員評估體系,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成效進行點評,使其獲得較強的榮譽感和獲得感。運用優勝劣汰的模式,營造一種競爭的工作氛圍,促使工作人員時刻保持積極狀態,不斷學習和發展。
2.2 合理安排人力資源
工作管理中,充分運用“以人為本”的原則,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面對工作負荷大的夜班,殘疾兒童數量多、殘疾率重時,適當增加工作人員,加強團隊協作,使超負荷工作的現狀得到及時改善。根據工作人員的能力、工作強度及資歷等合理調配工作人員,注意新、老員工搭配,嘗試適合福利機構的彈性工作制度,在排班上盡量做到滿足工作人員的要求,體現人文關懷。
2.3 提高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境能持久影響整個工作人員的精神活動及情緒狀態。機構可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 “心理健康”講座,定期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可開展個別心理輔導。機構還可定期組織開展團建活動,通過運動和游戲等方式,以增強凝聚力、舒緩壓力。作為工作人員自身,在日常的工作之余,要加強心理訓練,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對心理壓力的調節能力。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折,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時,能及時應用所學心理健康知識進行自我調節。如對有些心理問題感到無能為力時,要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
2.4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
一是領導關懷、同事支持必不可少。如領導應多主動關心工作人員的工作與生活,經常溝通交流,了解工作人員的內心世界,掌握他們的喜怒哀樂變化的原因,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和心理支持,幫助他們妥善處理工作、學習、家庭之間的關系。二是社會各界在關愛福利機構孤殘兒童的同時,更要理解、支持與肯定默默無聞愛心奉獻的工作人員。因為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能讓福利機構的工作人員感到被關心、被理解、被尊重,從而真正體會到工作的價值、人生的意義。
3結論
對于那些失去父母和親人的孤殘兒童,他們的生命很脆弱,渴望被愛。為了使得兒童福利機構更好地承擔起關愛孤殘兒童的使命,作為兒童福利機構的管理人員,平時要關心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使其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從而在平凡的崗位中融入真情、奉獻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