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問微 朱泓宇 張藝馨
[中圖分類號]G32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596(2021)09—0039—04
科技社團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做好新時代科技社團黨建工作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科技社團爭創一流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組織黨建工作,2015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確立了全國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兩個全覆蓋”工作任務。2016年以來,《中國科協關于加強科技社團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國科協科技社團黨委關于推進中國科協所屬學會黨建“兩個全覆蓋”專項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科協所屬學會黨委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等文件先后出臺,對科技社團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明確了要求和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黨務干部是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規劃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黨組織工作和戰斗力的重要一環,黨務干部的能力素質直接關系科技社團黨建工作的成效。做好新時代科技社團黨建工作,需要建設一支與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匹配的高素質黨務干部隊伍。
一、當前科技社團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各科技社團不斷強化黨的建設,組織建設日趨完善,黨務干部隊伍建設也逐漸受到重視。中國科協學會黨建研究會調研報告《提升學會黨務工作者政治素質、業務能力研究》指出,中國科協所屬100家全國學會中,擁有碩士以上學歷的黨務工作者比例高達72%,黨務干部黨齡20年以上的占比超50%、工齡20年以上的超40%。從黨務干部的學歷、工齡、黨齡分布來看,多數科技社團已經認識到黨務工作者的能力、素質、經驗對于做好黨建工作的重要性,但實際工作中,科技社團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黨務干部配置不夠強、業務不夠精通
一是多數科技社團未設置專門的黨務工作崗位,黨務干部是黨內職務,往往由業務干部兼任,或由辦公室等行政人員負責,人員精力有限,黨建工作投入不足。二是與行政機關和大型國企等相比,科技社團黨務干部的理論和業務水平普遍不高,從筆者參加的幾次全國學會黨務干部交流培訓中,發現不少學會黨務干部對支部工作的基本程序、原則和方法都不夠熟悉。即便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黨務干部,工作也往往停留于對工作對象、工作要求的一般把握上,不能與時俱進地改進工作,黨建業務水平不高。
(二)黨務干部工作獲得感不高、工作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激發
一是對一些自收自支或差額撥款的科技社團來說,或多或少存在經營上的壓力,不乏重業務、輕黨建的情況,學會領導對黨務干部的關心、培養和使用不夠重視,黨務工作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工作成效不能立竿見影。黨務干部經常處于“弱勢”,工作成就感不足。二是與業務干部相比,科技社團黨務干部在職稱評定和職務晉升上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黨建工作也缺乏應有的獎懲機制,上升通道窄,難以有效激勵黨務干部,極大地影響了這支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三)黨務干部抓黨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夠豐富,作用不突出
一是一些黨務干部仍習慣用舊觀念、舊框架指導工作,工作方式方法陳舊,工作停留于完成上級要求的“規定動作”,創新意識不強、創新舉措不多,工作主動性不夠,開展工作往往按部就班,導致黨建工作缺乏吸引力。二是不少黨務干部對如何發揮黨建在指導引領業務工作上的作用缺乏深入思考,往往就黨建搞黨建,黨建“空轉”“虛轉”。三是理論學習表面化、機械化,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在融會貫通和運用理論學習成果指導實踐上容易出現脫節,作用發揮不明顯。
二、科技社團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科技社團黨務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上述問題,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黨建工作未給予足夠重視
從全國學會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科技社團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但仍有一些科技社團還不能從政治高度看待黨建工作,沒有深刻認識到黨建對學會工作的統領性,甚至黨組織負責人也沒有意識到抓黨建是自己的重要職責,造成有的科技社團黨組織沒有按規定配備相應的專兼職黨務干部,有的學會換屆選舉不及時,還有的選派一些能力較弱的干部從事黨務工作等,導致一些正常的工作無法高效開展,進而影響了黨建工作成效。
(二)對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缺乏系統和深入的思考
一些科技社團在黨建工作中,尚沒有將黨務工作隊伍建設納入工作規劃,從思想深處還沒有認識到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對于提升基層組織力的重要性,也沒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黨務干部重使用、輕培養,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激勵機制,也沒有建立黨務干部的選拔任用機制,更缺乏對黨務干部專業技術方面的長遠培養機制,甚至在對黨務干部和業務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也不能做到一視同仁,黨務干部常被認為是“閑職”,不能及時進行輪崗交流等,影響了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的進展和成效。
(三)對黨務工作的專業性認識不足,黨務干部教育培訓機制不完善
黨務工作是一項政策性、規范性、專業性、制度性很強的工作。目前,科技社團普遍缺乏黨務理論和實踐扎實的黨務干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科技社團對黨務工作的專業性認識不足,對黨務干部的知識結構分析不足,開展的教育培訓針對性不足,如針對黨組織書記、紀檢委員、其他黨務干部的培訓成效不明顯。此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黨務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單一,一般以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班為主,以傳統授課輔導為主,培訓渠道和方式有限,培訓效果不好、效率不高。
三、加強科技社團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科技社團擔負著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的歷史使命,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專業能力強、工作熱情高,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的科技社團黨務干部隊伍,是科技社團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強化思想認識,高度重視黨務干部隊伍建設
一是要加強思想建設,將黨的建設擺在突出地位,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不斷提升科技社團黨建水平,確保各項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二是將黨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夯實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明確黨組織書記抓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的職責,努力為黨務干部成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不斷完善黨務干部成長的機制體制,從根本上破解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難題。
(二)選優配強科技社團黨務干部
一是要通過換屆選舉,落實“一崗雙責”,選優配強專職黨務干部尤其是黨組織書記,堅持精干、高效的原則,在人員較少的情況下,選拔思想政治過硬、廉潔正派、綜合能力強、工作效率高的干部擔任黨務干部。二是堅持德才兼備,優先選拔熱愛科技社團工作、善于聯系群眾,既有專業能力,又有開拓創新能力的優秀青年干部從事黨務工作,培養后備力量。三是落實干部輪崗交流制度,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加大對黨務和業務干部之間的輪崗交流力度,培養政治素質強、業務能力強、綜合全面的科技社團黨務干部隊伍。
(三)不斷完善黨務干部教育培訓機制
一是將黨務干部培養列入黨組織工作計劃,通過約束與激勵機制,建立和完善黨務干部任職教育培訓考核制度、教育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等制度,使黨務干部培訓制度化。二是優化科技社團黨務干部知識結構,通過系統化、規范化、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促進黨務干部在知識結構上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在能力素質上由經驗型向創新型轉變,在本職工作上由粗糙型向專家型轉變。三是探索可行的在職培訓制度,拓寬干部培養渠道,包括運用信息化平臺、實景培訓等,提供便捷、高效的培訓方式,提升培訓效果。
(四)完善科學、合理的黨務工作考核激勵機制
一是在考核德、能、勤、績、廉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黨務干部工作實績的考核,科學設定考核指標和評價標準,突出政治素質、政治能力、黨建水平、作用發揮、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全面反映科技社團黨建工作發展情況,避免片面、籠統地考核黨務干部工作實績。二是探索黨務干部職稱評定辦法。科技社團黨務干部一般是專業人才,因為從事了黨務工作,原來可以走專業技術的路被中斷,限制了干部個人的發展,中國科協已經開始試點黨務專業中級職稱的評定,但科技社團還應考慮干部的長遠發展,探索黨務干部高級職稱評定政策。三是要把考核結果和選拔任用結合起來,對考核優秀的黨務干部,同等條件下優先任用,切實把那些德才兼備、素質過硬、政績突出的黨務干部優先選拔到領導崗位上;對難以適應崗位要求的黨務干部及時調整,確保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激發黨務干部工作熱情。此外,科技社團還應發揮資源平臺作用,為黨務干部成長拓展路徑,如推薦優秀的黨務干部到上級部門、國際組織任職等,形成黨務干部交流、選拔和使用的有效機制,切實把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