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桂芳



摘要:目的:探討祛風止癢口服液治療皮炎濕疹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142例皮炎濕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1例。對照組展開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祛風止癢口服液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清P物質(SP)、神經生長因子(NGF)及血管活性腸肽(VIP)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含量低于對照組,干擾素-γ(IFN-γ)含量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應用祛風止癢口服液治療皮炎濕疹的效果較佳。
關鍵詞:皮炎濕疹;祛風止癢口服液;效果
皮炎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中醫古籍中多將皮炎濕疹稱為浸淫瘡、濕瘡、血風瘡等[1]。皮炎濕疹的病因十分復雜,且與變態反應有關,易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祛風止癢口服液是一種抗過敏的中成藥,具有副作用少、見效快及愈后復發率低等特點,目前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本研究主要探討祛風止癢口服液治療皮炎濕疹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42例皮炎濕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1例。對照組男36例,女35例;年齡19~72歲,平均(43.58±12.76)歲;病程2~37個月,平均(19.15±10.67)月。觀察組男37例,女34例;年齡20~71歲,平均(43.61±12.77)歲;病程1~37個月,平均(19.22±10.59)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符合皮炎濕疹的診斷標準,并排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患有惡性腫瘤及精神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展開常規治療,給予10%葡萄糖酸鈣20 ml靜脈注射,同時靜脈滴注維生素3 g+0.9%氯化鈉溶液250 ml,1次/d,并每晚口服撲爾敏4 mg,連續治療10 d。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祛風止癢口服液治療,每次10 ml,3次/d,連續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1)療效。顯效:患者全身皮膚紅斑、水皰及丘疹等皮損消失,雖伴有色素沉著,但無明顯癥狀;改善:患者大部分皮損消退,且瘙癢癥狀減輕;無效:患者各項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治愈率=顯效率+改善率。(2)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進行離心,分離血清,放入-70℃冰箱中保存按照試劑盒的操作要求檢測P物質(SP)、神經生長因子(NGF)及血管活性腸肽(VIP)。(3)采用ELISA法測定白介素-4(IL-4)、干擾素-γ(IFN-γ)含量,并采用RIA法測定白介素-10(IL-10)。
1.4 統計學分析
根據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記錄與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行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清SP、NGF、VIP比較
觀察組血清SP、NGF、VIP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IL-4、IL-10、IFN-γ含量比較
觀察組IL-4、IL-10含量低于對照組,IFN-γ含量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皮炎濕疹是由復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調控影響皮膚免疫系統的神經遞質是皮炎濕疹治療的新手段。SP既是神經遞質,還是調節機體免疫、內分泌的重要因子,可促進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誘發皮炎濕疹。NGF不僅能促進中樞與外周神經元的生長、發育、分化及成熟,還能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受損神經系統功能修復。VIP是神經遞質的一種,存在于中樞神經和腸神經系統中。VIP在生物體內具有雙重作用,既是胃腸道激素,又是神經肽,不僅能擴張心腦血管,還能調控中樞體溫、刺激催乳素釋放等。既往國內外諸多研究人員深度研究分析了皮炎濕疹發病機制,比如有研究者發現皮炎患者CLA+CD8+、T分泌的IL-4顯著高于正常人,但IFN-明顯低于正常人,Th2優勢表達是皮炎患者的主要表現。IL-4主要由活化T細胞產生,現已證實其參與一些過敏反應性疾病的發生過程,并且起到一定作用。
既往臨床對皮炎濕疹患者多采取維生素、撲爾敏等常規治療,但療效欠佳,易反復發作。祛風止癢口服液具有活血止癢、緩急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皮炎濕疹癥狀[2]。祛風止癢口服液由赤芍、地龍、白芍、甘草、地膚子、防風、青蒿、蒼耳子組成,赤芍、甘草可清熱解毒,白芍養血,蒼耳子祛風,更利于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清SP、NGF、VIP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IL-4、IL-10含量低于對照組,IFN-γ含量高于對照組(P<0.05)。
由此可見,對皮炎濕疹患者應用祛風止癢口服液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血清各項指標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林晶.龐鶴運用養血祛風止癢湯治療濕疹驗案舉隅[J].中國民間療法,2020,28(16):21-22.
[2]羅文潔,茅恒菊.吡美莫司軟膏對皮炎濕疹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機制探討[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9,3(16):74-75.